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要: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出臺與實施后,各級各類學前教育質量都有了很大提升。在縣域特殊的地域與文化背景下,優化實施學前教育普惠性政策,可以吸收社會各方面力量,為農村各類型幼兒園提供優質的、收費合理的學前教育服務,進而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縣域 普惠性 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7-0036-02
在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下,我國學前教育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現象得到了極大改善。其中,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在35我國學前教育質量提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完善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這里的普惠性幼兒園是指“公辦園、集體或者單位主辦的具有公辦性質的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在此背景下,普惠性學前教育研究成果也頗多。普惠性幼兒園的評價標準不能完全依靠各方經濟投入的比例來衡量,更不能以收費標準的高低來判斷其是否為普惠性幼兒園。這些對普惠性幼兒園的繆判,勢必會影響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幼兒園收費標準的高低受當地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普惠性學前教育是發揮社會各方合力,為幼兒提供高質量的、相對價位較低的學前教育服務。高質量是普惠性學前教育不可忽視的一個硬性指標。縣域包括各級鄉鎮、村等地區。由于經濟結構等的影響,縣域幼兒園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異性等特點,在縣域內出現了縣城(縣政府所在地)、鄉鎮(鄉鎮政府所在地)、村等三級學前教育層次。如何在縣域高效實施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促進農村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促使每一個孩童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服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題。
一、縣域學前教育發展的困境
前期研究發現,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2017年學前教育總投入達3255億元,比去年增長16.11%。[2]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有了很大提升,但“公益普惠性”程度依然不高,縣域內出現“縣、鄉、村”三級分層現象。
(1)投入成本的監控問題。政府、社會與家庭是普惠性學前教育成本分擔的三個主要方面。龐麗娟提出,為了加快普及學前教育需要落實政府責任[3];張妮妮、張聰在分析普惠性學前教育內涵的基礎上提出了使用教育券的構想[4];趙彥俊提到普惠性幼兒園的財政投入要采取多渠道的成本分擔機制[5]。這些研究都極大促進了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的實施。各級主管部門對鄉村幼兒園給予了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支持,同時選取一部分較好的幼兒園作為普惠性幼兒園,極大改善了村級幼兒園的辦園條件。但是也有相關部門負責人反映,政府投入到民辦幼兒園的資金不太好監控,最明顯的資金流向表現在幼兒園園所的改建,而有的幼兒園會變相作為它用,真正用來改善幼兒保教質量的經費不好核實。針對上述現象,一些縣級主管部門更愿意把經費投入到縣域的公辦幼兒園,這樣能夠更好地保障資金的合理流動。這種做法雖然保障了資金的正向流動,但也會造成公立幼兒園越來越好,而一些鄉村的民辦幼兒園的辦園質量沒有明顯改善。
(2)村級民辦幼兒園硬件“不硬”。民辦幼兒園在鄉村學前教育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這些幼兒園普遍收費較低,辦園場所都是在自家房屋的基礎上改建的,比較簡陋,并且沒有和自家的生活區分開。兒童活動分區亦不明顯。積木、拼圖、圖書、繪本等數量有限,不能滿足孩童的學習需要,更沒有在縣城及市內幼兒園隨處可見的樂高、滑梯等活動設施。縣域普惠性幼兒園的環境建設標準應該突出地方特色。
(3)村級幼兒教師素養參差不齊。村級幼兒園教師的素質,雖然和以前比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高素質的、扎根農村學前教育的教師比較少。各園教師素養呈現參差不齊的態勢。一些優秀的、具有幼教資格的教師往往在村級幼兒園呆不長,流動性比較大。很多農村幼兒園由于缺少教師,園長往往成為多面手,既承擔教學、游戲、活動等任務,同時又要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園長家里的其他成員則擔任后勤等其他工作。家庭作坊式育兒現象很明顯。
二、縣域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優化實施的保障機制
(1)普惠性幼兒園的“寬進嚴出”。為了實現縣域學前教育“普惠性”的目標,就必須不斷擴大學前教育服務的覆蓋面和輻射力,提高學前教育服務質量。在區分營利性幼兒園與普惠性幼兒園本質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擴大普惠性幼兒園的門檻,降低入門標準,采取先建設、檢查合格后資助的辦法。同時定期對普惠性幼兒園資質進行審查,對于不合格的幼兒園及時取消其資格。對于一些條件比較落后地區的幼兒園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盡可能讓所有適齡兒童都能享有高質量的、價位合適的學前教育。
(2)相關部門協同助力。縣域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協同助力。其中包括縣級政府、財政部門、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人力資源保障部門、衛生監管部門等。國務院辦公廳于2019年1月9日發布《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了“城鎮小區配套的幼兒園要辦成普惠性幼兒園”。[6]該政策的實施將會極大解決鎮級行政區以上的小區民辦幼兒園的建設問題。與此同時,各級部門還要加大對于鄉村幼兒園的監控和指導作用,形成一套科學的縣域普惠性學前教育管理與發展體系。
(3)突出縣域農村幼兒園特質。縣域普惠性學前教育要突出本地區特色,不可盲目模仿城市,或者其他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發展模式。例如一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充分發揮農村學前教育特色,利用秋天玉米穗、高粱、大豆等特有活動材料,引導幼兒積極創作作品,并將作品展示在幼兒園的各個角落。此舉措不僅活動材料簡單、方便、成本低,而且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幼兒園的走廊里都是學生看似不成熟的作品,但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誰又能說這里不能走出達芬奇、牛頓呢?相比一些農村幼兒園,為了改善辦園環境,買來很多漂亮的裝飾品來布置活動室等,這些成品看似漂亮,但和幼兒稚嫩的作品相比,遜色很多。
(4)幼兒教師教育聯盟的建立。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影響著縣域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提升縣域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幼兒教師素養的提高。為了促進縣域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的高效實施,提升幼兒教師素養,可以在縣域內形成幼兒教師教育聯盟,負責教師的統一配備補充、工資待遇、教學與科研培訓等問題。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11/15/content_5340776.htm.[2018-11-15]
[2]紀秀君.學前教育三大體制如何優化[N].中國教育報,2019-01-20:1.
[3]龐麗娟.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政府主導推進學前教育公平的政策及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4(1):53-54.
[4]張妮妮,張聰.公共選擇理論視角下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問題初探[J].天中學刊,2011(2):16-17.
[5]趙彥俊.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標準問題探討[J].現代教育管理,2013(7):24-25.
[6]熊丙奇.專家評論:“私立幼兒園退出歷史舞臺”論是對學前政策的誤讀[EB/OL].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01/t20190124_212728.html.[2019-01-24]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