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欣 鞠曉朋
【摘 要】大學時代是校園生活與社會生活的交界點,此階段的學生普遍既有學生的懵懂,也有成年人的獨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高校開放包容性增強,在校大學生與外界社會接觸的機會日益增多,也越來越密切。大學生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保障自我人身、財產等安全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本文主要從交通安全、電信安全和食品安全著手,分析大學生身邊最常見的安全問題,并簡要提出防范對策,望能提高大學生安全意識,促進高校日常安全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意識;防范對策
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當代大學生處在一個經濟快速發展、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新時代,給生活、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埋下了很多安全隱患,如大學生基本都已成年,或早或晚的拿到駕照,若無一定的安全意識,可能會釀成災難性后果;學生們課余時間增多,手機不離身,常接觸網絡,提高其防詐騙意識也是必不可少的;同學們經常外出聚餐,食品安全也需要得到相應的重視,因此大學生的安全意識亟待提高。
1.交通安全
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高鐵、動車、飛機的普及,人們出行方式的選擇日益增多,也更加便捷,但交通事故頻發,經調查全世界70億人口每年死亡5200萬人,其中死于交通事故的50萬人,中國平均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有九萬多人(相當于每天一架飛機的乘客),國外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大大低于我國,日本的致死率為0.9%,美國的致死率為1.3%,而我國平均致死率為27.3%,并且呈逐年遞增趨勢。而各地高校中,電動、摩托及汽車數量均在不斷增加,大學校園及周邊交通事故常有發生,為有效預防和減少大學生出現交通事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1.1嚴控駕照的發放
大一開始,很多學生便符合考取駕照的要求,紛紛報名參加,因此管理部門在給大學生培訓考試期間,不僅要授之以駕駛技術、業務技能,更應該重視對他們的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的教育。其次,大學生新獲得駕照,駕駛技術、應變能力有限,自身應具有高度責任感和清晰的認識,堅決杜絕駕駛員超速行駛、無證駕駛、酒后駕駛和疲勞駕駛等違法現象。
1.2加大教育宣傳力度,提高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
利用網絡媒體技術及配合當地有關部門對高校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系列講座和交通法規的宣傳,利用身邊及網絡中真實的案例宣講,加強和提高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法制觀念。高校組織交通安全入學教育活動,入學就要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1.3完善學校周邊道路建設
在學校周邊交通要道及十字路口設置電子警察,24小時對交通情況進行監管;特殊時間段使用限流、設路障等方式保障學生出行安全等。
2.電信安全
自2000年以來,隨著新媒體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十幾年間電信詐騙已形成完整的黑色產業鏈,電詐事件層出不窮,其手段和形式不斷“推陳出新”,讓人防不勝防。而大學生因其獨特的社會地位,屢屢成為電信詐騙的受害群體。例如不法分子利用學生經常上網,在外會尋找公共熱點以節省流量這一特點,設置釣魚熱點,自動連接到這種高風險且無密碼的熱點,很有可能導致信息及重要的賬號、密碼泄露。另外,詐騙團伙冒充客服、冒充老師、冒充熟人;學生兼職刷單、使用不正規網站購買游戲裝備等,都是大學生中最常見的詐騙案例。而大學生自身的價值觀偏差、社會閱歷不豐富、高校電信安全教育不及時、有關部門網絡監管不到位是導致大學生電詐問題出現的原因,為減少此類現象發生,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2.1提高自身電信安全意識
不登錄陌生網站、不使用無密碼WiFi、不打開陌生的電子郵件、不隨意掃描二維碼、個人電腦使用最新殺毒軟件并設置防火墻、不貪圖小便宜等都是大學生預防電信詐騙最應掌握的常識性知識,學生可通過微信關注地區防詐騙公眾號、學校關于電信教育等方面,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杜絕電詐發生。
2.2增強電信安全教育
學校應聯合公安機關及相關部門,結合新媒體手段,采取觀看電詐視頻、真實案例引導、電詐情景模擬等新型的宣傳方式,提高學生對于電詐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及電詐應急處理辦法,同時應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出校園,利用社會實踐、社會調研、正當兼職等方式接觸社會,增加社會閱歷,有利于學校開展電信安全教育。
2.3加強網絡管理,凈化網絡環境
相關部門利用新媒體及時曝光各種新型電詐案例,堅決嚴懲網絡犯罪,同時,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開發高科技防詐騙系統,打擊網絡暴力,讓網絡更加文明化,符合和諧社會要求。
3.食品安全
大學生購買食物主要通過校內餐廳、學校周邊餐飲店、網絡外賣等形式,其中校內餐廳安全系數最高,會有學校后勤部分進行監管,原料的安全性有保障,但是學校周邊及外賣食品,其材料及包裝均可能存在較大隱患,曾報道不法商販為圖高額利潤,使用瘦肉精、蘇丹紅、地溝油等致癌物,欺騙消費者,固然查封很多非法廠家,但食品安全問題仍不容忽視,只有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才能夠確保師生身心健康,校園生活井然有序。
3.1強化食品安全知識普及
提醒學生注意查看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性狀等基本食品安全操作;高??衫谩?·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12·4法制宣傳日”,每學期組織一次大型的食品安全主題宣傳活動,建立“食品安全宣傳周”,成立校園監管團隊,增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2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問責體系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與問責體系的不完善有很大關系,不法商販正是抓住這一點,鉆法律空子,逃脫法律責任。高校聯合食品藥品監督局,明確食品安全責任和義務,違法行為得到必要的處罰,達到有法可執,有法必執,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效果。
4.總結
從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而言,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通過科學的監督及不斷的宣傳教育,希望能增強大學生人身、財產安全意識,掌握一定的自我保護知識與能力,但仍需引起相關領域部門的重視,從社會大環境著手,將保障大學生安全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孫麗.新時期如何提高高校學生安全知識能力探究[J].智庫時代,2019(11):101-102.
[2]向運瓊.新時期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策略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Z1):18-19.
[3]丁紹宏.通過思政教育促進校園交通安全[J].綜合運輸,2018,40(05):38-42.
[4]李蘭玉,劉梅芳,李彤彤.大學生電信詐騙高發現象探討[J].邢臺學院學報,2018,33(02):162-165.
[5]姜偉軍,李蔚然.大學生電信網絡安全狀況調查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以15所高校大學生為例[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6,23(06):123-128.
[6]周澤華.大學生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