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中的理念為:面向全體學生,注重自己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音樂為審美核心,弘揚民族音樂,增強愛國主義情感。音樂鑒賞,自20世紀以來,各個國家在學習音樂知識的時候就逐漸發現了音樂鑒賞在傳承與創新音樂中的重要作用。近些年來,全球化的發展,讓音樂文化也在全球廣泛傳播,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音樂是展現文明的一種重要方式。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多元文化;融入
面對音樂文化的全球化傳播時代,作為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主力軍的高中學生來說,必須要積極學習和民族音樂的鑒賞,讓音樂文化在碰撞過程中能夠產生新的音樂文化,也促進我國各民族音樂文化走出國門,為國際音樂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促進全球人民對音樂文化進行了解和發揚,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一、 高中音樂鑒賞融入多元文化的原則
(一) 多元原則
在高中音樂鑒賞學習中,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則,既要讓學生見解不同民族的音樂鑒賞方法,還要讓學生了解不同時代人們用音樂表達情感的方式。我國本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音樂種類眾多,且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很長一段的歷史都有禮樂制存在,禮樂制以不同階層的人可以運用的音樂形式不同來明確對人“三六九等”的區別,學生通過鑒賞音樂的形式可以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階層的風土人情。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來學習音樂,從本土音樂文化中體會音樂中賦予的情感和精神。
(二) 文化原則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文化教育,音樂鑒賞教學要以文化原則,學生只有了解相應的文化,才能明白樂曲所表達的情感,才能真正達到鑒賞音樂的目的。以音樂鑒賞為導向,帶領學生了解各個民族的文化特點,掌握運用音樂表達情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音樂鑒賞學習不僅可以提高音樂鑒賞的能力,還能在這一過程中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比如在鑒賞《西出陽關無故人》時,學生要鑒賞這一樂曲,就必須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生平經歷,學生只有了解些兩方面,才能明白作者創作這首曲目時內心的孤獨,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容納在詞與曲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曲目,鑒賞曲目,條件允許的狀況下還可以引導學生去創作曲目,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特定的環境,讓學生將自己放在那種環境,促進學生了解情感,掌握用音樂表達情感的方式,這樣的音樂鑒賞教學不僅讓學生學會了鑒賞音樂,還了解了音樂背后的故事,增加了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
(三) 審美原則
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抓住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堅持審美原則,讓學生在學習音樂鑒賞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將一些觸動內心的音樂鑒賞內容進行提煉,學習音樂對美的體現,讓學生在學習音樂鑒賞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美,還能嘗試著去創造美。例如在鑒賞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命運)交響曲》,教師就可以從引導學生了解貝多芬的經歷,讓學生去感受一個耳聾病人在創作音樂時內心的悲與喜,必要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講解關于貝多芬演奏這一樂曲的故事,讓學生從故事中感悟音樂的美。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習這首交響曲,相信學生不僅可以體會到音樂可以流暢表達個人情感的美妙,還能明白珍惜現有生活和愛護自己生命的道理。
二、 高中音樂鑒賞融入多元文化的策略
(一) 以多元思想完善音樂教學目標
課本是音樂鑒賞教學開展的重要依據,而在現有的音樂課本中大多涉及音樂的是歌唱,在音樂鑒賞方面,只有鑒賞的歌曲,而沒有一些相應的鑒賞方法指導,沒有給予音樂鑒賞一定的情感抒發和價值觀樹立意義。多元文化思想理念是將我國各民族音樂中的一般音樂、現代音樂、經典音樂與世界多元音樂文化進行融合,以此宣揚我國各民族的民族的精神與人文環境,豐都音樂課程,挖掘我國各民族音樂文化的特色,推動我國特色民族音樂的發展,讓學生接受民族音樂的熏陶。
(二) 擴大多元文化開展的范圍
新課標中不僅提出了民族音樂多元化融入音樂教學的思想,還明確了新課標下音樂鑒賞教學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通過對優秀音樂的審美,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的正義感和責任感,提高對音樂藝術的熱愛,從而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各民族的音樂特色體現著民族的文化,通過音樂鑒賞可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在了解文化的基礎上促進各民族的團結。
(三) 以多元文化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無論是語文、數學、英語這樣的文化教育課程,還是音樂、體育這樣的素質教育課程,新課標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了解和掌握知識,還要運用知識。為了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音樂教學在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加強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學生只有擁有音樂素養,才能夠運用音樂知識,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在新的社會環境下,新型人才不僅要有強硬的知識功底,還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音樂鑒賞就是一種審美,這種審美能力培養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音樂素養提升。在我國這個多民族國家,豐富的音樂文化種類要求學生在學習音樂鑒賞的時候要從多元化角度出發。
三、 結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無論是音樂文化還是其他文化,種類都是比較眾多的,學生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力量,音樂鑒賞文化作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實施音樂鑒賞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我國音樂種類眾多的現實狀況,在音樂鑒賞教學中納入多元文化的形式。在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下,高中在開展音樂鑒賞教學中必須要融入多元文化的元素,以此來增加音樂的涵養與特色,讓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還能在學習過程中感悟到各族的音樂風情,讓學生以音樂鑒賞為出發點了解我國的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吳媛媛.高中音樂鑒賞多元文化融合的實現途徑[J].教育藝術,2017(10):72.
[2]楊秋.高中音樂鑒賞中融入多元文化的作用分析[J].藝術科技,2016,29(8).
[3]肖素華.多元文化視域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策略分析[J].才智,2017(34):19-20.
[4]徐穎.多元文化在高中音樂鑒賞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6,36(2):138.
作者簡介:
戴澤曼,安徽省明光市,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