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需要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自主閱讀訓練,拓展閱讀渠道,通過組織各種主題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素養。本文主要針對核心素養的培養來分析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新課程改革成為一種全新的趨勢,素質教育深入每個小學語文教學的心中。閱讀是學生們對基礎知識進行深化和提高自身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包括要培養學生們的感知能力,還包括了要全面提高學生們的鑒賞水平,在閱讀教學中巧妙地融入進核心素養教育元素,鼓勵小學生們的全面個性化發展,這也是小學基礎教育的本質和核心。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開展閱讀教學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呢?
一、 重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們的精確閱讀水平
出聲朗讀是一種常用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對課文進行理解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朗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智力和熏陶其思想感情,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傳遞,讓其與文章的作者在思想上產生共鳴。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應用朗讀訓練方法,讓學生自主地全身心地體驗閱讀過程。比如讓學生自己讀書和提問其他同學等,通過這種方法來讓學生形成一種獨特的感受,這是學生主動發展和充分、全面發展的要求。
二、 鼓勵學生自主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式的學習,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精神與競爭意識,培養學生善于和人合作,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合作中獲得知識。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要結合課本的學習,引導學生們對閱讀方向進行選擇并選擇合作小組,將自己所收集整理的資料和書籍分享給小組的討論成員,組織大家進行專題閱讀。學生們通過這樣的一種自主閱讀方式,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材料,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趣味,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快力。慢慢地也逐漸提升了孩子們的交流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其更好地與他人進行相處。
三、 開拓閱讀渠道,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引導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意朗讀,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語感和思考去體會和感悟課文,同時引導學生們大膽地對文章中描述的場景和內容進行想象,教師還要善于抓住文章關鍵處的擴展空間,以課文為基礎,引導學生們進行合理想象。進而拓展學生們的思維,讓其產生更加富有新意和獨特的語言,使其感受到我國經典漢語文化的魅力。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當教師安排作業時,他們一般會安排簡單的機械任務,供學生復制、口述、背誦等。這種形式學生早已經見過,學習興趣一點點被消滅,完成作業的過程往往都是敷衍的、應付的態度,教學內容的作用根本沒有擴展,核心素養更難以繼續。因此,教師應認真設計教學內容,以更豐富,更靈活的方式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例如,在學習《老人和海鷗》一課程時,老師沒有采用傳統的方式安排家庭作業。相反,讓學生尋求文章中描述熱心于公益事業、讓世界更加美好,然后在班級中進行溝通與交流,逐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認真設計作業,使其更加豐富和靈活。這種形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改善自身能力,豐富情感和培養核心素養的好機會。
四、 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每節課只有40分鐘,教師要把握住這40分鐘,讓學生具有豐富的情感體驗,保證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閱讀教學的過程進行把握,對教學互動進行精心設計,保證閱讀教學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詹天佑》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在完成教學活動時候,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理解、體會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啟發,用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本文對詹天佑的評價是怎么樣的?”“為什么對他有這樣高的評價?“是在什么樣的社會形勢下開始修建鐵路的?”“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經過問題的層層深入,一點點抽絲剝繭,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逐漸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五、 組織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得到鍛煉,促進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敏捷的思維以及較高的學習能力,逐漸培養核心素養。如網絡時代的博客、微信、微博等信息傳播載體把閱讀教學帶進了自媒體時代,自媒體傳播信息比較自由,學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主要傳播者,信息傳播的及時性、交互性成為學生們最為喜歡的一種學習模式。學生們通過各種各樣的自媒體形式,在空間、朋友圈當中把自己的情感和認知表達出來,所以閱讀教學也需要適當地引入自媒體的閱讀特點進行改革。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課文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搜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感受民族悠久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在學些《少年閏土》《魯濱
孫漂流記》等文章之后,組織名著閱讀活動,讓學生感受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豪情壯志。
總之,知識核心時代在當前已經逐步過渡到了核心素養的時代。閱讀逐漸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我們每一位小學語文老師要明白自己的教育責任,除了要將考試需要掌握的知識教授給學生以外,還要教給孩子們從小培養起喜歡閱讀、享受閱讀的好習慣,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重視孩子們的閱讀體驗,通過閱讀來培養孩子們的核心素養,促使其更加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中外交流,2017(35).
[2]周淑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學周刊,2018(12).
[3]李金玉.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7(78):47.
作者簡介:何應剛,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白銀會寧縣河畔鎮馮家堡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