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愛
【摘要】“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間進行思考,同時,使教師開展的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訴求。將“導學互動”模式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增強學生自主探究意識,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和諧關系的養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導學互動? 初中數學? 作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27-02
一、“互動導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分析
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高質量人才的訴求不斷提升,這就要求學校不僅僅要培養會做題、知識豐富的學生,還需要學生擁有良好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探究精神。“互動導學”模式注重“互動”和“引導”。這種學習教學模式既要求學生可以獨立思考,也要求學生能夠合作學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注重的是交流和互動,這種方式可以在提升學生成績的同時,提升其綜合素質。
(一)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的是教師的“講”和學生的“聽”,但是,這種方式已經不符合目前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互動導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
(二)為教學模式注入新鮮“血液”
“導學互動”模式運用在初中數學中,是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目前豐富的教學模式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很多教學參考,“導學互動”模式是其中之一,是符合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的,學生通過這種模式可以將學習和興趣結合起來。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更需要學生擁有探究精神和邏輯思維能力,將這種模式運用在數學教學中,可以輔助教師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意識。
(三)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
“導學互動”模式能夠為學生今后學習奠定基礎。通過這種模式可以讓學生養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進行問題的思考、解答和總結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學會如何合作,如何解決問題,得到答案之后怎樣總結。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讓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一道數學題,而是數學這門學科。
二、“互動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
(一)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課堂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過于依賴老師講解,自己沒有探究精神,缺少對問題獨立自主解決的勇氣。通過“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利用引導教學,把探究知識的機會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發現問題,得到結論。例如,在設計《全等三角形》導學教案時,可以增加學生的動手和互動,教師讓學生準備兩張紙和一把剪刀,將兩張紙疊在一起,剪出三角形的形狀,然后讓學生對比兩個三角形邊長、角是否都相同,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都是完全相同的,這時教師給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接下來,教師再引導學生剪出一個三角形,讓他們進行移動,看一看移動之后的三角形是否還是全等三角形,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發現還是全等三角形。這種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探究的引導方式,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
初中數學教師通過對教學課本的大綱的研究,設計出合理的導學內容,以情景創設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知識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學生對新知識有了解的欲望。通過導學形式,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自己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解答。教師利用情境創設,可以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感情,避免學生產生抵觸和厭煩的情緒。
(三)交流互動,增強合作精神
“導學互動”模式可以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機會,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進行互動,自主學習,在合作中探究數學問題。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將彼此之間的理解進行交流,吸取他人之長,得到更有用的知識,是對自己知識的補充。例如,教師在進行錯題講解時,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進行,小組成員之間講一講自己的錯題,問題出在哪里,成員有沒有小竅門可以避免錯誤的再次出現。這種交流互動,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有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在交流互動中得到新的提升。
綜上所述,“導學互動”何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新的認知和思考,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的運用“導學互動”模式,從而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曹文營.試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11-112.
[2]蔡忠強.“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影響[J].求知導刊,2015(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