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萌 馬眾
摘 要: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隨著人才培育重心的轉移,高等教育的創新教學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如何培養出具有創新與實踐能力的人才成為社會和高校關注的焦點。各種學科競賽逐漸發展起來。比如數學建模、挑戰杯、生物競賽、計算機程序設計競賽、英語演講等等。本文分析了學科競賽現狀,重點闡述了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促進作用,并提出了相應解決對策。
關鍵詞:學科競賽;創新能力;影響研究
這些年來,為了增加高校創新型人才的數量,許多高校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大力開展學科競賽,以構建理論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學科競賽的內涵和分類
學科競賽是在緊密結合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競賽的方法,激發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通過實踐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學習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動[1]。學科競賽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模式,擁有獨特的教育創新功能,在競賽活動中,需要根據特定的主題設立創新型實驗項目,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一系列的過程不僅能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還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獨立創造和發散思維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嚴謹認真的科研態度和良好的科研品質。
學科競賽的分類主要有:1、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學科競賽。2、行業協會組織的學科競賽。這種類型的競賽一般都是在行業協會的指導下由企業承辦,推動產業經濟的發展、提升我國廣大企業的競爭能力。3、企業組織的學科競賽。這種競賽活動一般由相應企業組織,通過企業競賽活動推動學子就業。4、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學科競賽。
二、學科競賽的發展現狀
創新型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需要。創造性思維決定人的創造性實踐,而創造性實踐又體現著人的創造性思維[2]。隨著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學生的知識程度不斷提高,但結合社會環境和自身因素來考慮,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仍處于中低水平,主要還是應試教育的影響至深。
創新發展,需要學生從實踐能力的培育著手。創新實踐能力的提高,與學科競賽自然淵源深厚。無論是世界級的學科競賽,還是學校企業自行舉辦的比賽項目,都得到了高校學生的積極響應,他們都將參加學科競賽視為提高自身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不但高校與學生自身重視,教育部等政府部門也對學科競賽的開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第二期工程》中提出“推進大學生競賽活動”。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狀態數據庫”中也要統計全國性學科競賽的成績。隨著教育部對學科競賽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目前各高校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不論從重視程度、規模、質量、管理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三、學科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
1、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有效激發,學科競賽題目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它在體現參賽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又存在著很大的自主發揮空間,給學生提供了創新的舞臺。因此,大部分參賽學生都能基本完成設計,而個別優秀學生又有創新發揮的余地。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科競賽的主體是學生,競賽的每一個環節都由學生獨立完成,設計時要自主查閱資料,拓寬思路,需要發揚學生自身的主動思維意識,從而深入地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3]。通過實驗設計的不斷嘗試,主動求索,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3、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科競賽要求學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學科競賽的問題一般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及靈活性的特點。不但考查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動手能力,而且需要堅強的意志,敢于直面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等非智力因素[4]。競賽小組成員通過分工合作,取長補短,配合默契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最大限度地體現團隊精神。
4、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向學生傳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學生能在實踐中運用知識。[5]實踐能力是在工作中應具備的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有利于學生改進實踐知識的獲取方法。通過學科競賽可以使學生從被動式的學習變為主動式學習。
四、提高學科競賽創新能力的對策
1、樹立創造能力的意識
放棄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在學生的潛意識里增強創新意識,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專業知識的綜合素質的人才.這要求我們擺脫應試教育理念,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6]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科競賽融入到課堂中,將專業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打破傳統的教與學的關系,發揮主觀能動性。
2、不斷創新競賽模式
傳統的競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賽的積極性,因此學校要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大學生人才,就要改變學科競賽單一的模式,創造多種學科競賽來吸引學生參加。
3、完善保障機制
為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學校需要從多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競賽保障機制。宣傳上要加大力度,確保每位學生得知競賽消息,并通過學科競賽座談會、動員大會等來鼓勵學生參賽。在比賽過程中,學校需要提供經費、指導教師、場地設備等各方面的支持,競賽得以順利進行。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填鴨式”和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方式已經過時,純理論知識的灌輸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各高校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大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動手實踐,講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實際,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
5、建立學科競賽實踐場所
實踐是檢驗理論的最好途徑,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提高實際水平。高校應該提供開放的實驗室和教學資源給學生,讓他們自主設計、自由探索、自主創新,激發他們的科研興趣和潛能。
隨著學科競賽受重視程度的提高,以及在形式內容與保障制度方面的不斷進步,相信它對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作用也會越來越顯著。大學教育必須面對發展高速發展的市場需求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打破原有的學分制,培養出更多能及時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波,學科競賽在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J].南昌大學理學院,2009.9.
[2]李蘇北,以學科競賽為載體 推動課程建設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大學數學》2009.
[3]劉長宏,戚向陽,薛猛 "四層次、三維度"學科競賽體制的改革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
[4]周治瑜,王瑞斌,胡麗華學科競賽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載體[J].《現代農業科學》 2010.
[5]唐立國,論以學科競賽促進高校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8.
[6]張瑞成等,學科競賽內容向大學生實踐教學轉化的探討 [J]河北理工大學,2010.7.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 1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