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旭
摘? 要:初中數學課程中除了具體的數學公式、定理,還蘊含了豐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數學的思想方法是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我們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最基本的數學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的課堂合作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課堂;合作能力
1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策略
1.1培養合作意識,樹立班級榜樣
在現階段,班級中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大多從小備受呵護,合作意識也較為淡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他們卻有著非常強的上進心和競爭意識。針對這兩點,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樹立班級榜樣,激發大家的合作意識。例如,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適當地欣賞某些學生的個性化解題思路,并引導其他同學進行大膽的發言和補充,幫助學生認識到“人多力量大”,只有大家共同合作,才能讓作品更加完美。另外,還可以通過評選“最具合作能力標兵”等方式,樹立班級榜樣,鼓勵大家積極地向具有合作意識的同學學習,并適當地給予一定的獎勵,讓班級中的合作氛圍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并不斷深化。
1.2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優化小組成員的劃分方法
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來說,小組成員的合理劃分是活動開展的重要前提。眾所周知學生之間受家庭環境、校園環境等氛圍影響會出現一定的學習差異,每一名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方式,這些種種不同會導致學生出現不同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如果教師忽視了這一問題,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就會陷入迷茫性學習問題,無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益。對此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必須要提前掌握每一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劃分學習小組,以便在學習活動中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使學生從中不斷進步、獲得新知。初中是學生數學思維逐漸形成的階段,教師有必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不妨根據每一次的小測驗情況與學生平時的表現將學生分成三類,包括探索能力強的學生、有自主學習意識的學生、善于溝通的學生。隨后在劃分小組的時候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三類學生均勻的分配到各個小組。確保每一個小組都有著能夠溝通協調小組關系的學生,有著能夠完成知識探索的學生,有著幫助其他成員,監督其他成員學習有著自主學習意識的學生。當然教師也可以按照成績將學生劃分為成績上游、成績中等、成績下游的學生,并將這三類學生均勻劃分至不同小組。教師要實時掌握小組學生的動態和狀態,以便達成因材施教的目的。重視學生自學意識、小組合作能力的培養。
1.3營造教學氛圍,推動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中缺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有了一定的轉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中心由數學教師轉為學生。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樣的轉變為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轉折點。課堂學習以學生為中心,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自主思考學習的能力,創設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學生學習數學時進行充分的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營造良好的平等、和諧、民主的數學課堂教學氛圍。這樣的教學氛圍增加數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默契度和親密性,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良好的師生關系。
1.4利用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數學教師可以圍繞數學課本,組建數學學習小組,讓學生在課外進行合作調查。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視野的開闊,還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舉例說明,數學教師在講解相似圖形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建立數學小組,測量學校的建筑物,并找出其中相似的建筑物。在合作調查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積極溝通交流,最終解決問題。一方面,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通過課外活動也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在學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的基礎上,數學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實現數學合作學習形式的多樣化,提高學生數學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1.5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規范學生的學習合作行為
合作意識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項目,為了讓學生在數學課程學習中能夠長期保持良好的合作意識,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規范學生的學習合作行為,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研究表明,簡單的口頭要求很難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只有通過強制性的制度進行約束,才能有效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機制,量化考核學生的學習狀況,采取獎懲機制進行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向上學習,讓學生的特長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比如,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狀況對表現優秀的學習小組進行獎勵,從而慢慢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對于表現比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在教育過程中應避免說教方式,而是采用委婉的方式耐心地引導學生,避免打擊學生的信心。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規范學生的學習合作行為,能夠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環境中互幫互助,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質,從而有效達到數學教學的目標。
2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課堂中培養初中生的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有利于學生的共同發展。但是,我國初中生數學課堂中的合作能力培養存在一定問題,表現為量大、質量低,數學老師很少參與到學生合作學習當中。因此,還需要廣大數學教師的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田俊蓮.關于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8,20:61-62.
[2]肖劍.高效課堂背景下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實踐研究[D].寧波大學,2017.
[3]林宗曜.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合作能力的探索研究[J].亞太教育,2014,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