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需要,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更是知識更新如此快速的今天,社會、生活對學生提出的更高要求。而數學課堂是最能激發思維碰撞的地方。因此,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本文,我將結合本班的實際教學情況,從數學課堂中的“導入”“新授”“練習”三方面來談談我對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幾點嘗試。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現代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學實質是數學思維活動教學。沒有思維就談不上數學教學,更談不上培養能力,開發智力。沒錯,數學和思維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但是在目前我們的真實課堂中,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卻在逐步下降。所以培養思維能力現在顯得尤其重要,而數學課堂就是訓練思維能力最好的陣地。數學課中最重要的三個環節是“導入”“新授”和“練習”。因此,我將從這三方面入手,從具體實處落實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
激趣導入——用“興趣”促進思維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一些事物有了較大的興趣,就會主動去實踐,去探索,并在過程中產生愉快的體驗。因此,創設較好的思維情境,設計新穎有趣的導入環節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積極引導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
(一) 借力于靈活多變的多媒體
記得有一次執教二年級《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時,我在多媒體上設計了一個“打地鼠”的模式,就是每次出示一道計算題,緊接著列出四個答案選項,與以往不同的是答案是通過跳躍的地鼠出示,這樣,一來時間很短,二則地鼠的動態很可愛。這樣新鮮的復習導入一下子吸引住了教室里的每一個學生,孩子們一個個都爭先恐后地舉起了小手,就連平時最不認真的“好動分子”都不例外。就這樣,這一堂課就在這精彩的導入之下順利地進行了。這都是由于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從而讓學生感到思考的快樂。
(二) 借力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
孩子們在生活中有許多的生活經驗,而這些生活經驗都可以為數學學習提供幫助。所以教師需要及時調動孩子們的相關生活經驗,激發孩子的思維。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多講些自己的生活經驗,讓數學理論從課本走進孩子們的生活,使數學知識更生動。
二、
新授設疑——讓“質疑”激活思維
每節課的新授部分是一節課的重中之重,可以說是思維的核心點所在。所以必須要學生調動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通過思考,從而掌握。如果這一部分采用“你講我聽”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毫無思維價值可言,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古人有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新授內容設置一些障礙,引發孩子的求知欲、探索欲,激活思維。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總結出了一條學習知識的可貴經驗——“學貴有疑”。有疑必有問,那么老師應該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 進行有效提問
課堂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要環節之一,有效的提問能夠幫助教師及時反饋,而且還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現在數學課堂提問很容易出現這些問題:所提問題不夠深入全面、提問缺乏開放性、提問缺乏層次性、問題難度不適宜等等。
(二) 引導學生質疑
除了通過有效提問來促進學生的思維之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有利于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和回答問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增強。比如通過口頭表揚,學生鼓掌,小獎品獎勵這些及時的看得見的獎勵來直接刺激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思考帶來的樂趣,從而積極動腦。
(三) 組織學生解疑
在數學課堂中,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輕易否定,如果把問題交給學生去討論,老師起組織作用,得出正確結論必然會產生更深刻的效果。
三、
巧設練習——用“實踐”發展思維
練習是數學課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檢驗學生當節課的學習效果,而且是促進學生思維不斷提升的有效學習載體。因此,精心設計練習,通過挖掘練習中的思維價值,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 練習要有層次性
練習設計應該考慮到學生認知有序性,應該從易到難,由簡到繁,讓難度層層遞進,這樣學生的思考過程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這樣的逐層拓展延伸,能夠逐步加深學生對新知的認識,培養有序思考的能力。
一般來說練習的設計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來安排:首先進行新授例題的模擬練習;然后進行相應的變式訓練,具有靈活性、對比性。然后是拓展練習,這一層次有一定難度,旨在訓練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能力。
(二) 練習要有趣味性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形式多變的練習設計,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練習效率,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例如:“游戲式”,游戲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學習,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再比如,可以布置一些口頭“說”的作業,比如背誦乘法口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回家去和爸媽對口令等等。
(三) 練習要有發散性
數學切忌一成不變,沒有創新意識,所以在設計練習時,我們必須要打開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能夠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應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給學生提供較為廣闊的創造時空,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
(四) 練習應注重實踐性
學習新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那么檢驗是否掌握新知識的標準也就是能否通過新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不但能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識,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再次提升思維的質量。
總之,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一項重要的任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數學課堂這個主戰地上,老師可以通過有趣的導入,引導學生質疑,巧設練習來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興趣,積極地引導他們用數學思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自己的思維,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崔玉祥.淺談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07.
[2]楊波.淺析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1(8).
作者簡介:
黃媛,浙江省諸暨市,浙江省諸暨市阮市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