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很多城市涌現出大批的外來務工者,他們中大部分都帶著子女一起進入都市。由于都市土地和社會資源有限,在教育資源上的匱乏也使得一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面臨上學難的問題。本文將從幾個方面淺談一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前教育的現狀和改善措施,希望給大家一點啟示。[1]
關鍵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學前教育 現狀 改善措施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不管是城市居民子女,還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都應該就近接受學前教育。目前,很多城市都開始探索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教育的新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進展。
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前教育現狀
根據一些社會調查發現,很多外來務工人員收入來源主要靠夫妻打工所得,大部分是在郊區或者城鄉接合部租房居住。一些學齡前兒童有的由家里老人照看,在老家上幼兒園;有的單獨在出租房附近玩耍,這一部分幼兒沒有接受學前教育;還有一部分幼兒在出租房附近的幼兒園或者打工企業創辦的幼兒園就讀。外來務工人員普遍缺乏教育意識,對子女的學前教育不太重視。
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前教育模式探索
(一)政府加強宏觀調控,開辟入園綠色通道
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園難、學費貴等問題,政府應當加強干預,鼓勵幼兒園敞開園門,積極接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園,解決入學難的問題。同時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辟綠色通道,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的幼兒園進行專項補貼,解決學費貴的問題。還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嚴厲懲處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收取教育附加費的行為。[2]
(二) 幼兒園應不斷探索實踐,全面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1.開展家園合作模式
學前教育的責任應當由家、園共同承擔。只有經過雙方積極主動的溝通和互相配合,才能保證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幼兒園教師應當通過各種模式、各種途徑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例如召開家長座談會、開展親子活動等。通過家園合作,及時了解幼兒在幼兒園和在家的動態,加深對幼兒的了解,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家園合作模式既可以各取所長,還能夠取長補短,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健康成長提供保障。[3]
2.適當調整接送時間
由于工作時間與幼兒上下學時間相沖突,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不方便接送子女。這就需要幼兒園調整學生放學時間,或者將放學的幼兒集中照看,等家長下班再來接孩子。對于一些由老人照看的幼兒,學校還可以指派校車接送,給不方便出行的老人帶來方便。
3.幫助外來務工家庭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對于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幼兒來說,適應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有一定的困難。這時,幼兒園教師要積極與幼兒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幼兒的愛好、興趣、家庭情況和生活條件等,引導他們多進行游戲互動,和其他同學進行友好交流。還要認真聽取他們的心聲,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讓他們盡快融入校園生活。幼兒園教師還可以安排一些主題活動,幫助這部分幼兒提高與他人的交往和溝通能力,并引導本地幼兒主動幫助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三)外來務工家庭積極配合改進
1.外來務工人員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先入為主的,也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外來務工人員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這就使得他們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缺乏科學性。因此,外來務工人員要提高自身素質水平,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形成科學的育兒觀念,為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擔負起應有的責任。
2.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根據一些社會調查表明,外來務工人員由于工作忙、生活壓力大等原因,缺乏與幼兒的溝通和對幼兒的關愛,這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都很不利。要想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就需要家長建立對子女的責任意識,多與孩子交流,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同時要積極與幼兒園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幫助幼兒健康成長。
3.豐富家庭教育資源
調查表明,大多數外來務工人員家庭對孩子的學習沒有足夠重視,或者由于經濟原因,他們給幼兒購買的教育材料和工具比較少。購買一些促進兒童成長的幼兒圖書、益智玩具等,外來務工人員覺得是在浪費錢。對此,外來務工人員一定要轉變意識,認識到這些教育資源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意義。外來務工人員可以咨詢幼兒園教師,有選擇地購買一些教育材料,在豐富幼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可以防止浪費。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是平等的,是開放的。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來說,他們也應該享受與城市幼兒同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因此,政府、幼兒園、幼兒家庭需要共同努力,給幼兒一個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林莉.外來務工子女學前教育的現狀及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9).
[2]余少螢.潮汕地區外來工子女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36).
[3]田苗,李夢婷,唐悅,等.上海市虹口區隨班就讀兒童現狀調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7(03).
(作者簡介:付明,女,本科,沈陽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學前教育)(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