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不斷地推進,體育大課間活動的作用也是越來越重要。作為提升初中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方法,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潛能依舊有很多沒被發掘出來。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組織和改善方法,希望能夠為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產生更大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組織與改善
一、 引言
體育大課間活動對于提升中學生體育素質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并且合理的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還能夠進一步地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提升他們的友情。不過隨著素質教育不斷地推進,傳統體育大課間活動形式顯然很難滿足初中學生的需求,所以積極的組織和改善體育大課間活動已經成為當前初中教育中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 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現狀
(一) 缺乏專業的活動形式研究小組
當前很多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主要是由學校的體育教師負責,沒能合理地咨詢一下專業人士的建議,缺乏活動形式研究小組。初中體育教師因為專業方面的限制,所以通常不能夠準確地把握好學生的興趣方向,進而在組織學生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時候存在著各方面的問題。長此以往,很有可能引起初中學生對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反感,進而導致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目的不能夠有效地實現。
(二) 活動內容枯燥,形式單一
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直接關系到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過當前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內容十分的枯燥,并且形式也是非常的單一,大都是以傳統的廣播體操為主。然后隨著素質教育不斷的推行,這種形式顯然很難滿足中學教育的需求,并且廣播體操的活動時間非常的短,學生參與積極性也是十分的差,進而與素質教育的教學目的和理念完全不符。
(三) 活動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通常是由學校的體育教師來進行組織,然后班主任進行秩序的維持,不過時常出現班主任臨時有事不到場的情況,這樣也就導致該班級的課間體育活動管理十分的松散,這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活動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再加上學生對于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興趣以及熱情本來就不高,進而更加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教育效果,并且也很難實現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教育目標。
三、 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形式的組織和改善的方法分析
(一) 成立專業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形式研究小組
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不僅僅需要體育教師的支持,同時還得需要校領導所推行的各項政策的支持。所以,在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形式的組織和改善的實踐探究中,成立專業的活動形式研究小組十分的有必要,具體可以以學校領導為核心,然后體育教師作為主干,而其他教師則是可以作為輔助的研究小組。而具體任務則是首先改善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場所,并且加大這方面的宣傳,以此來促使其活動形式更好地得到改進,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形式以及活動場所。
(二) 豐富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內容
因為當前很多學生都比較反感傳統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內容,所以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有效的改進:(1)基于客觀條件來合理地設計活動內容。這里所講的客觀條件具體包括天氣情況、學校活動的形式等方面。從天氣情況來看我們具體可以分為雨天和晴天兩種體育活動內容。在雨天的時候,因為活動場地的限制,所以可以直接在室內開展一些有助于腦力活動的內容,而在晴天則是能夠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太極武術、健美操等等,使得學生能夠在這些活動中加強和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促使他們更加健康地發展。(2)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地制定相關活動的規則。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很強的活力和青春氣息,所以在進行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時候極易出現混亂的局面,而這就需要制定嚴格的活動規則。首先可以按照年齡段來劃分不同的活動區域,然后注意指令的有效實施,以此來實現有條不紊的效果;(3)合理的創建體育大課間活動模式。活動模式主要就是指復合型的活動形式。大課間時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長的,而合理地應用復合型活動模式則是能夠很好地消除傳統形式單一枯燥的問題,進而促使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復合型活動模式主要有體操和游戲相結合、體操和球類活動相結合等等。不過在制定活動模式的時候,必須得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夠制定出最為合適的活動模式。
(三) 積極地完善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管理制度
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要想順利的開展,不僅僅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同時還必須得有著學校合理的管理。首先就是需要將體育大課間活動管理中制度歸入到學校管理體系中,然后就是開展分層管理模式,最后就是需要實行科學合理的考核評估制度。傳統評估方式通常是以體操比賽為主體來呈現的,而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估制度下,則是可以以日常表現來當作考核對象,這樣不僅僅能夠有效地提升活動質量,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比賽的壓力。
(四) 特殊項目特殊對待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這些個體的發展需求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學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多多創設幾個運動項目,以此來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對于那些因為沒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而不愿意加入學校組織的活動中的同學,學校則是可以鼓勵他們將自己一些簡易的活動器械帶到學校中。又如一些女同學不怎么喜歡劇烈的體育運動,所以學校則是可以安排她們在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時候練習呼啦圈等。我們需要始終堅持的就是“動比不動好”,不過如果強制性的要求學生動,那將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如果學生愿意動,那在活動中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和滿足,進而以更好的狀態進行學習。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形式組織和改善的過程中,相關管理制度、研究小組以及活動內容等依舊是未來的改進方向。而初中學校則是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來不斷地進行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創新,以此來更好地促使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
參考文獻:
[1]馮占軍.淺析如何提高體育大課間活動的質量[J].明日風尚,2016,13(24):169.
[2]謝三云.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大課間體育活動實踐探索——以長沙市城鎮中學為例[J].才智,2012,06(26):285-286.
[3]王亞楠.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科技,2017,34(10):43-45.
作者簡介:
林勇,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將樂縣水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