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智雪 李萬軍 關金玉
摘要:數學史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激情碰撞,為學生的素質教育提供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本文通過對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及相關問題的簡要分析,然后探析了針對各個問題的解決途徑,并利用實例加以論證其可行性。因此其對提升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教學有一定的實際借鑒意義。
關鍵詞:數學史 高中教學 實例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8-0196-02
英國的哲學家佛朗西斯培根曾提及:“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1]那么我們現在將數學和歷史融合在一起——數學史,它能為我們的高中數學教學帶來怎樣的影響呢?現代社會的學校中出現了一種“學生想學,也學不懂;老師想教,卻教不會”的奇怪現象,以至于嚴重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想要改變這種尷尬現象就必須進行教育改革,而現在數學教育界比較流行的教學改革研究之一就是數學史的教學。
一、簡析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我國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就曾提及:高中數學課程應當倡導能夠展示數學的文化價值以及數學推動社會發展所起關鍵作用的內容。[2]并且在高中數學課本的選修三、選修四中設立了《數學史選講》《不等式選講》《對稱與群》等課題,特別是《數學史選講》專題融合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不但能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素養,而且能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和努力奮斗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在了解曲折的數學歷史發展進程中,能夠看清數學知識的本質以及在國家歷史發展過程中該數學知識出現的必要性,從而感受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來真正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即使眼下我國對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教學這么推崇,但是在數學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一是許多教師對數學史也缺乏系統的了解,因此教學觀念也沒有轉變。為了應付國家教育部下達的教學任務,在極短時間內進行相關培訓,常言說“一口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那么進行培訓之后教師真的對這些內容消化吸收了嗎?甚至還有部分教師對于將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并不完全認同,正所謂觀念沒有改變,實踐何來效果可言。二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注重數學定義、定理、公式以及解題技巧的教學。由于高考升學的壓力,應試教育對孩子和家長是最快提高考試成績的方式,踏進雙一流大學門檻的最便捷的途徑,因此只注重以前“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而缺乏對現在新課標中所倡導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活動經驗的關注,這也使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沒有得到良好培養。
二、針對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的解決途徑
(1)加大教師對數學史的培訓力度。隨著我國就業壓力的增大,學生的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一個好大學,而好的大學就需要高考分數,因此這時應試教育相對于素質教育就更受家長和教師的青睞。如何才能讓教師轉變觀念?數學史的深入學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以前全國各地學校也組織過教師學習數學史相關知識的短期培訓,但很多教師由于了解得比較淺顯,導致教師自身沒有真正體會到運用這種教學方式的必要性。在南開大學就職的顧沛教授就曾指出:“學生在十三年的數學學習之后,那些數學公式、定理、解題方法也許都會被忘記,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數學素養卻終身受用”。[3]所以數學學習不是只為了應付高考,而是應該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發展其自身的各種數學能力,形成杰出的數學素養。因此,為了達到這一教育目標,加大教師對數學史的培訓力度是有必要的。
(3)將數學史在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中融入高中數學教學。將數學歷史的進程融入高中數學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清楚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從而牢牢地理解和記憶相關數學知識。譬如學生在學習函數時,他們剛有初中所學的具體函數的基礎,需要轉變到高中抽象函數的學習,總是難以從具體運算階段過渡到形式運算階段。這時可從函數概念的演變入手,先把“由變數X和常數所構成的式子,稱為X的函數”,爾后演變到在運動變化過程中,兩個變量之間的對應關系,然后到現在教科書中的集合論下,兩個集合中元素的對應關系形成的函數概念。[2]這樣學生對函數知識的演變過程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夠完整系統地掌握它。
(4)將數學史在數學知識介紹完畢時融入高中數學教學。一節成功的數學課在學習完之后,會留給學習者源遠流長的感覺,讓人在學完之后還想回味那種感覺。如果想要上一節生動的數學課,在數學知識教學完畢之后,將數學史融入課堂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譬如陳景潤的老師在上完整數的性質課后,就給其講述了哥德巴赫猜想數學皇冠上明珠的故事,讓其心中播下了摘取這顆明珠的種子。這將數學史恰當運用到課堂的結尾,無論對教師教學或是學生人生價值觀都有極大影響。
(5)將數學史課外活動融入高中數學教學。由于數學史不像單個的數學符號那樣冰冷無味,而是數學知識在歷史發展進程中與各個數學家思想的激情碰撞,從而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幽默生動的故事。但由于現在教育的實際情況,課堂上數學史的融入十分有限。因此班級可以開展與數學史有關的主題班會,或者年級舉辦以“數學史”為焦點的黑板板報的評選活動。在舉辦活動的同時,學生也可以學習到一些關于數學史的知識,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總而言之,針對現在的教育改革,數學史的融入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提高數學的學習興趣,體會優雅的數學之美,然后形成杰出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江小蓉.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8):94-94.
[2]蘇玲玲.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教學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3]楊劍,宋金利.數學文化視角下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 2015(32):148-149.
[4]張奠宙.微積分教學:從冰冷的美麗到火熱的思考[J].高等數學研究,2006,9(2):2-4.
[5]朱大龍.用疊加模式將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以“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為例[J].中學數學研究, 2018(1):25-27.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