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王娟
【摘要】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進入經濟發展的新時代,面對在21世紀的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學生,豐衣足食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高速發展經濟水平,日新月異的科技技術,需要不斷改進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優勢,利用新媒體手段提高教學成效,改進師生互動,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美,從而實現新時代數學素質教育。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師生互動? 素質教育? 生活數學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72-02
1.利用新媒體技術改進教學方式
21世紀是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時代,人類社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互聯網技術在全球的迅速普及,更是在繼兩次工業革命之后引發一場新的信息革命,網絡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醫療、經濟和文化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因而,將網絡技術和計算機工具應用于教育教學中,不僅會大幅增強教學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
隨著教育新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微課、多媒體技術、幾何畫板軟件以及翻轉課堂模式已經逐漸深入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有很大影響,在網絡時代下運用好這些工具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對每位初中數學老師提出的嚴格要求。
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微課的提出奠定良好的基礎,近年來,微課在教育領域的熱度不斷上升,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是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微課教學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而且具有可重復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習慣,有選擇性的進行學習,可以作為老師教學過程中的良好補充。隨著微課內容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優秀老師和學校參與微課的錄制,老師講微課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的補充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掃清知識盲點。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大大節約老師的板書時間,授課過程中加入圖形、圖像、音頻等元素,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氛圍,比如幾何畫板軟件的應用,幾何圖形的教學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視覺接受能力都有要求,單純依靠課本上的靜態平面圖形授課,學生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幾何畫板軟件可以生動形象的解決初中數學中的多變幾何證明題、立體圖形、幾何動點等問題,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到數學幾何問題的本質,對開發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2.注重數學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新式互動
初中生大多處于人第二次快速生長的青春期,躁動、精力不集中、思維跳躍,但同時好奇心重學習速度快,因此老師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老師要包容學生的缺點,容許學生犯錯并不斷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生活化教育,情景創設,數學知識的呈現每每都以生活情景引出,不僅體現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升華了服務于生活的目的。如七年級下冊中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引出就以生活中的雞兔同籠的形式引出,既吸引了學生的生活情趣,同時讓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授課的過程中我也往往利用生活情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關注,如二元一次方程定義的引出,課本上出示了老牛和小馬的對話,通過對話從而列出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在學生們獨立完成列方程的過程后,我打趣的說:同學們你看牛和馬在一塊也能玩得這么嗨呢,學生們哈哈哈大笑后,學習氣氛輕松了不少,學生們也愉快的繼續下面的聽課。數學課堂可以很枯燥也可以變得很有趣。有趣的數學課堂不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會為以后的教學課堂營造一個濃郁的學習氛圍,更方便以后教育工作的展開。
老師要打破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的習慣,改變傳統的單一的知識傳輸式的教學模式,要充分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幫助每一個學生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課下可以利用微信、QQ等交流工具與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比如可以在課前播放籃球賽,在球員投籃過程中引入拋物線問題講解,或者針對籃球賽賽制等學生興趣濃厚點創設數學問題,在熱門影片中帶領學生發現隱藏的數學問題,這種課堂互動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美,從而培養學生的現代化數學思維。
3.注重初中數學的素質教育
數學教育要深入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在改進師生間的新式互動之前,老師首先要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摒棄傳統填鴨式授課方式,師生交換角色,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開放和自由的空間,給予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比起具體知識的傳輸,老師更應該具有戰略眼光,注重學生數形結合、整體帶入、一題多解等思維模式的培養,讓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知識的更迭。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適應時代的發展,注重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利用多媒體技術,參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理解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數學思維也得到有效提升。教學工作沒有一成不變,不可墨守成規,只有不斷的實踐、探索、創新和總結,提煉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劉利.互聯網+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暢想[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3:98-99
[2]李志佳.信息時代初中數學教育中數學思想的滲透[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166-167
[3]孫德莉.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林區教學,2018,1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