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龍
摘 要:健康中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牢固樹立學校體育工作是“健康中國”的重要抓手。在體現體育教學層面,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健康中國 教育教學 學校體育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一、健康中國的內涵與學校體育教學功能之間的關系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在2016年8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通過。要想實現健康中國,就要從人民生活出發,社會環境,飲食安全,權益保障等,都需要加強提升。由此可見,衛生與健康已經是現在社會發展前進的重中之重,作為學校體育教育,在保障全民健康的行動中,要始終貫穿增強全民體質的原則。增強全民體質,要從兒童做起,意義非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今后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健康優先、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從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
實現全民健康首先要從孩子抓起,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是最直接最具體的行動基點。只有全面認真地契合日常的平凡教學,加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堅持課堂改革,面對每一位學生,把增強身體素質放在第一位。充分認識到只有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身體健康,才有民族的未來,才是健康中國的永恒主題。
學校工作無小事。課堂教學俱細于每一次晨跑、課間操、課外活動和課間十分鐘的鍛煉。積極協調各環節部門,統一認識,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這樣形成一種合力,樹立人人參與,人人健康的理念,為健康中國而鍛煉。只有個人健康才有民族的健康,才是健康中國的具體行動目標所在。“健康中國”的重要理念是牢固樹立學校體育工作。學校體育工作的基礎性作用,包含著教育與健康的兩大國家戰略,是兩大戰略的結合點,亦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時代價值所在。健康廣義包含了很多,最切實的是整個社會大環境發展的健全與健康。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狹義的健康是主要的任務,健康是一個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身軀健康,個人身體整個組織的健康,更加是思想、智力、心里、道德觀、價值觀的健康等。因此,教育學生從小有一個正確的健康心理和愛護好自己的身體,對于教育教學工作是十分重要而又艱巨的,作為一名體育教學工作者,任重而道遠。孩子們的健康作為現在民生健康的重中之重,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隨著當今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隨之提高,我國國民健康意識也在提升。2016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為目標,改革創新體制,全面提升體育教育質量,健全學生人格品質,切實發揮體育教育在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素質教育的綜合作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指導思想與核心價值追求。這一指導思想明確學校體育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提升改革學校體育教育機制,提升教育質量,達到培養全面發展學生的目標要求。
孩子是民族的未來。因而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極具國家戰略意義。民族體質的強弱,關系國力的強弱和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在學生長身體時期煉就一個強健的體魄,為明天參與祖國建設打下牢固的基礎。實踐證明,在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中,發現體育人才,為國家輸送優秀運動員,為建立體育大國體育強國做出貢獻,也是學校體育的重要內容。同時,在學校體育學習中學到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養成的良好鍛煉習慣,將有助于社會大眾體育的開展,直接關乎于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
二、體育教育的現狀
過去及當前,較之于都市的體育教學之外,相對偏遠地區的體育教學現狀,盡管《標準》頒布多年,但體育課的基本理念,在這些地區學校仍得不到體現。據調查,目前偏遠地區學校的上課方式仍然沒有大的改觀。學校體育老師的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仍然陳舊落后。即便少數有相當條件的學校,也未必按《標準》執行。有許多地方非專業教師被安排上課現象時有發生,而且上課非常隨意,組織松散,學生自由活動較多。
從師資狀況來看,近幾年來,各地對體育師資進行了吸收和培訓,這些地區的體育教師數量有所增加,技能亦有所提高。但從體育教師的數量來說,仍然有大的缺口,存在著體育教師課程偏重現象。在平凡的課堂教學中,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專研業務,研究教學。更有的地方,學校校長出于某種原因,不愿招收更多的專業教師。致使開展體育教學與教研活動,沒有活力,滯后與先進地區,形成惡性循環。還有的學校領導侵犯體育老師的利益,不落實相關的福利待遇,造成不良的后果,等等。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也是滯衡學校開展工作的重要原因,即場地、器材問題。眾所周知,體育場地與體育器材是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最基本條件。然而,當下在一些較偏遠地區,這兩方面的硬件建設還存在嚴重的不足。遠遠達不到體育教學活動的需要。場地落后致使運動損傷與安全問題突出,以至于體育教師不敢開展相應的活動。還有一些地區的學校所配發的器材質量問題嚴重,往往是經看不經用。
三、結語與建議
綜上,就學校體育教育之困境,首當建立的應該是立法問題,應該出臺一些法律法規去規范之。而困擾體育教師的安全問題應亟待解決。在健康中國的行動中,應確立上下聯動的組織架構。在這項系統工程中,學校要與有關部門全力配合,確保學校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只有抓住了在基礎教育中,強體健身這個牛鼻子,健康中國之目標,振興中華之“中國夢”將會順利實現。不久的將來,一個朝氣蓬勃,生機勃勃的中華民族將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發{2010}12號.
[2]《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