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雯珍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初中體育教學手段必須堅持求新,才能構建起有效教學策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達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本文主要以初中體育教學為例,從游戲法、分組練習法以及嘗試錯誤法等三種教學方法入手,探討初中體育教學手段的創新。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手段;創新策略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其教學目的即是要增強學生的體育素質能力,并培養其體育意識。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新課改要求初中體育教師為體育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動力,全面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成效。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意識并不強,尤其是體育課程在初中教學課程體系中并沒有占據較高的地位,而且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缺乏良好的吸引力,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慢慢地還會導致一些學生喪失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甚至有些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影響著體育教學的課堂質量。實際上,初中學生對體育項目在整體認知上依舊不夠全面,很難在體育學習與鍛煉時正確掌握運動項目的精髓,長此以往,很難養成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也很難真正提高體育學習質量,一些學生還會感覺到挫敗而逐漸喪失對體育學習與鍛煉的積極主動性。另外,初中學生真正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機會并不多,其綜合身體素質較低,且適應性能力也不高,很難完成要求高的體育運動項目,很容易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在這樣的體育教學現狀下,創新其教學手段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二、初中體育教學手段的創新策略
(一)游戲法教學手段
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而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可誘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其積極主動性,從被動運動轉向主動運動,自主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
1.在熱身階段融入游戲法
要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運動學習中,熱身階段是非?;A的階段,也是非常關鍵的階段。比如在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素質方面的教學中,可采用基于游戲法的熱身教學策略——撒網抓魚游戲法。其主要內容即是:選一位同學充當漁網的角色,而其他同學均是魚,要求漁網盡可能地去網魚,若是魚被抓到,則加入到漁網行列中去網魚。而魚也可以沖破漁網,但一旦被魚沖破漁網,則漁網需變成魚,直到最后的魚被捕捉到為止。這一游戲需要在規定區域內進行,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努力突破的堅強精神等等,利于陶冶其情操,同時也為有氧耐力素質教學奠定基礎。
2.體驗式游戲法的運用
體驗式游戲法即是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融入游戲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等素質能力,培養起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也增強其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原地雙手正面投擲實心球的體育課堂中,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雙手正面擲實心球的出手角度、技術動作,增強學生的上下肢、腰腹力量??稍趯W生的鍛煉過程中引入游戲法,比如叫號模仿賽跑游戲。學生自主分成兩個小組,每組報數,認真記住自己相應的號數。在活動開始時,教師隨意說動作與號數,而相應號數的學生就做出相應的擲實心球動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擲實心球的各種肢體動作與技巧,包括擲實心球時的手部、腰部、腳部方面的動作,可以鞏固與糾正擲實心球的技術動作,幫助學生形成規范的技術動作。
3.學會放松的游戲教學法
體育鍛煉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對學生提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必須要對體育鍛煉中易發生的疲勞現象予以重視。因此,可以采用“學會放松”的游戲教學法,緩解或消除學生的疲勞問題。比如在經過了高強度的中長跑練習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小游戲來開展放松運動。讓學生圍成一個圓圈,由教師指定任何一個學生從順(逆)時針開始,該名同學口中說出籃球,同時做出排球的手勢,而下一個同學口中說著排球,卻要同時做出籃球的手勢,以這種規律重復交替下去,若是有學生出現錯誤,則給予其小小懲罰,再繼續開始游戲,利于緩解學生疲憊緊張的身心狀態。
(二)分組練習法教學手段
1.男女分組法
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男女分組法來進行體育鍛煉,利于減輕女生在練習過程中由于男女體能與技能差距而引起的心理壓力,也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中長跑體育訓練中,女學生的訓練項目以八百米為目標,而男學生的訓練項目以一千米為目標。又或者在練習過程中,讓女生跑1、2號跑道,而男生則跑3號和4號跑道,既可以提高場地利用率,也可以針對男生和女生的體能差異展開分層訓練。
2.同質分組法
在體育技能訓練初期,教師應該將體能與技能水平差不多的學生分成同一小組,縮減其組間個體差異,可通過小組合作方式提高技能,讓學生在超越同伴的動力下激發其訓練動力,積極主動地去提高運動技能。教師需要把握組間梯度,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運動水平而選擇相應的訓練環境。比如在實心球訓練項目中,水平不高的小組可選擇與沙坑距離為5m的起擲線來進行學習訓練。若是水平比較高的小組,則可選擇與沙坑距離為8m的起擲線來進行學習訓練。若是完成目標后,可以相應增加距離。
3.組內異質分組法
組內異質就是指小組內部的學生在體能與技能方面都有一定差異,學生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與訓練之后,則可通過這樣的分組法來展開新的體育學習。一般而言,在這樣的分組法訓練中,會讓水平較高的學生成為小組的組長,帶頭分享其學習心得,然后和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究,探索提高本小組技能水平的方法,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超越其他小組。比如在立地跳遠項目學習中,可讓學生結合拋物線原理來了解起跳之后的運動軌跡,本體感受良好的學生一般成績較佳,可由其領頭,讓小組內的學生共同探討立地跳遠的身體運動規律與空中姿態,并積極展示出來,讓其他同學可以借鑒和學習。
(三)嘗試錯誤法
以往教師都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避免出錯是一種常規教學觀念,而嘗試錯誤法卻是對這種教學觀念提出挑戰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恰當的時機讓學生去嘗試錯誤,可以發揮一定的益處,可以幫助學生探索出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嘗試錯誤能夠為學生發現正確學習方法而提供相應的場景,同時也選準了相應的突破口。比如在跳遠教學之后,再開展背越式跳高運動項目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做全程助跑的跳高動作,這時學生可以發現許多同學最后的踏步比較小,而且在起跳的時候不是向上動作。嘗試出錯誤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跳遠與跳高的助跑動作進行對比分析,經過討論之后,學生會發現自己的跳高動作不正確,得出“跳高最后踏步應該比較大,在起跳時應該向上跳,并非向前跳”的結論。而在這之后,一些學生會思考跳高與跳遠的起跳方向為何不一致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兩種運動的異同點,再讓學生進行練習。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嘗試錯誤法進行教學,利于讓學生經歷由錯到對的學習過程,加深其記憶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其積極學習思維。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下創新教學手段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可采取游戲法、分組練習法和嘗試錯誤法等創新手段來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以真正達到體育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徐有林.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6(27):65-65.
[2]黃健偉.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231-231.
[3]張國凱.巧設教學方法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J].情感讀本,2017(35):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