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法律環境、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2019-06-10 00:50:19童瑞杰童夢婕李虹辰
商業會計 2019年8期
關鍵詞:公司治理

童瑞杰 童夢婕 李虹辰

【摘要】? 文章從公司治理與法律環境兩個角度實證研究了兩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研究發現:(1)公司治理促進了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提高,企業的國有股權性質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水平有顯著正向影響;兩職合一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呈顯著負相關;董事會規模越大、獨立董事人數越多,監事會規模越大,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高,且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2)法律環境越好,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高;(3)總體而言,當法律環境較好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會對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提高產生更積極的影響;反之,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對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

【關鍵詞】? ?法律環境;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8-0030-05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與此同時,也發生了一系列社會影響深遠的事件,如松花江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這表明我國企業的資源、環境、誠信、道德等問題日益突出,公眾與媒體的關注焦點越來越集中在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上。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學者的熱門研究方向,并且經過多年的發展,西方學者已經取得了一些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雖然我國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研究開始較晚,但隨著和諧社會的構建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日益受到重視,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也已經成為我國學術界研究的熱點。

法律制度與內部治理是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的兩個重要因素。法律制度是國家和有關部門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披露社會責任情況的各種規定,內部治理是公司治理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各種制度要求。企業的行為是在限定條件下做出的理性選擇,大多內生于制度背景,所以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研究法律制度背景對企業行為的影響。現有文獻大多認為,企業應將社會責任作為公司治理的新內容,要求在公司治理中加入承擔社會責任的制度安排與機構設置(張兆國,2008;王陽,2009)。目前我國處在轉軌經濟時期,企業在履行其社會責任時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如何通過法律制度與內部治理兩方面的作用來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幾個問題:從公司治理層面來看,公司治理是如何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環境是否影響企業社會責任?作為重要的內外部因素,法律環境與公司治理能否共同作用于企業社會責任?

二、文獻綜述

(一)現有文獻回顧

Sheldon于1924年最早提出了“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這一概念。Sheldon認為,企業應該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者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各種責任聯系起來;企業社會責任含有道德因素,企業對社區的服務有利于增進社區利益。在隨后的幾十年中,在學術界不斷深化對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的同時,社會各界開始普遍接受企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的觀點,企業界則開始注重承擔社會責任(Karnani,2010)。有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正式定義則是由美國學者Bowen(1953)提出的,Bowen認為商人的社會責任即商人從制定到執行商業決策的整個過程都應該考慮社會認可并期望的目標和價值,并進一步提出企業在認清社會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決策可能會得到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Friedman在1984年首次提出了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觀。Cornrll和Shapiro是該觀點的代表人物,他們在1987年提出,除了對投資者、債權人的責任,企業也肩負著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若不履行社會責任,企業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則會受損害。國外早期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 The Pyramid of CSR(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均衡經濟、法律、道德、慈善四個角度來考慮企業社會責任(Carroll,1991)。第二個方面主要是從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對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進行研究。支持者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種戰略性行為,企業可以通過做好事獲得成功(Márquez A,Fombrun C J,2005)。而另一觀點認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是對企業資源的一種不負責任的使用(Friedman M,1970)。J Elkington(1997)認為企業不能一味追求經濟發展,在獲取經濟價值和獲取資源的同時,應該兼顧環境和社會的和諧統一,具有可持續性的健康發展,即著名的三重底線理論,企業必須履行最基本的經濟責任、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現如今主流的觀點認為,當期的企業社會責任支出是企業未來業績水平的一種信號(Lys T,2015)。

李維安(2007)將公司治理定義為通過一套正式或非正式、內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機制,用來平衡協調公司與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以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化,從而保護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種制度安排。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在對股東負責的同時,也要向不同的利益相關者負責,如債權人、客戶、員工、社會等。因此,要保障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企業必須在社會責任履行上做出一定的成績,不然會面臨巨大的分析。我國學者主要基于股權結構、董事會特征等視角,對關于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展開了一定的研究。馬連福等(2007)發現獨立董事比例、兩職合一兩個變量均不顯著影響企業社會責任水平。沈洪濤等(2010)、楊伯堅(2012)研究發現國有控股的股權性質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呈正相關,而獨立董事、監事會與審計委員會的設立都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有積極促進作用。吳德軍(2016)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通過構建公司治理指數,從公司治理角度實證研究了其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公司治理越好,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高,并且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非國有企業中。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總體研究假設,即公司治理水平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正相關,然后圍繞總體研究假設,從股權性質、董事會特征、兩職合一與監事會規模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研究。

企業是市場的一部分,其生產經營受到各種制度環境的影響,其中,法律環境的影響是最為直接與深遠的。法律制度是指法律規范來調整各種社會關系時所形成的各種制度,企業的任何一項經營活動都會受到法律的監督與約束。因此,法律制度越完善,企業所受到的監管就會越嚴格。根據合法性理論與外部性理論,外部壓力會促進企業更加注重其社會責任的水平。

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有利于投資者保護,但前提是法律制度環境是有效的(LaPorta et al.,2000) 。Grag & Vint(1995)、Patten (1991)認為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要遵守信息披露的法規,并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立法與監管方面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以確保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此外,Campell(2007)認為正式的政府法律體系是影響社會責任的重要因素。在我國,沈洪濤(2007)通過實證研究發現,2002年初《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以及有關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規定的出臺,對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證實披露環境對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有顯著影響。張正勇(2011)考察了制度環境中的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程度、法律環境的完善程度以及要素市場的發育程度等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影響,研究發現,在政府對經濟干預程度越低、法律環境越完善以及要素市場越發達的地區,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狀況越好。因此,較完善的法律環境促進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周中勝等,2012;杜穎潔和杜興強,2014)。

(二)相關文獻簡評

國內外文獻從多個視角研究了企業社會責任,也取得了一些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在這些研究視角中,政治、法律、經濟、文化等外部宏觀視角是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的基礎,從利益相關者與合法性的視角對社會責任進行重點研究。這對研究我國特殊制度背景下的社會責任具有借鑒意義。根據現有研究發現法律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和進行企業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將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置于法律環境中更有利于我們發現現實規律。公司治理對企業社會責任影響的研究主要通過構建公司治理指數與分析公司治理特征展開,從不同角度分析了二者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但是現有文獻研究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比如現有研究基本上是單方面分析各影響因素;對于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影響因素的關系研究比較簡單,這方面的研究仍需進一步發展。

三、研究假設

(一)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1.股權性質。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在國民經濟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因此國有企業的經營要滿足經濟、社會與政治等多重發展需求,而對比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的經營目標主要是獲得足夠的經濟利益。在國有企業中,其管理者的薪酬與晉升不僅僅依賴于其經營成果,關于提高就業率、保護環境、維護政治穩定等成果也會對管理者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在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時,這類經營目標會對企業的行為產生較大的約束作用,而這種作用會提升公司治理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時產生的作用,由此,提出假設1a:

H1a:國有控股的股權性質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呈正相關關系。

2.兩職合一。關于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兼任是否有利于公司發展,學術界有著不同的看法。委托代理理論認為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應該進行分離,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董事會監督的有效性與獨立性,增強董事會的作用。現代管家理論認為,兩職合一能夠使企業適應市場,提高企業經營效率。資源依賴理論則認為要根據企業經營時所處的環境來確定兩職合一的優劣。本文認為,當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時,董事會對其監督職能會被削弱,難以對董事長進行有效監督。而當企業監督機制無法順利運行時,兩職合一會增加企業委托代理問題與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權力過大的董事長更加注重的是個人短期利益,對企業社會責任等長期問題容易視而不見,由此,提出假設1b:

H1b:兩職合一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呈負相關關系。

3.董事會規模。在公司治理中,董事會主要起到提供資源與監管的作用。董事會規模的增大,意味著董事會成員多元化程度增加,在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資源的同時,董事會將擁有更多不同技能與偏好的董事,其偏好可能引導企業在經營決策時更加注重長遠發展,更加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同時,董事會規模越大,其監督職能會進一步提升,對管理層形成有效的制約,如果企業做出不利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決策,會被及時發現并改正決策。由此,提出假設1c:

H1c:上市公司董事會規模越大,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高。

4.獨立董事人數。獨立董事人數的增加提高了董事會的獨立性與客觀性,有利于董事會發揮其監管職能。李維安(2014)認為,獨立董事獨立于公司的管理與經營活動,更多從企業自身的發展出發,履行監督的職能。董事會中獨立董事人數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上市公司內部受監督的水平,他們有監督和協調企業是否履行好社會責任的動因。獨立董事與內部董事相比,更能代表股東利益,在對內時,獨立董事也代表了股東之外不同利益團體的訴求。獨立董事大多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與道德水平,在監督時更能注意到投資者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更懂得如何在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時,避免某些事項的履行或不履行所帶來的損失與風險。由此,提出假設1d:

H1d: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人數越多,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高。

5.監事會規模。在我國的公司治理中,引入獨立董事的同時設立了監事會,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但是設立監事會作為我國的一種特有機制,監事會治理水平仍亟待提高,監事會規模普遍較小,治理水平較低,并且有虛職現象存在。因此,當監事會規模擴大,監事會人員增多時,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將會增多,并且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參與監督工作,提高監事會的話語權,更好地發揮監事會的作用,由此,提出假設1e:

H1e:監事會規模越大,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高。

(二)法律環境與企業社會責任

法治在市場經濟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否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法律制度作為重要的外部影響因素,規定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最低要求,對企業經營活動起到監管作用。我國的法律環境在各省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在法律環境不完善的地區,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立法相對不健全,外部壓力的降低將導致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下限隨之降低。因此,在法律環境較為完善的情況下,企業面對外部較大的壓力時更傾向于獲得合法性認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高企業社會責任上限,由此,提出假設2:

H2:法律環境越好,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高。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2—2016年度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并被潤靈環球納入評價系統的滬深兩市A股數據為樣本,同時參照相關文獻做法,剔除被ST、*ST的公司、金融保險業公司與數據不全樣本,得到3 049個樣本。上市公司所屬地區的法律環境評分源自樊綱等(2016)編制的中國市場化指數中“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項目評分,因為該評分僅發布到2014年,由于制度的相對穩定性,2015年與2016年的評分由加權平均的增長率推算而來。社會責任報告評分來自潤靈環球責任評級,其他控制變量如公司規模、財務數據、產權性質、行業性質等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

(二)變量定義

因變量是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CSR),利用潤靈環球公布的社會責任報告評級衡量。自變量為法律制度與公司治理。本文借鑒肖海林(2014)的做法,利用股權性質(SH)、是否兩職合一(DUAL)、董事會規模(BOARD)、獨立董事人數與監事會人數來驗證公司治理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中發揮的作用。控制變量采用公司規模(SIZE)、凈資產收益率(ROE)、資產負債率(LEV)、行業(INDUSTRY)、年份(YEAR),詳見表1。

(三)研究模型

模型設定如下:

其中,模型(1)用來驗證假設1提出的問題,即公司治理對企業社會責任產生的影響,模型(2)用來驗證假設2,即法律環境是否對企業社會責任水平有顯著促進作用的影響,CG代表公司治理變量,分別為企業股權性質、是否兩職合一、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人數與監事會人數。

五、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對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企業社會責任評分的均值為39.51,標準差為11.61,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最低分為15.12,而最高分達到了87.95,表明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整體上存在缺失問題,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差異較大。就不同省份的法律環境來說,最大值達到了18.51,最小值僅為1.25,標準差為4.78,說明我國不同地區的法律環境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兩職合一平均值為0.17,中位數為0, 表明實行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合一制度的樣本公司較少。詳見表2。

(二)相關系數分析

對主要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被解釋變量CSR與主要解釋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可以初步判斷法律環境、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人數與國有企業的股權性質均對企業社會責任存在正向影響,而兩職合一對企業社會責任存在負相關關系。同時經過計算,相關變量方差膨脹因子均小于5,基本上確定了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因此變量的選取是合理的。

(三)回歸分析

針對回歸模型1,股權性質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系數0.954,二者為正相關關系并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表明國有企業控股性質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有促進作用,H1a得到驗證;兩職合一與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系數為-0.993,二者呈負相關關系,在5%水平上顯著,H1b得到驗證,說明兩職合一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呈負相關關系,兩職分離有助于抑制高管權力過高,能夠保護相關利益者利益,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從Panel 3可以看出董事會規模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系數為0.439,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驗證了H1c,表明董事會成員關注企業的長遠利益,董事會規模越大,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水平越高。獨立董事人數在0.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獨立董事人數的增加更有助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H1d得到驗證。Panel 5中監事會規模系數顯著為正,表明監事會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上起到了正向促進作用,發揮了監事會應有的監督職能,驗證了H1e。針對回歸模型2,法律環境與企業社會責任顯著正相關,并且在1%的統計水平上顯著,系數為0.254,H2得到了證實。這表明一個地區良好的法律環境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法律制度越健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越好。

同時企業規模在1%上顯著為正,說明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大,企業社會責任水平也越來越高。財務杠桿系數為負,且在1% 的水平上顯著,表明隨著企業財務杠桿的減小,企業社會責任水平隨之提高。盈利能力ROA的系數并不顯著,因此尚不能確定其對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影響。詳見表3。

(四)進一步研究

法律環境是每個國家或地區的不同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這些因素常常影響企業的經營行為,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的發展、法律環境也大不相同(樊綱,2016),而各個地區法律環境的差異可能會引起公司治理水平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改變。因為在中介市場發育和法律環境好的區域,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的法律法規更健全,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更完善,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水平;相比較而言,在中介市場發育和法律環境較差的區域,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整體治理水平較低,相應的企業社會責任水平也相對較低。因此,本文將樣本分為法律環境較好組(企業所在地法律環境評分高于全國法律環境平均值,設為LAW=1)與法律環境較差組(企業所在地法律環境評分低于全國法律環境平均值,設為LAW=0),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研究在不同法律環境下公司治理對企業社會責任的不同影響。

當LAW等于1時,除股權性質外,兩職合一、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人數與監事會規模均對企業社會責任水平有顯著影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國有企業對法律政策較為敏感,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響較大,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影響反而會降低或者替代公司治理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時產生的作用,因此當法律環境更好時會出現國有控股股權性質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影響不顯著的結果。當LAW等于0時,兩職合一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呈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1.451,獨立董事人數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535,但均不顯著,說明在法律環境較差時不能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監督作用,同時對兩職合一的高管權力限制有限。總體來說,當法律環境較好時,公司治理對企業社會責任水平更具有促進作用,當法律環境較差時,公司治理對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提升有限。詳見表4。

六、結論與啟示

本文選取2012—2016年度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并被潤靈環球納入評價系統的滬深兩市A股數據為樣本,實證研究了公司治理和法律環境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影響。研究發現:(1)公司治理促進了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提高,企業的國有股權性質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水平有顯著正向影響;兩職合一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即兩職分離促進了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提高;董事會規模越大、獨立董事人數越多,監事會規模越大,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高,且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表明在更好的內部監督機制下,企業會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2)法律環境越好,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高。(3)總體而言,當法律環境較好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會對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產生更積極的影響;當法律環境較差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對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提升有限。

本文研究了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影響因素,豐富了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面對如何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問題,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帶頭作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維護社會公平;企業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與機制,加強對管理層的內外部監督,對權力做到相應的制約,充分發揮董事會與獨立董事的作用,積極擴大監事會規模,保護好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履行好企業應當履行的責任。與此同時,政府要發揮好外部監管作用,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提升相關法律環境。在外部制度與內部治理的雙重作用下,促進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提升。

本文存在的不足: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評價較為單一,對其測度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同時,可以進一步增加公司治理的內部與外部維度,更加全面地考察公司治理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Z

【主要參考文獻】

[1] Patten D M. Exposure,legitimacy,and social disclos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 Public Policy,2004,10(4).

[2] Lys T,Naughton J P,Wang C.Signaling through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5,60(1).

[3] 吳德軍.公司治理、媒體關注與企業社會責任[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6,(05).

[4] 吳磊.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對企業成長的影響——以中國制造業A股上市公司為例[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5,(02).

[5] 陶瑩,董大勇.制度環境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12).

猜你喜歡
公司治理
內控建設、公司治理和產權性質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41:47
民營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優化與公司治理效率的協調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33:46
財務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室內裝潢宜儉樸宜居宜習宜養生
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15:03
雙重股權結構的利弊分析與立法建議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23:15
我國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49:23
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論財務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的關系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4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成人|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亚洲第一色视频| 亚洲无限乱码|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欧美亚洲网| 久久semm亚洲国产|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一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啊嗯不日本网站| 无码国产伊人| 亚洲最新网址|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久久久亚洲色|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一区| 日本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jizz在线观看|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欧美性久久久久| 色综合成人|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免费毛片|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久久伊人操|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天堂网| 欧美第一页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欧美国产在线看|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亚洲第一成年网|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免费高清毛片|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免费看|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精品三级在线|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