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納
摘 要:校辦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提升校辦企業經營效益和競爭優勢成為企業經營的首要內容。校辦企業的績效評價,主要是衡量企業各部門或個人的工作業績,通常是采用外部標準和預算標準為主要依據,編制合理的績效評價標準,對于業績評價結果合理性影響較大。這就需要科學合理的制定校辦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選擇合理的評價方法,以便于促使校辦企業的業績持續增長。本文就校辦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進行分析,選擇合理的業績評價指標,以便于提升校辦企業經營效益和競爭優勢。
關鍵詞:校辦企業? 業績評價? 評價指標? 運營能力
校辦企業業績評價中,選擇的業績評價指標是否合理,有助于衡量企業的經營效益和目標實現程度,是一個系統化過程。當前校辦企業在經營發展中,擁有學校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同時在教學實踐、科研和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功能。通常情況下,校辦企業的財務考核指標包括企業資產保值增值指標、實現利稅、年度經營收入和目標任務指標等等。非財務指標中,則包括企業對教學科研的貢獻程度、校企合作項目以及成果轉化等指標。故此,為了可以推動校辦企業可持續發展,科學合理制定校辦企業業績評價指標,有助于為企業帶來可觀經濟效益。
一、企業獲利能力評價指標
此項指標的建立,主要是對企業的投資報酬率、銷售利潤率和資本收益率等數據計算分析,客觀評價企業的經營水平。
(1)投資報酬率。可以揭示企業利用所擁有的資產來獲取利潤能力,是當前企業業績評價指標之一。在具體業績評價中,除了衡量企業運營利潤以外,還要綜合考量資產占用和利潤的潛在關系。多數校辦企業自身規模較小,投資報酬率可以用以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對比競爭的指標。諸如,某校辦企業,賓館A年利潤100萬元,賓館B年利潤300百萬,計算賓館的利潤不可以僅憑利潤絕對值來判斷企業的經營業績水平,還需要綜合考量賓館投資報酬率。如果賓館A占用資產400萬元,賓館B占用資產800萬元,賓館A投資報酬率為25%(100 400),低于賓館B的37.5%(300 800)。
(2)銷售利潤率。用以反映企業的銷售收入獲利水平,理想指標越高效益越好,正常指標高于15%為最佳,如果低于5%則需要發出預警。
(3)資本收益率。客觀反映企業投資獲利能力,理想指標越高效益越好,指標在12%以上為最佳,低于6%則需要發出預警。
(4)經濟增加值。此項指標是通過調整校辦企業經營利潤和部分投資計算剩余收益確定,可以全面衡量企業的經營收益。相較于傳統的會計利潤指標而言,經濟增加值指標在企業業績評價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衡量企業資本的成本,包括企業經營者了解到資本的利用效率,結合實際情況調整資本和稅收凈利潤,為企業戰略踐行奠定基礎,推動企業可持續生存和發展。
二、企業償債能力評價指標
這一評價指標包括對企業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和速動比率進行科學計算,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1)流動比率。客觀評價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2)資產負債率。客觀評價企業總資產中負債占比,衡量企業對債權人合法權益保護力度。
(3)速動比率。直觀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三、平衡記分卡
用于財務和非財務指標平衡,尋求內部和外部平衡、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平衡。
(1)財務層面。通常情況下,財務指標是企業績效評估的常規指標,用以反映出企業的戰略是適合執行情況,是否可以為企業經營利潤增長做出貢獻。非財務指標,則是用于提升企業經營利潤的有效手段。
(2)客戶層面。堅持市場客戶為導向,利用平衡記分卡來滿足核心客戶需求。
(3)內部運營層面。在確定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后,編制合理的內部流程指標,幫助企業管理者把握重點,對相關流程進一步衡量評價[3]。校辦企業內部績效考核應該堅持客戶滿意度為主要目標,以實現財務目標為重點內容。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校辦企業業績評價指標,可以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為企業戰略踐行奠定基礎,幫助企業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帶來可觀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濤,林麗雪.高校校辦企業監督機制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7,28(03):48-55.
[2]張柳.校辦企業管理人員績效和能力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