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賓
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各種多媒體教育工具開始與我國的教育實踐實現了較為緊密的聯系,其中以大數據為代表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許多的多媒體資源能夠采取網絡傳輸的形式實現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不可否認,以新技術為代表的各種網絡教育資源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學術界和理論界也結合這一實際情況對現有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中流媒體平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對此,文章以高校教學為依據,深入分析和解讀流媒體平臺在教學實踐之中所發揮的作用,以期為推動我國教學環節的大力落實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流媒體平臺;高校教學;作用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實現了較大的改觀,作為一種重要的現代信息技術,流媒體技術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充分實現不同建設資源和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如果站在微觀的角度對流媒體技術進行分析,那么不難發現,這一技術主要以智能流技術為主體,將視頻、音頻的播放和網絡平臺的應用相聯系,通過視音頻流的形式來完成數字媒體的合理傳輸,保障信息資源的優化共享。其中,社會公眾可以在不同帶寬的環境下接受高質量的節目。隨著流媒體技術應用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快速發展,流媒體技術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在線直播、網絡廣告、媒體與新聞發布、遠程醫療中,流媒體技術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1]。
1 流媒體平臺的特點和現實需要
流媒體技術主要以網絡教學為切入點,通過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來實現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緊密聯系,保證老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積極地將各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融入主題教學環節,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其中數字的交互性和實踐應用性相對比較明顯,老師可以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體現教學信息的交互性要求和優勢,全面構建完善的教學系統,保證該系統的開放性和多元性,以此來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境。我國許多高校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主要以不同教學活動的開展為依據,采取大班教學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因此,實際的課堂教學效率要求較高,同時課堂容量相對較大,每一個課堂之中所講授的知識非常密集,極少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主動參與不同的教學實踐活動,同時,正常的教學活動中所涉及的內容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學生無法吃透所有的內容,有許多的新知識需要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進行主動的消化和分析。高校老師除了需要完成基礎教學任務之外,還需要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對不同的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調節,這些難度較大,同時工作量較重的教學任務和研究任務直接影響了教師的職業生涯[2]。
2 流媒體平臺的軟硬件環境建設
流媒體平臺的構建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同時這一工作的系統性和實踐性較強,通過對流媒體系統的細節分析不難發現,該系統主要包括四大組成部分,具體為媒體播放器、媒體服務器、媒體文件儲存器和媒體編輯器,每一個部分所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多元,同時4個部分相互聯系、互相影響,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流媒體服務系統。許多的專業廠商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十分關注對流媒體技術的提升以及研究和開發,結合目前教育教學現狀提出了不同的產品運作要求,通過這種形式來更好地體現自身的優勢。其中流媒體平臺科技含量相對較高,在后期維護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只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才能夠掌握該產品的研究技巧和后期的維護要求。為了充分促進媒體作用的合理發揮,保證流媒體平臺的穩定運作,學校必須要多加注意,從以下幾點出發了解各個環節工作之間的內在聯系[3-4]。
2.1 充分的硬件環境保障
在傳輸流媒體的過程之中,為了保證傳輸的流暢性,全面提高最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大部分的工作人員和技術操作者直接利用不同的編碼工具,對現有的視頻和音頻進行相應的壓縮,完成前期的壓縮編碼工作。在完成壓縮處理之后,通過對視頻和音頻以及多媒體文件的打包來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其中用戶需要結合界面之中的相關要求發出請求,服務器在接收到用戶的請求之后直接與用戶建立溝通關系和互動關系,采取用戶聯系和實時傳輸的形式清晰顯示拼音并實現同步播放。其中流媒體能夠實現即時播放,同時還能夠盡量避免對客戶硬盤空間的占用。
2.2 豐富的流媒體信息儲備
流媒體平臺的搭建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穩定提升,在促進素質教育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學校需要結合網絡教學的現實條件,積極建立完善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框架,充分發揮全新教學模式應有的作用和價值,保證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個人自主學習能力的穩定提升。其次,老師需要關注學生知識框架搭建的現實條件,利用多媒體和流媒體技術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充分證實學生的主動地位,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實現個性化的成長和發展。
學術界現在對流媒體技術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時提出,老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明確創新教學模式的核心要求,保證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在對流媒體平臺的信息儲備進行分析和研究時,首先,老師在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需要保證錄像與課程授課的同步進行,直接將相關的電子教案錄入流媒體播放器之中,以此來為學生的后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的依據和基礎,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提高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如果以學術交流的形式進行教育教學實踐,那么就可以采取與其他院校相似的課程教學資源,將這些資源融入本校的流媒體服務器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考和依據,保障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 流媒體平臺的服務方式建設
在網絡教學系統之中流媒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流媒體能夠直接將廣播與點播、單播、組播3種模式相結合,以媒體技術為依據的網絡教學十分關注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老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不斷拓寬學生的學習氛圍,實現區域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學生學習環境質量的提升,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主動構建完善的知識框架體系[5]。
傳統的教師輔導工作主要以辦公室的引導為主,學生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在辦公室之中請求老師的幫助,其中老師比較被動,不會直接主動地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引導并提供及時的輔導。這種傳統的輔導模式不僅不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同時也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除此之外,學生的數量較大,大部分學生無法對自身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合理的分配,同時導致老師難以顧及每一個學生的實質需求。其中以流媒體平臺為依據的視頻交流區能夠有效突破這一不足,老師可在多媒體教室和電子教學中了解學生的需求,實現師生與學生的在線互動,利用網絡的形式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盡管這種在線交流的形式無法實現面對面的交流,但是結合實踐分析,不難發現,這種交流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較好,學生能夠大膽地表達個人的意見和看法。
4 結語
我國在推動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也開始采取多媒體交互的教學模式,通過網絡平臺來實現流媒體平臺的高效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其中數字化校園以流媒體平臺的建設為主體,這種全新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獲得了社會公眾的好評和關注。
[參考文獻]
[1]周海森.論流媒體平臺在高校教學中的作用[J].計算機與網絡,2010(1):48-49.
[2]吳旭亞.流媒體技術在校園網視頻系統中的實施[J].教學與管理,2004(24):94-95.
[3]李楊.流媒體技術的研究及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D].石家莊:河北科技大學,2010.
[4]馮燕.流媒體技術在遠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0.
[5]樊郁徽.基于流媒體技術的師范類高校公共課網絡教學平臺研究與開發[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