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福亮 張宇強
摘 要: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挖掘素材,通過對比歸類、優化思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挖掘教材習題潛能,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找出知識的生長點,從而歸納出基本的規律,優化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挖掘教材;對比歸納;優化思維;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6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60
教材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培養能力和形成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載體,是教學的根本。教材是新課程標準最好的解讀,也是新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在教學中教師要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學生使用的教材,下面以人教版為例交流一下在教學中如何靈活運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挖掘素材,找出知識的生長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在幾種版本教材中都有科學視野、資料卡片、思考與交流等,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欄目,例如:必修一“明礬的用途”;必修二79頁的“糖尿病預防”;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資料卡片氟化物防治齲齒化學原理等,這些欄目是對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補充,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課外知識的能力。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節“開發利用金屬礦物質和海水資源”時,海水提溴以資料卡片形式呈現,可以把91頁資料卡片海水提溴設計成流程圖試題。
在必修二第四章第二節“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時要聯系現在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的嚴重性,告訴學生要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是污染后在治理,要提高節約資源,減少大氣污染,現在國家推廣燃煤改天然氣項目,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燃煤對大氣的污染。
二、對比歸類、優化思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對比方法,使學生記憶更深刻。在講授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時,與氯氣、臭氧和過氧化鈉的漂白原理進行對比。二氧化硫使品紅褪色是因為與品紅結合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所以加熱后還會變成紅色。而氯氣、臭氧和過氧化鈉的漂白原理是它們的氧化性。氯氣的漂白性是因為生成了次氯酸的原因,所以干燥的氯氣不能漂白有色物質。還可以對比二氧化硫與氯氣分別通入石蕊溶液,二氧化硫只能使石蕊溶液變紅,表現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質,氯氣通入石蕊溶液的現象是先變紅再褪色,因為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鹽酸表現強酸性,次氯酸表現強氧化性。同時與活性炭的吸附性也有本質的區別。
三、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的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高考化學復習不是把所有的知識點再重復一遍,面面俱到,而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重點在于查漏補缺,找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前后聯系,把以前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氯氣的性質和制法在高考中經常出現,講的有點分散。在人教版必修一只講了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加熱制氯氣的化學方程式,但沒有講實驗裝置,教師就應該把整個裝置講清楚,如何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制取氯氣,如何除雜,如何干燥,如何收集,尾氣的處理。在必修一的107頁習題1中出現了高錳酸鉀氧化濃鹽酸制氯氣,不用加熱,根據條件就可以比較高錳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氧化性的強弱。在必修二復習題4中也涉及鉛丹氧化濃鹽酸生成氯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標出由氯酸鉀與濃鹽酸制氯氣的電子轉移的數目,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比=____,這個問題學生非常容易出錯,關鍵是沒有理解氯氣中既有鹽酸中的氯元素,還有氯酸鉀中的氯元素,鹽酸的作用是還原劑和酸性。
四、挖掘教材習題潛能,發展學生變化觀念
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教材,充分利用資料卡片,思考與交流,課后習題,可以使學生夯實基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重視這部分知識點的延伸,它可能是高考試題的衍生部分,要讓學生理解內容中的內涵和外延。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23頁的科學視野——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圖1—11一些氫化物的沸點,要讓學生通過圖像理解部分分子間存在氫鍵,理解氟化氫的沸點通常是20℃,氟化氫在標準狀況下是液體而不是氣體。還要研究課后試題的變形,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018年河北省已經進入新課改、新高考模式,教師要抓住課改的有利時機,研究新課程準,要找出哪些知識點發生變化,哪些知識點進行調整。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宏觀辨識與微觀辨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都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在教學中要調動師生的積極性,認真研究化學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用好教學策略、學習活動、情景素材和學業要求,夯實基礎,找出知識的生長點,多角度對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0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
霍福亮(1969.10— ),男,漢族,河北任縣人,正高級,研究方向,化學教學研究。
張宇強(1975.4— ),男,漢族,河北任縣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