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順蓮 歐陽芳蘭 陳宏錦



[摘要]目的 探索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險因素,研究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及新生兒的妊娠結局。方法 選擇2013年5月~2017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124例為研究組,選取同期胎膜未破足月分娩的產婦124例為對照組,記錄年齡、分娩孕周、產次等一般資料;記錄產婦分娩方式以及產婦和新生兒的妊娠結局。結果研究組和對照組產婦在生殖道感染、流產/引產史、雙胎或多胎妊娠以及胎位異常方面具有明顯差異,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產婦正常分娩的比例明顯高于研究組,研究組陰道助產和剖宮產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在絨毛膜羊膜炎、產褥感染的發生比例高于對照組,研究組在低體重初生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以及圍產兒死亡方面發生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未足月胎膜早破影響產婦及新生兒的妊娠結局,應及早關注相關危險因素,加強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預防,減少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發生率,改善產婦及新生兒妊娠結局。
[關鍵詞]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結局;危險因素;產婦;新生兒
[中圖分類號]R7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2-183-04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產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在妊娠中晚期發病率較高[1]。未足月胎膜早破可導致產婦感染、早產、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甚至導致圍產兒死亡。臨床上應重視未足月胎膜早破,及早預防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發生,及時并且正確應對處理相關并發癥,改善產婦及新生兒的妊娠結局[2-3]。本研究選取在我院就診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產婦,分析發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其對產婦及新生兒妊娠結局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7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124例為研究組,選取同期胎膜未破足月分娩的產婦124例為對照組。所有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年齡22~37歲,平均
(29.1±6.2)歲,分娩孕周(35.19±3.26)周,其中102例為初次生產。對照組產婦年齡21~36歲,平均(28.5±5.9)歲,分娩孕周(38.14±2.57)周,100例為初次生產。對照組和研究組在分娩孕周方面存在差異,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產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研究組納入標準包括[4]:(1)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符合《婦產科學》第八版關于胎膜早破的診斷標準;(2)相關臨床資料完整;對照組的入選標準包括:(1)在37~42孕周正常分娩且胎膜未破的產婦;(2)相關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足;(2)精神疾病患者;(3)孕期濫用藥物者[5]。未足月胎膜早破診斷標準[6]:未足月孕婦突然感覺陰道流出較多液體;陰道檢查可見流出液體,或伴有胎脂樣物;超聲檢查結果羊水量減少;PH試紙檢測流出液PH值超過6.5。
1.3 觀察指標
(1)記錄產婦年齡、分娩孕周、產次等一般資料;(2)記錄產婦的分娩方式,包括正常分娩、陰道助產和剖宮產;(3)收集產婦和新生兒結局,產婦妊娠結局包括絨毛膜羊膜炎、產褥感染以及產后出血
等;新生兒結局包括低體重初生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以及圍產兒死亡等。
2019年1月第9卷第2期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發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單因素分析
研究組和對照組產婦在生殖道感染、流產/引產史、雙胎或多胎妊娠以及胎位異常方面具有明顯差異,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在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巨大兒、瘢痕子宮、子宮肌瘤、子宮異常及羊水過多方面雖有差異,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和妊娠結局比較
對照組產婦正常分娩的比例明顯高于研究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陰道助產和剖宮產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在絨毛膜羊膜炎、產褥感染的發生比例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產后出血方面,研究組的發生率雖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
研究組在低體重初生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以及圍產兒死亡方面發生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孕婦在懷孕28孕周到37孕周胎膜破裂,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發生率在2.0%~4.5%,易導致難產、早產、胎兒窘迫、母嬰感染、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嚴重可致圍產兒死亡[7]。未足月胎膜早破是產科常見病癥之一,有文獻報道其發生率占早產的30%~40%[8-9],及早預防并且在分娩時及時正確的救治,可減少產婦及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母嬰妊娠結局。絨毛膜和羊膜共同構成胎膜,為胎兒提供密閉環境,保護胎兒的生長、發育。胎膜早破是在異常因素作用下,導致胎膜張力及彈性降低,胎膜承壓能力下降,致使孕產婦在臨產前胎膜發生破裂[10]。羊水為胎兒的生長發育提供必須的宮內環境,羊水可緩沖外界壓力,維持宮腔內穩定的環境,并且具有潤滑的作用[11],胎膜早破導致宮腔內羊水流失,影響其緩沖及保護作用,并可能導致分娩困難,引發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情況。目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普遍認為是由多種因素誘導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在生殖道感染、流產/引產史、雙胎或多胎妊娠以及胎位異常方面的比例明顯高于同期胎膜未破足月分娩的產婦;而在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巨大兒、瘢痕子宮、子宮肌瘤、子宮異常及羊水過多方面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與同期胎膜未破足月分娩的產婦雖有差異,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既往的研究結果顯示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首要原因[12],孕婦在妊娠期間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的變化以及自身免疫抑制作用改變,導致陰道內菌群失衡,引發生殖道感染[13]。生殖道感染的病原體分泌膠質酶、彈性蛋白酶,直接作用于胎膜基質和膠質,降低胎膜彈性,增加胎膜破裂的風險[14-15]。流產、引產也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因宮腔內操作導致宮腔損傷,更易引發感染,從而增加胎膜早破的風險[16]。雙胎或多胎妊娠使子宮擴大,胎膜受力不均,胎膜彈性和張力降低[17]。從兩組產婦分娩方式上看,未足月胎膜早破組的產婦陰道助產和剖腹產的比例明顯更高,足月分娩胎膜未破組的產婦正常分娩的比例更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在絨毛膜羊膜炎、產褥感染的發生比例更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產后出血方面,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的發生率雖高于足月分娩胎膜未破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組產婦在低體重初生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以及圍產兒死亡發生率方面的明顯高于同期足月分娩胎膜未破組的產婦。
綜上所述,未足月胎膜早破影響產婦及新生兒妊娠結局,應及早關注相關危險因素,加強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預防,減少其發生率,做好應急措施,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不良影響。由于本研究樣本量有限,未來仍需更大樣本量和更嚴謹的的臨床試驗數據來為臨床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37-138.
[2]楊雪梅,尚麗新.未足月胎膜早破研究進展[J].武警醫學,2018,29(6):642-646.
[3]姚佳,吉金萍,王天成,等.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的分娩方案與母嬰結局研究[J].海南醫學,2017,28(21):3479-3481.
[4]豐有吉,沈鏗主編.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20-123.
[5]王永芹,李淑紅,袁新燕,等.影響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和新生兒結局的高危因素分析[J].河北醫藥,2017,39(10):1493-1495.
[6]張瑞雪,楊海瀾,籍靜茹.611例胎膜早破危險因素及妊娠結局的臨床回顧性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10(1):53-56.
[7]吳甜,石晶,鮑珊,等.胎膜早破對孕母感染及早產兒結局的影響[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7,19(8):861-865.
[8]師媛,李紅梅.未足月胎膜早破相關病因及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5,13(2):65-67,77.
[9]羅蕓.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易發因素及其妊娠結局觀察[J].當代醫學,2018,25(11):54-56.
[10]杜鵑,王雪姣.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研究進展[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5,7(4):3-6.
[11] Yu H,Wang X,Gao H,et al.Perinatal outcomes of pregnancies complicated by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 before 34 weeks of gestation in a tertiary center in China:a retrospective review[J].Biosci Trends,2015,9(1):35-41.
[12]胡偉,宋志慧.足月胎膜早破和未足月胎膜早破誘發危重癥的發病率對比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7):172-173.
[13]Hoang M1,Potter JA,Gysler SM,et al.Human fetal membranes generate distinct cytokine profiles in responseto bacterial Toll-like receptor and nod-like receptoragonists[J].BiolReprod,2014,90(2):39.
[14]Russell N J,Seale A C,OSullivan C,et al.Risk of Early-Onset Neo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Disease With Maternal Colonization Worldwid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of America,2017,65(suppl_2):S152-S159.
[15]杜書華,劉照平,楊莉,等.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關危險因素及新生兒結局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311-313.
[16]蔣惠玲,李珊,吳麗霞.誘發因素導致未足月胎膜早破與母嬰結局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6):3237-3239.
[17]喬書花,童重新,劉琳,等.未足月胎膜早破臨床分析及早產兒隨訪效果評價[J].河北醫藥,2014,36(2):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