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英
【摘要】 目的: 探討在手術室護理中采用人文關懷護理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將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婦產科手術的圍手術期患者12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護理滿意率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的護理方式為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的護理方式是人文關懷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經對比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圍手術期患者中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率,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
【關鍵詞】 手術室;圍手術期;人文關懷;常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69-01
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手術作為醫院臨床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治療方式之一,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1]。也由于多數手術過程較為復雜,且患者會擔憂手術結果達不到預期,因此會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也有部分患者由于護理不當造成并發癥的發生,所以對于圍手術期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在臨床中具有很大的臨床意義[2]。據相關研究表明,針對圍手術期患者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對于患者的預后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選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手術的128例圍手術期患者進行了調查研究,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28例在我院進行手術的婦產科圍手術期患者作為本次調查對象,選取時間為2018年1月-2018年12月,并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64例、實驗組64例。其中患者最大年齡者為64歲,年齡最小患者為17歲,平均(52.4±3.5)歲,文化水平方面:學及以上學歷9例,高中學歷13例,初中學歷22例,小學及以下學歷20例;其中最大年齡患者為71歲,最小年齡患者為12歲,平均(60.1±1.7)歲,文化水平方面:大學及以上學歷11例,高中學歷12例,初中學歷25例,小學及以下學歷16例。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及學歷等資料沒有明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調查已取得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且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通知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具體實施方法如下:對患者身體各項體征進行密切監測,如有異常及時通知主治醫生,并對患者進行飲食及運動進行指導。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具體實施方法如下:(1)完善組織結構,成立人文關懷護理小組,組長由護理長擔任,其他成員包括主治醫生及其他護士,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并建立檔案;(2)術前護理,手術前向患者講解其自身疾病的相關常識,包括:發病原因、危險因素、治療方式、注意事項等,讓患者對疾病有更立體的認知,提前帶領患者熟悉手術室及手術設備,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時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可通過播放音樂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向患者講解成功案例,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3)術中護理,在配合手術醫生進行手術的同時,密切監測患者的身體情況,如無需全麻的患者通過握手、聊天的形式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所有護理工作都需要在無菌環境下操作;(4)術后護理,對患者身體各項生命體征進行詳細監測,包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保證患者傷口處的清潔消毒工作,并注意患者的引流管、導尿管是否彎折或者脫落;其次對患者進行飲食及運動指導,幫助患者盡快康復。
1.3 療效觀察和評價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評分調查表進行調查,其中80-100分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代表不滿意,護理滿意率=(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128例患者所有數據均行SPSS19.0軟件處理,其中計量資料對比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技術資料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當數據對比差異為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對比發現,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醫學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觀念及健康需求日益增長,人們對于臨床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理工作從單純的照顧病人身體發展到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健康教育、生理護理、心理疏導等全方面護理工作。而在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療中,有效的臨床護理能夠對于患者的預后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還能夠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3]。
手術治療是當前臨床醫學對于疾病的常用治療手段,但是也由于該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致使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或者心理問題[4]。因此對于圍手術期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文關懷也可以稱之為人性關懷或人性關愛,是在傳統護理方法的基礎上改進的新型護理方式,其護理核心就是以人為本,關愛患者[5]。據相關文獻記載。針對圍手術期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對于圍手術期患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本次調查我院選取了128例圍手術期患者,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相對于對照組存在優勢,組間存在差異P<0.05,再一次驗證了這一理論。
綜上所述,對于圍手術期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楊.人文關懷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養生保健指南,2019(3):78.
[2] 柏強鳳,陳慧梅,奚曉英, 等.探討人文關懷與手術室護理[J].特別健康,2018(21):34-35.
[3] 徐咸咸.人文關懷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9):173,178.
[4] 王霞.人文關懷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64):243.
[5] 徐燕.人文關懷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特別健康,2018(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