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呂小龍
摘 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法治建設對我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作為當代高等教育重要群體的高職生,其法治觀念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學生法治觀念的基本現狀。高職院校應切實加強法治教育,培養并提升學生的法治觀念。
關鍵詞:高職生 法治 缺失 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升民眾的法治觀念和素養。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更應堅持依法治校,讓學校各項工作有法有規可依,并將法治觀念融入學生日常管理的全過程。當前,高職生法治觀念仍存在較大問題,對法治知識或不聞不問或略懂皮毛,將法治理論聯系實際,依法維權,依法行事,依法分析的能力還不強,這更體現了對高職生法治觀念進行培養和提升的重大意義。
一、高職生法治觀念缺失分析
1.學校方面
首先,就目前我國的傳統教育而言,在升至高等教育之前,學生幾乎鮮有接觸較系統的法律相關教育,這就導致了高職生法治觀念基礎較差,法治觀念薄弱,懂法、守法、用法能力較弱。其次,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有部分從中職院校升級而來,其管理及教學方式并未完全向高等學校轉變,仍停留在過去,這就決定了大多高職院校對專業知識以及學生實訓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視,對學生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質及法律素質的培養力度略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高職生法治觀念缺失的問題。同時,高職階段能培養法治觀念的課程數量有限,課時總量有限,加上其理論性過強,當實踐和理論無法有效結合時,就存在知識點的記憶和使用無法強化和深入,這也是目前高職生法治觀念缺失的重要原因。
2.社會方面
社會層面來看,一則,社會對法治觀念的要求常常在基本政府部門以及已步入社會的民眾,對仍在學校求學的高職生并未提出過多要求,高職生也因此放松了甚至完全放棄了對法治相關思想的學習與了解。二則,社會上權大于法的思想仍有不少信服者,這種思想延續至校園,使得法律的權威意識無法真正根植于大學生內心深處,遇事依靠關系成為他們的首選,依靠法律常常成為不得已的選擇,這一思維方式也加劇了高職生對法律及法治觀念的不重視。三則,全社會的普法宣傳并未完全深入學生群體,普法宣傳多見于小區宣傳欄、政府信息欄,形式多是講座宣傳、論文征選、事件案例分析,而處于繁重學習中的高職生大都無法接觸,對法律知識無法了解或進一步理解,法治觀念甚至不如一般民眾。
3.自身方面
受教育方式不同的影響,一來,高職生通常專業實踐能力較強,理論學習能力和基礎較弱,在學習過程中,也常出現重專業實踐課程學習,輕基礎理論學習的情況,對法治相關知識興趣不強,學習動力不足,使得其法治觀念與一般大學生相比存在差距。二來,處于青春期的高職生,情緒波動大,控制力較弱,對學校以及家長提出的刻苦認真學習的要求常常置若罔聞,其法治相關知識的學習被忽視。最后,高職生分析事件能力較弱,判斷能力不強,對社會事件、網絡輿情通常無法正確判別,易被不良用心的人利用,并由此做出與法治相背離的舉止。
4.家庭方面
學習環境固然重要,但作為教育初始之地以及延續之地的家庭教育陣地重要性一直未變。一方面,多年來的應試教育環境,使得家長把考試、升學作為唯一指標和唯一目的,學生所學幾乎無法越出固有理論體系范圍,作為高職生家長,由于學生學業基礎較弱,家長則更不愿讓學生過多接觸課本內容之外或者完全不沾邊的法律知識,高職生也因此對加強法治觀念不置可否。另一方面,作為學生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師”的家長來說,他們自身法治觀念的強弱對學生也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一般而言,法治觀念較強的家長,其家庭氛圍一般是較尊崇法律,言語行為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此環境下,學生通常也會具有較強的法治觀念,反之,學生的法治觀念較弱。
二、高職生法治缺失思考
作為學校和社會,一是,在校園內營造法治教育的良好氛圍,平時結合社會熱點、政策更新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宣傳;二是,開始與學生密切相關或學生較為關注的法律知識課程,讓高職生在興趣中學習,在學習中內化于心,最終外化于行。三是,與社會上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建立可行的實踐基地,帶動學生進行實踐探討,將法律的權威扎實立在每個人心中。四是,提升高校教師的法律修養、法治觀念,時時刻刻高標準嚴要求,不僅能更好的為學生傳播法治知識,更能給給學生以榜樣的力量。
作為自身和家庭,明確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意義,認識到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綜合性、全面性,從內心認可法律,自覺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法治觀念。在日常生活中,遇難多想“法”,遇事多想“律”。
結語
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高的新時代,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對全民的法治觀念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網絡日益發達、信息傳播如此快速的背景下,高職院校,作為新時代青年的高職生的培養者,更應積極順應潮流,創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有效的提升高職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作為高職生,也應尋求個人素質的整體提升,具備較強的法治觀念,方能在時代潮流中,保持清醒的頭腦,規范自己的言行,合法合規行事。
參考文獻
[1]李婧.高校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2).
[2]賈慧耘.高職高專學校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初探[J].職工法律天地:下,2017.
[3]崔嵐.高職高專學校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與研究[J].中午信息,2016(8).
[4]李菊蕾.高職學生法律意識教育淺論[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3).
[5]李榮兵.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