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學中用,用中學”,師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互動,老師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英語教學;師生互動;課堂教育;交際
一、 引言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師生間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較少。英語是一門外國語,我們平時使用的范圍極其有限,學生很難獲得使用英語的機會,因此很多學生口難開,感覺英語交流難,造成用英語進行口頭交流互動極為困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了解師生的雙邊性,形成一種互相影響、互相啟示、互相感染的“互激關系”。
二、 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必要性
英語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師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讓每個學生主動學習,自覺參與課堂活動,這樣老師既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又從學生身上學到了好的做法,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教學水平,實現(xiàn)教學中的個性化。
在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只要在教學中加強英語實踐,多使用英語,讓學生大量接觸英語,并沉浸在使用英語的氛圍中,就能有效地排除母語的干擾,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由此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恰當?shù)挠⒄Z學習氛圍與環(huán)境有助于提高學生積累英語知識,拓展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三、 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主要特點
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載體,一切課堂活動以交際為主,盡量讓學生重現(xiàn)交際過程,允許學生出現(xiàn)語言語法錯誤,借助使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融合教與學的優(yōu)點,為師生互動做準備,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主要方法
(一) 教師必須熟透教材、清楚重難點,“備”透學生,合理制定教學計劃
教師的課前準備要充分,教師要用心鉆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課堂教學設計切記要以學生為中心,能夠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原有知識及學習習慣有所了解,以便能根據(jù)學生特點設計出容易與學生溝通的“文本”——教學計劃,對學生針對性地“因材施教”。
(二) 讓課堂成為情感交流的地方
人是參與師生互動的主體。英語課堂教學除了是課堂知識認知信息的交流過程,更是師生間溝通情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與生兩個角色之間的情感交流,可以更好地激發(fā)他們交際的潛在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需要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與理解,更需要學生的“敞開”和“接納”。比如在學生生日時,教師可以帶領全班同學齊唱“Happy birthday”。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要盡量溫婉,課堂交流時常說“Can I help you?”“Never mind.”“Have a try.”同時使用鼓動性語言,如“Try again, you can!”“Good!”“Excellent.”“Well done.”“Clever boy.”“Congratulations.”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通過非言語行為來表達自己對學生的鼓勵。
(三) 課前老師精心設疑,鼓勵學生積極質疑
教師的教,關鍵還在于如何啟發(fā)學生的學。教師要善于掌控課堂,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設疑,引導學生主動性探究學習,使教與學和諧發(fā)展,這樣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學生質疑,既可師生互問也可學生互問(在老師的啟發(fā)和幫助下)。如教學閱讀課文時,老師可讓他們在瀏覽文章(或段落)后,就課文內(nèi)容自己設疑質疑。通過學生質疑讓他們加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即以“疑”生“動”,以“疑”帶“動”,盡量讓學生用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當學生遇到理解上的困難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啟發(fā),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
五、 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
(一) 學生表演,再現(xiàn)課文
學生在完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將情景表演出來。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自由的表演空間,表演臺詞要讓學生親手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師在學生表演期間不能隨意打斷或強制更改表演內(nèi)容,學生在交際場合中語言交流能達意即可。
(二) 分組專題討論,活化語言
針對一些課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設計一些True or false或Questionsandanswers,把學生分組,進行問題的討論。要求學生進行正誤判斷或是提一些淺顯的問題要求學生做答。討論環(huán)節(jié)不能形式單一,要有變化。例如:與學生一問一答,以問題導入討論主題。
六、 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注意事項
在課堂上,教師的言語表達要盡可能地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師與個別學生討論、談話時,教師的言語表達對這些學生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師生互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課堂信息交流最基本的形式是師生互動,教師的口頭言語表達極為重要,教師應把握好口頭言語表達的技巧,使言語表達具有肯定性、引導性等,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在師生互動中,教師對所有學生都應特別注重言語的積極肯定,以期所有學生都能從中得到激勵與進步。
第三,在師生互動探討過程中,問題的呈現(xiàn)、提示、理解、描述、論證等,教師要盡可能地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從而避免學生的抵觸心理和對立情緒。
七、 結束語
總之,對于中學英語教學來說,教師在課堂上開展積極的師生互動,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綜合素質,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英語教師應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平等教學,讓積極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段慧.高中生英語閱讀策略運用現(xiàn)狀調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6).
[2]朱莉玲.外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及其作用分析[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2).
[3]寧子丹.上叫座又叫好的課[J].英語輔導(瘋狂英語教師版),2005(7).
[4]何金娥.論話語語境的信息分布對學習者交際策略的影響[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6).
[5]高華.關于非語言溝通與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性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7).
[6]張小涓.論教學資源的配置與英語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教育與職業(yè)·理論版,2008(5).
作者簡介:
李麗環(huán),福建省龍海市,福建龍海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