張欣
摘 要:通過思想政治元素與《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基礎》課程融合,提升課程高度,將國家方針、政策、精神落到實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加強了專業知識學習。通過大國國情、社會萬象等案例,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統計法、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熟悉市場調查的工作業務流程,是大數據研究學習、工作不可或缺的根本,也為后續的專業學習、社會工作、生活都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關鍵詞: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協同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但是長期以來,高校思政課未能與其他課程形成協同育人的格局,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未能正確處理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之間的關系,發揮協同效應。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充分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將“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型。
一、價值內涵
(一)課程定位
按照《重慶商務職業學院關于院系開展“課程思政”特色課程標準修訂的通知》的要求,依據《統計與會計核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學基礎》課程培養目標而制定。通過梳理課程教學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各項目任務中,體現到課程標準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
(二)性質和內涵
黨的十九大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認真審視與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將教育實踐中的價值引領和知識傳授、德育與智育、認知和行為統合起來,以“人”為本,利用課堂主渠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由“灌輸說教”向“潛移默化”滲透式的教育轉變。將“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型。課程思政事關辦學方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天然屬性。事關根本問題,是堅持黨對高校工作全面領導的內在要求。事關育人格局,是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關鍵。
課程思政是對傳統思政教育在觀念上的突破,內容上的豐富和方法上的創新。通過梳理課程教學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和充實各類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將之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各項目任務中,體現到課程標準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結合。
二、實踐路徑探析
(一)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相同性
那就是教師是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課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欄;學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屬性要求。
(二)課程思政教學與思政課程教學的不同性
思政課程是以輔導員,思政理論課教師為主體。通過思政課堂,主題班會,黨課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專業課程教師主要講授專業相關知識,不關心學生的德育教育。“課程思政”就要求突破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壁壘,以思政理論課程為主,專業課思政教育為輔,思政教師和輔導員正面向學生證明傳遞情感態度價值觀;專業教師則梳理課程中所富含的思政元素,在課堂上潛移默化的滲透給學生,對思政課程的內容作附和及補充,把對兩者的學習變為一個相互融合,互相促進的過程。
(三)課程思政實踐
當代大學生處在一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信息爆炸的時代,接觸到的來自國內外的信息相對繁雜,出現“淺閱讀”現象,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卻沒有進一步的學習,缺少與人的溝通,很容易產生空虛無助等的心理現象。而大二學生外出實踐后會面臨“畢業和找工作”的壓力,初出社會,也容易受高檔物質享受而產生攀比之心,受外界環境的引誘沉迷于游戲或網絡不可自拔,受效益觀念影響,功利行為增多等缺失遠大理想信念的思想行為。統計課程作為財經管理學院的專業課,課程占比重,課時時間長,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思政進統計課堂,勢在必行。
教師可以在專業教學的同時,引入思政元素。比如,在調查問卷相關知識講解完畢后,可以對學生進行實訓培訓。每6~8人一組,自愿組合,對校園網絡狀況進行調查。調查完畢后分組遞交調查問卷報告。由教師制定調查問卷的評分標準,對各組問卷進行評分。分數分為三個部分,教師點評占75分,找出問題占10分,解決問題占15分。教師評分后,組織課堂點評。由每組組長上臺展示本組的調查問卷,其他組需找出該組調查問卷的問題才能得分,如果能一并解決該問題,還能獲得額外的分數。組長可以承認問題,也可以進行相應的辯論。如果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則由教師來仲裁。此課堂設計會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讓學生們在“找茬”中熟練掌握調查問卷的各個知識點,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效果十分顯著。以上這些都是針對專業知識的部分。那么如何潛移默化的滲入思政元素呢?這就需要教師在點評和總結的環節引入價值觀教育了。比如,在談到網絡網速的時候,可以提到我們國家在通信行業的進步。華為公司在5G網絡方面擁有1600多項專利。盡管遭到了外國勢力的污蔑和抹黑,但是華為憑借自身過硬的技術,仍然在國際市場上站穩了腳跟,擁有一席之地。教師可以以此案例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認真學習,為祖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在專業課程中滲透思政元素,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比如,介紹平均數知識的同時,可以從工資被“平均”這一數學現象,引申到學生剛踏上工作崗位時可能會遭到老員工的刁難、工作分配不均、以及來自領導的批評。這些都會讓學生感到沮喪。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工作的經歷,教育學生直面工作中的困難,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學會正視自身問題,補足短板,從職場“菜鳥”蛻變為職場精英。
“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專業教師不僅要抓學生的智育教育,也要配合思政教師,輔導員做好德育教育。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基礎課程思政的關鍵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譚曉爽.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
[2]董勇.論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5):96-98.
[3]楊涵.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切入點[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8,22(2):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