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人婕
【摘 要】隨著高校聲樂教學的發展,傳統的聲樂教育模式所培養的單一型人才已經不再滿足社會需求,變革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復合型聲樂人才刻不容緩。本文立足于高校聲樂教學,就常見教學模式及其應用進行了重點探討,希望有效推動新時期高校聲樂教育工作發展。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9-0213-01
隨著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推行,聲樂專業學生不斷增多,使得聲樂教師和學生數量之間的矛盾愈發顯著,傳統“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聲樂教學需求,變革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因此,探尋適應于新時期聲樂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突破聲樂教學發展瓶頸,是當下高校聲樂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
一、分組教學模式及其應用
隨著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推行,聲樂課程教學面向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使得學生數量與有限的師資力量、教學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顯著,這使得傳統“一對一”的聲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高校聲樂教學需求。如果可以采取分組教學模式,那么可以實現“一對多”課程教學,有助于最大程度利用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從整體上提升聲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特別是通過在聲樂教學中應用分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開展聲樂實踐活動,消除傳統個體學生在聲樂表演過程中存在的緊張感與焦慮感,配合小組競賽活動方式的開展,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競賽活動的興趣,從而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學生的聲樂實踐能力。
例如,在應用分組教學模式的時候,首先科學地劃分學習小組,這是確保該教學模式在聲樂教學中應用質量的基礎與前提。在劃分學習小組期間,需要著重考慮劃分依據的多樣化,不僅要考慮高校學生當下的聲樂演唱水平,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愛好、興趣與性格等因素,盡可能地使小組成員具有一定共性特征,同時又有與眾不同的個性特征。
在劃分學習小組期間,需要著重考慮學生的演唱水平,尤其是要使低級別學習小組成員意識到劃分的重要性,避免損傷他們的自尊心。然后,采取因材施教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先滿足大多數學習小組的共性學習需求以及解決相應的共性問題,之后再對各個學習小組給予針對性引導。
此外,為了提升合作教學模式應用的效果,聲樂教師要注意結合聲樂教學目標,為學生設置一些能夠啟發他們思維的問題,引導各個學習小組就有關聲樂問題進行積極討論,提升他們合作學習的效果。
二、翻轉課堂模式及其應用
“翻轉課堂”是一種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新型教學模式,主要是打破傳統“師傳生學”的授課模式,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所編制的翻轉課堂課件,之后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來給予針對性教學指導,這樣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打破傳統聲樂教學中的時空限制,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強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挖掘聲樂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和聲樂知識學習效果。
例如,在聲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期間,聲樂教師可以先和學生群體共同構建一個微信群或QQ群,借此來實現翻轉課堂教學課件的共享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然后教師要結合聲樂教學目標、學習內容以及作業等來為學生科學編制聲樂教學課件,在課前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給學生,引導學生觀看“樂曲”“樂律”和“節拍”等相關聲樂知識視頻課件,這些內容不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來講授。最后,教師要集中歸納和總結學生觀看相應翻轉課堂教學視頻課件后存在的疑惑知識點,并引導學生就這些聲樂知識學習問題進行討論與解答,這樣可以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減輕課堂教學負擔。
三、慕課教學模式及其應用
慕課是一種基于網絡所形成的的新型在線學習模式,可以使教學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尤其是可以實現個性化聲樂課程教育目標,促進高校學生積極參與到自主課堂學習中來,同時也有助于強化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最大程度利用網絡上豐富的聲樂教學資源,這種教學模式徹底打破了傳統講授式的聲樂教學模式,在提升聲樂教學有效性方面非常突出。
例如,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用慕課教學模式的時候,首先需要做好相應的硬件建設,在聲樂教學中配備完善的網絡信息設備,這是確保慕課教學模式順利開展用的重要保障。然后教師要結合有關聲樂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愛好與興趣等,綜合運用網絡上關于聲樂知識的圖片、視頻或Flash動畫等教學資源,構成一個完整、生動的教學課件。最后,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共享這些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期間教師可以針對性地為學生講解聲樂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如果學生存在疑問,可以及時向聲樂教師提問,這有助于增強師生學習的互動性,提升聲樂教學效果。
總之,隨著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變革傳統“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培養復合型聲樂人才是當下聲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結合聲樂教學目標以及現有的高校聲樂資源,靈活運用合作教學模式、翻轉課堂以及慕課等新型教學模式,利用這些新型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維娜.高校聲樂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音樂時空,2016,(7):99-100.
[2]鐘鳴.試論高校聲樂教學模式的構建[J].音樂創作,2018,(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