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萍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寫作是小學生對所受語文教育的客觀反映,是其語言組織能力、文學素養、情感價值的具體反映,因此,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具有一定的教學難度。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開展科學有效的作文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觀察、思考、語言組織能力的進步,對學生價值觀的養成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從生本教育的角度出發,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進行探討,在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關改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生本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生本教育模式,即是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其在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以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育中,由于教學模式、教學制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使作文教學環節存在著許多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生本教學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改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使作文教學環節更為高效[1]。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寫作時的有效引導
在原有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一般會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將作文寫作知識強制性地傳授給學生,缺少對寫作技巧和方法的有效引導,導致學生的寫作過程晦澀艱難。在該種作文教學方法下,學生極易對寫作產生抵觸情緒,而在固定的作文格式下,寫作出來的文章更是缺乏語言的美感,長此以往,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和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2.缺少對學生情感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將語文知識與素質教育進行有機結合,是新課改的素質教學要求之一,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擁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儲備和較高的科學思想素質,以促使小學語文教學成效的落實。然而,在現代部分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環節,小學語文教師往往會忽視自身對學生寫作的指導作用,缺少對學生情感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會融入個人情感進行寫作,或者在價值觀的表述上缺乏科學性和正確性。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對寫作情感表述教學環節的缺失,使小學語文作文寫作缺乏一定的真實性。
3.寫作素材的積累量不足
寫作素材積累不足的問題是現階段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環節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寫作素材的積累主要靠學生課內外的閱讀活動所得,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引入合理有效的閱讀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對寫作素材的積累量,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另外,小學生對社會和生活方面的認知程度并不高,閱讀是增加其寫作素材儲備量的主要途徑之一,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這一點產生正確認識,采取積極方法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進步。
二、生本教育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注重寫作與實際生活的科學結合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寫作模板或要求其大量背誦寫作范文等教學方法,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但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提高并沒有顯著作用。因此,生本教育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促進學生寫作過程和實際生活的科學結合,增加二者之間的聯系,使寫作內容富有生活氣息。小學語文教師則可以運用生本教育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積極思考的寫作環境,在自身合理掌握生本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寫作過程進行指導,鼓勵學生積極觀察生活細節,并將其觀察到的生活元素結合個人看法運用比較優美的語言展開寫作[2]。
在鼓勵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時,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在與社會生活的接觸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可以得到改善,形成對社會事物的正確認識,有助于學生社會價值觀的養成,且可以積累一定程度的生活素材,幫助學生的寫作內容富有真實性和生活氣息。
2.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對情感的正確運用
生本教育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可以促使學生在寫作中得到樂趣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環節中,需要積極尋找科學合理的方法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正確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對情感的表述。“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生本教育理念正是對這一觀點的科學實施,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寫作情感的指導,可以減少學生對寫作的抵觸情緒,生本教育理念的實施主要以學生的喜好為主,可以促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將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進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3.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積累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可以增加寫作素材的積累量,是生本教育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實踐。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環節使原有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寫作水平實際相結合,注意對語文教材的拓展引用,增加對積極優秀的文化作品的推薦,在適合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生活視野和知識范圍,并且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促進其寫作水平的進步[3]。
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教材的教學為例,在進行該內容的教學活動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適當地在課后推薦葉圣陶先生的其它優秀作品,鼓勵學生對其進行閱讀,在這單元的課后寫作環節中,使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文章展開觀后感寫作,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自主性,使學生在積極思考的前提下,產生寫作欲望,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果的實現。
結語
在教學課程改革進程下,小學語文教育質量較之前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學生自主寫作能力的不足、缺乏對語言組織的感知能力等。生本教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可以在尊重學生自主性的基礎上,提升其寫作能力,使語文教學充滿趣味性,在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及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虹雅.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滲透[J].課外語文,2017(24):139-139.
[2]孫海英.語文教學,生本教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5):62-62.
[3]魏麗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探討[J].新校園(中旬),2018(3):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