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化,教師在開展體育學科的課堂活動時,應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開展素質教育,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開展對話教學時,應尊重學生的獨特個性,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和對話,促使學生自主的融入到學習活動中,感受體育學科的魅力,增強自身的體育素養。本文將重點探索開展對話教學的有效措施,旨在增強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對話教學;小學體育;體育素養;有效交流
一、 前言
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遇到一些行為意識差、自控能力弱的學生,他們一般對教師的勸解不理不睬、懶散甚至出現逆反對立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如果不及時制止,很可能像一場傳染病一樣迅速在學生中蔓延開來,導致出現“教師乏力,學生得意”的現象。小學高年級教學內容主要以學習和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為主,相對而言,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較少;隨著學生年齡增長和認知能力發生變化,學生對體育課堂教學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希望獲得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和空間;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希望教師尊重自己的選擇。特別是六年級學生即將面臨畢業升學考試的壓力,繁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逐漸失去了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針對以上問題,體育教師合理利用師生對話的藝術,對課堂教學效果和改善師生關系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對話教學,重點關注師生在課堂活動中進行的問答,從而實現生生與師生間的信息分享與交流。教師在開展體育課堂活動中,進行對話教學,應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打破以往教學模式的束縛,促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探索,合理表達自身觀點,進行有效交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強課堂的有效性。
二、 構建對話氛圍,提升學生的對話意識
在新課程中,提到學生與教師在知識上是后知與先知的關系,在人格和情感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的體育課堂活動時,進行對話教學,應構建對話的氛圍,促使對話環境體現出一定的平等性、民主性。同時,教師應建立包容、民主以及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對話意識,促使其能夠自主地融入對話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強課堂的實效性。教師應努力構建家庭式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根據體育知識,發表自身的觀點與見解,從而培養其對話的意識。教師應轉變自身的角色,從知識的講解者過渡到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與研究者,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引導其探索體育知識,主動思考,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教師構建寬松、自由的課堂環境,使學生成為對話主體,進行有效的體育知識的探索,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跳皮筋兒這一活動時,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表達自身所理解的跳皮筋玩法,進行小組討論,開展對話,學習相應的體育知識。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皮筋,與學生一起創新,尋找,收集跳皮筋的玩法,并在這一過程中,進行有效對話,使學生掌握跳皮筋兒的技巧,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強課堂的有效性。
三、 創建對話情境,激發學生的對話欲望
沒有問題,很難開展有效對話。教師開展對話活動的重點就是問題。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課堂活動時,應創建對話情境,激發學生的對話欲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對話活動中,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激發學生對話的興趣,但并不能是簡單的師生問答,這樣的問題難以開展有效的對話活動。因此,教師在開展對話活動時,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探索教材內容,精心的設計課堂問題,為學生營造提問時機,并引導學生進行回答,使學生能夠發散思維,進行有效創新,開展有效的對話活動,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處理問題,使學生從為什么、怎么辦轉變為要這樣做、要這樣辦,從而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教師構建合理的對話情境,促使學生進行提問和質疑,激發自身的對話欲望,從而能夠有效地提升對話的質量,增強課堂的有效性。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身困惑的問題,樹立其提問信心,給予學生一定的提問機會,能夠使學生自主的融入對話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教師在開展對話活動時,注重挖掘學生自身的好奇心,可以利用一些笑話,謎語,小故事等,創建有效的對話情境,吸引學生自身的注意力,使學生自主的學習體育知識,開展有效對話,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增強課堂的有效性。
四、 多元互動,自主探索,開拓對話的時空
教師在開展體育課堂活動時,進行對話教學,應善于挖掘學生自身的特點,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自主交流的空間,從而達到有效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豐富信息資源。教師應開拓對話的時空,尊重學生對話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運動任務,促使學生進行交流對話,發揮自身的想象,進行有效探索,從而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增強課堂的有效性。
五、 用心交流、促進溝通
“用心”是指對教師而言,教師首先應該主動放下“架子”,用真心、愛心、誠心換取學生的信任。但是放下“架子”并不是說教師要一味地遷就學生,應學會和學生“講規則,談條件”。通過教師的正面引導和談心,使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師生間的關系,建立正常的師生關系,共同提高課堂效果。
六、 總結
對話活動是一種雙向型的交流活動。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的體育學科課堂活動時,進行對話教學,應深入探索學生的特征以及心理個性,根據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對話教學方法,促使對話教學能夠體現出藝術性和科學性,從而開展有效的對話活動,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藝兵.“對話”教學法在低年級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學校體育,2011(S1).
[2]王文潔.體育教學促使兒童長成健康體魄形成良好品格[J].體育師友,2001(1).
[3]陳冬華.談談兒歌在幼兒體育教學和活動中的運用[J].天津教育,1980(6).
[4]劉震宇.多媒體技術輔助體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09(6).
作者簡介:
吳雯,中小學一級教師,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