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西鐵中學 唐倩
自擔任班主任的工作以來,我曾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是合格的;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是優(yōu)秀的;班主任在,學生做不好,這個班主任是失敗的。”我認為,這樣帶有“功利”性質(zhì)的評價帶有一定的偏見性質(zhì),學生的好與不好并不能從“班主任的強制管理和學生的做沒做好一件事”方面得出。作為班主任,我們是他們學習生活的第一負責人,我們需要研究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結(jié)合他們現(xiàn)在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合理地進行高效管理。也就是說,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讓每個高中生都可以成長為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高知識、高水平、高德行的高素質(zhì)人才,以下是我的淺見拙識。

作為班主任,應嚴格按照教育的方針與德育的主要任務開展教育工作,這是基本的班主任的職責。作為班主任,可能是天然優(yōu)勢,我們在學生心目中有著較高的“權威”,他們會不自覺地在學習和生活中“模仿”我們的一舉一動,在小學階段可能很多家長都聽到自己家孩子講得最多的話就是“我們老師說過……我們老師今天做了……然后我們班同學……”;在高中階段,盡管學生們的思維意識和各項能力已經(jīng)趨于成熟,他們對所經(jīng)歷過的實物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他們還是會較為“盲目”地相信作為班主任我們的意見,并且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都會學著具有較為豐富社會經(jīng)驗的我們的方法。針對這個現(xiàn)象,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其實很簡單,提高對自身的要求,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學生在小學階段會因各自學習知識的差異性形成各種各樣的“學科學困生”和“學困生”,這種狀況會一直持續(xù)到他們的高中階段,這是每個高中班主任都會遇到的教學問題。但是,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作為班主任,要正確認識和真誠相待每一個班級內(nèi)的“學困生”,我們需要知道“學困生”不是“不進生”,他們只是對知識的理解速度比別的學生差一點而已,這可能也不是他們可以掌控的。因此,作為他們的班主任,要對班級內(nèi)的“學困生”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注意,進而幫助他們成長進步,完成“學困生”向著“后勁生”轉(zhuǎn)換的工作,以求整個班級的共同進步。
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指路明燈,指路明燈的明亮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能走多遠,而且,學生向教師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后者對于前者人格魅力影響的過程。作為班主任,不僅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們樹立典范,還要在班級里選擇品行俱佳的學生,以“優(yōu)生帶差生”的方法為孩子們進行榜樣教育,不僅拉近了孩子們的距離,也營造了團結(jié)向上的班級氛圍。對于班級中的調(diào)皮搗蛋鬼,我就會多留個心眼,平時多留意,常跟家長溝通聯(lián)系,在學校也是更多地關心和鼓勵,走近他們,以真心換真心。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教導者、引導者,也是孩子們的知心朋友,在做好教育教學的同時,承擔著德育教學,正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是新世紀的人類靈魂工匠。一個健全的班級制度是一個班級得以成長和完善的基礎,在《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基礎之上,全員參與,應該共同制定班級班規(guī),以此來約束每個人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班級制度應該粘貼在比較顯眼的地方,讓孩子們一眼就能看到,并以此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大家一起努力建設團結(jié)向上的文化班級。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班級管理除了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對部分學生特殊關注外,還要有較為健全的管理制度,輔助我們。首先我們需要以“愛”為班級制度的主基調(diào),作為班主任要熱愛教育世界,要引導學生友愛同學、尊敬教師、熱愛學習;其次要“細”,了解學生問題要細致,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要細心,處理學生問題要精細,不急不躁、不脫不嚴,管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達到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潤物細無聲”;再次是“嚴”,嚴格要求每一個學生,但需要注意一點就是管理的“嚴而有度”,讓學生們在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中體會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從而接受教師的嚴格管理;最后是“放”,在一些學生能夠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地方,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多放手,培養(yǎng)、鍛煉和提高他們的自我意識,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在教師的“放手”中,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意識。
總之,作為高中班主任,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這個階段的知識教育對于學生的重要影響,但是,作為新時期的高中班主任,我們不能一味地主張知識學習,我們需要在這個基礎上不斷踐行教育部門所要求的素質(zhì)教育其中的德育,讓學生們不斷完善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zhì),從而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發(fā)展所需要的高素質(zhì)、高水平、高能力的“三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