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俠
摘要:經營杠桿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導致的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大于產銷量變動率的杠桿效應。經營杠桿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指標,能夠幫助企業正確地評價經營風險,通過整合投入產出,進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成本競爭優勢。
關鍵詞:經營杠桿 經營管理 息稅前利潤
中圖分類號:F2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8-0063-02
任何一個企業在開始生產經營之前都會投入一定量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作為一種勞動資料,通過它對生產資料進行加工生產出市場上適銷對路的產品,從而為工業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固定資產的價值最終以折舊的形式分攤計入當期銷售產品的成本或期間費用,就會產生經營杠桿效應并最終影響到企業的利潤。
一、經營杠桿效應的含義
經營杠桿效應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導致企業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大于產銷量變動率的杠桿效應。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投入一定量的資金購置廠房和機器設備是企業運營的前提條件,固定資產作為生產資料通過逐期分攤形成當期成本費用的一部分。按照“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等式,企業固定成本投入越大,企業必須獲得更大的銷售收入才能賺取穩定的利潤,在外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市場需求量趨于飽和和穩定的前提下,如何通過挖潛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進而提高盈利空間就成為擺在企業經營者面前的一道現實難題。
二、經營杠桿效應的影響因素分析
(1)產品需求。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面臨著各種競爭壓力。首先是消費者消費行為偏好的影響,由于市場上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產品種類繁多,多數消費者很難對某一種產品情有獨鐘,當一種新的產品在市場上出現后,就會帶來原有產品的銷量銳減,銷量的下降會直接壓縮企業盈利空間。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逐步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出適用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適銷對路的產品是十分必要的。其次,當同行業競爭中日益增加時,也會造成企業原有的一部分客戶流失,產品需求減少,進而導致銷售利潤的降低。
(2)產品售價。眾所周知,產品成本是銷售價格制定的基礎,產品成本高就會導致銷售價格高于同行業產品售價,在所有經營杠桿效應的影響因素中,價格影響是最明顯也是最直接的。因為價格越高,消費者購買量就會越少,企業的銷售收入就會大幅度降低,反映在利潤上會導致盈利水平的降低,進而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因此,企業在制定產品售價時既要考慮自身的成本因素,也要考慮同行業同類產品的價格水平,從而做到既能保證產品的銷量又能不斷提升企業的盈利空間。
(3)產品成本。成本按性態可以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種,而混合成本又可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因此,企業的成本最終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成本會通過影響企業的利潤進而產生經營杠桿效應。在生產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企業可以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減少固定資產的投入規模進而降低企業的經營杠桿效應。同時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控制,不斷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的消耗水平,減少企業日常的管理成本和期間費用,最終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企業的銷售收入。
(4)國家政策。國家通常通過制定和調整財政和稅收政策來引領企業的經營發展方向。比如說在“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政策導向下,國家大力淘汰落后產能,通過制定優惠的財稅政策推動新技術、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于企業來說,如果繼續加大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從事高污染、高耗能產品的生產,就會導致經營成本的上升和盈利水平的下降,進而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
三、經營杠桿效應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啟示
由于企業的經營受到內部和外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因素的疊加會放大經營杠桿效應進而加劇企業的經營風險,因此,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如何降低經營風險、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就成為每一位企業管理者所必須面對的現實難題。
(一)企業生命周期影響經營杠桿效應的發揮
企業的生命周期理論認為,企業的發展包括四個階段:初創時期、成長時期、成熟時期和衰退時期,由于在每一時期企業面臨的風險種類及大小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應采用不同的經營策略,每一階段的經營杠桿效應大小也不盡相同。
(1)初創時期。企業產品性能不夠完善,市場知名度低,不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固定資產投入多,產品銷量低,單位產品成本相對較高,經營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同行業競爭壓力大,企業盈利能力較低,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因此在這一時期企業應減少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減少管理人員的數量,控制廣告費用的投放水平,進而將企業的經營風險降到最低。
(2)成長時期。企業的產品知名度逐漸提高并被消費者所認可,客戶穩定增加,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經營風險隨著業務量的增加而不斷降低,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逐步加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以滿足市場對企業產品的需求。在投資規模增加的同時要不斷挖掘內部潛能,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不斷降低產品的變動成本,從而通過擴大銷量提升企業的盈利空間,逐步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3)成熟時期。這一時期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相對穩定,生產技術和企業管理都比較成熟,市場需求呈現飽和狀態,同時由于一部分消費者的興趣已經轉向其他產品或替代品,企業的局部生產能力開始出現過剩的現象。由于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企業為了保證銷售量就會通過降價等手段加大促銷力度,銷量的下降和促銷費用的上升會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而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因此,企業管理者可以將部分閑置的設備予以出售或租賃,通過挖掘內部潛能進一步降低費用支出,逐步提升利潤水平,最終達到降低經營風險的目的。
(4)衰退時期。企業的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下降,市場占有率逐步萎縮,產品供應大于需求,產品銷量和銷售價格都出現下降,固定資產閑置率大幅度提升,在這一階段企業管理者應大規模減產,通過壓縮開支降低企業非生產經營支出,同時加大資產重組力度,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投入,不斷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投資項目的盈利能力影響經營杠桿效應的發揮
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例關系,投資者冒的風險越大,獲得的收益可能越多。比如,當企業的產品市場上供不應求時,生產越多、銷售就越多,企業獲取的利潤就越大,投資者會不斷加大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生產出大量產品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經營杠桿是一把雙刃劍,在市場需求量較大時會讓企業賺得更多,而一旦需求減少甚至萎縮會讓企業賠得更慘。因此,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應審時度勢,控制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不斷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投入,打造輕資產的經營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企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也能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三)管理者經營理念差別影響經營杠桿效應的發揮
企業的管理者管理理念的差別,也會影響到經營杠桿效應的發揮,進而導致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也不盡相同。崇尚科學管理的企業經營者會對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進而確定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和數量,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較低;而相反有些企業經營者完全憑借主觀經驗來進行經營決策,對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盲目決斷,可能導致市場對該產品需求量較大時由于企業生產能力不足而賺不到錢,或者是市場需求急劇萎縮的情況下盲目加大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進而導致生產過剩虧損嚴重。因此,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應樹立科學管理的理念,不斷進行市場調研,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逐步提高企業的盈利空間,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參考文獻:
[1]李娟.談經營杠桿效應在中小型企業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2015(2) .
[2]劉春玲.經營杠桿的分析與應用[J].對外經貿, 2016(5) .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