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這門學科與日常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情境教學又在數學教學中得到了迅速推廣應用,所以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生活情境的運用,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口算速度,培養良好的數感,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且推動新課程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本文主要針對生活情境在小學計算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究,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意義;運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其中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貼近,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接受和理解知識。在小學計算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再那么枯燥乏味,教師就需要改變落后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生活情境的充分合理運用,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水平。
一、 生活情境對于小學計算教學的作用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師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整個教學缺乏新意,這無法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等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及認知規律進行教學設計,學生每天都面對的是枯燥數字,反復訓練數字的加減乘除計算題。在小學計算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當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時候,就會對題目更有親切感,有效地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核心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是非常關鍵的,這需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注意觀察,通過點滴的積累才能實現。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去捕捉生活現象中蘊含的數學,之后經過思維上的分析和判斷,將其與數字聯系起來,這樣就能根據生活情境加深對數字的認識,從而形成良好的數感,進而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三) 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
在計算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了解一些運算規律,這樣才能在解題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引入生活情境,學生會積極的思考分析,在解決計算題時頭腦會更加的靈活,對問題的分析會更加的透徹和全面,從而掌握和運用更好的計算方法,數學學習能力顯著提升。
二、 生活情境在小學計算教學中的運用
(一) 借助生活情境進行課堂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良好的導入環節設計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一開始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出積極主動學習的興趣,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中,就可以借助生活情境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為學生呈現出生活化的內容,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題目計算中。例如在進行“因數與倍數”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一開始說道:“我們已經學過了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你們都掌握了嗎?”學生點頭表示掌握了,教師繼續說:“現在我出一道題目考一考大家的掌握程度。小英去文具店里買日記本,可是他發現貨架上的標簽已經磨損了,看不清楚單價,最后她拿了3本一樣的日記本去結賬,售貨員要求一共支付34元,小英覺得算錯錢了,你覺得呢?”學生在聽到這個問題后,充滿了疑問,但由于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所以好奇心和求知欲很旺盛,這時教師再為學生講解“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學生就會充滿興趣。
(二) 通過生活情境開展討論學習,培養學生數感
在小學計算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數感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直接關系到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這是計算教學的核心,而且這也是新課程背景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數感,就會對數字及運算非常敏感,對于事物會嘗試從數學角度去挖掘其中的數量關系,能夠把握事物本質的數學特征,這種意識和能力至關重要。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實際生活,實現數感的培養。例如在“大數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13億人口、60萬平方公里土地、1萬元人民幣等圖片進行展示,這些生活化的事物會使學生對數量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然后再引導學生將數量與數字聯系起來,對大數進行更多的認識和理解,這樣就能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這樣的數學意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 運用多媒體生活情境,提升學生口算速度
在計算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提升學生的筆算能力,還有一個關鍵的任務就是要提升學生的口算速度,引導學生掌握口算技巧,利用多媒體的生活情境就能夠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技能訓練。在現代教育發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運用多媒體展示生活情境,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借助圖片、視頻、音樂等形式展示計算題,學生在這樣生動的生活情境中會非常的積極參與思考,根據播放的課件視頻不斷練習口算速度,提升計算能力,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分數的加法和減法”計算教學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動畫視頻,并設計問題:“有一塊蛋糕,一只小貓吃了34,還剩下多少?”學生回答:“剩下14。”繼續播放視頻“這時小孩又擺放了和原來一半大小的蛋糕,那么現在的蛋糕是多少?”學生在此迅速做出回答,繼續播放視頻“這只小貓趁著不注意,又吃了一整塊蛋糕的15,現在還剩多少?”……教師可以設計更加曲折的故事情節,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計算鍛煉,學生們興趣十足,隨著情節變化速度的加快,學生的口算能力也會更加熟練。
三、 結語
總之,在小學計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合理運用,引導學生充滿興趣地參與到題目計算過程中,獲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輕松地掌握計算知識,從而真正地提高數學計算能力,為以后數學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秀娟.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5(8):202.
[2]趙明.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110-112.
[3]陸立征.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5):133.
[4]祁曉霞.淺談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革新,2014(7):59.
作者簡介:
羅超男,小學數學二級教師,廣東省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區榮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