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從制度建設、產城融合、完善功能等方面綜合施策,城鄉規劃水平不斷提高,公眾參與和民主決策逐步加強,人居環境和城鄉面貌得到顯著改善。為了深化和創新城鄉規劃工作,思考影響城市發展大局的重點問題,結合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全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從城鄉規劃的角度對存在問題深入思考,以求探索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和措施。
【關鍵詞】提升;全市;城鄉規劃水平;思考
1、當前我市城鄉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存在城鄉規劃功能分區不明確,追求城市規模和發展速度,忽視城市承載力的培育問題。我市發展重建設,輕規劃,追求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的擴張,城市建設中不注重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有些鄉鎮功能疊加、布局交叉;有些地方工業圍城問題比較突出,導致城市用地擴展、城市人口增加與城市基本投入不匹配。
(2)城鎮特點不突出,活力不足,缺乏有特點的精品工程。有些鄉鎮追求經濟效益,致使規劃不注重城市形象,新區拓展缺乏長效動力,城市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城市功能不夠完善。縣區產業發展和功能完善上存在不足,老城區問題日趨嚴重,城鎮面貌難以得到改善,城鎮特色不明顯。鄉鎮產業集聚能力不強,土地政策制約,特色經濟不突出,扶持力量未能得到整合。
(3)規劃編制經費緊缺,城鄉規劃水平不夠高,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滯后。
我市規劃編制費用投入少,聘請高水平設計單位難度大,導致規劃設計水平不高,欠費多。縣區、鄉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比較早或編制周期短,調研不深入,造成部分建設項目與總體規劃用地性質不符,或用地規劃與用地權屬存在爭議,或缺少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內容。還存在少數建設項目在沒有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指導下,出具規劃設計條件等現象。
2、提升我市城鄉規劃水平的對策措施
(1)加強市城鄉規劃部門幫助縣區提高規劃水平的責任和加強城鄉規劃業務工作提高區縣規劃水平。城鄉規劃工作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發揮好管長遠、謀未來的作用,應著眼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提高全市城市發展水平高度的要求,賦予城鄉規劃部門更多更高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城鎮體系規劃,明確城鎮空間布局和規模,統籌安排重大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著力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水平。加強規劃管理和引導,提高規劃編制的質量,探索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
管好縣區、鄉鎮總體規劃,強化規劃的戰略性和約束性。要加強市級對各縣區、鄉鎮總體規劃的管理。
(2)強化城市設計,提高城市空間環境和形態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城市設計研究要注重水平,注重深度,注重科學性,注重實效,把城市設計貫穿于城市規劃建設始終。一是將城市設計的思想方法貫穿運用于各層次的規劃當中,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實公共交通優先策略,完善公共交通系統規劃,構建人性化的綜合交通體系,要特別關注非機動化和行人的需求,做好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步行等城市慢行空間環境系統和無障礙設施的規劃,公園、廣場和街道等公共空間設計要簡潔大氣,營造通透開敞的空間視覺效果,要避免不切實際的寬馬路和大轉盤。二是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尤其要將城市設計作為確定空間布局、輪廓形態、土地利用強度等景觀體系要素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積率,著力營造由街頭綠地、景觀帶、景觀水體、中心廣場、城市公園、商業街、十字路口組成的公共空間體系,重視勾勒和顯現層次分明、疏密有致的天際線、水際線,構建形成大氣敞亮、清新和諧的城市形象。三是要認真開展中心城區和各區縣城的重要節點和地段的城市設計。高度重視軸線和廊道的規劃建設。通過軸線和廊道,把城市空間布局組成一個有秩序的整體,要通過規范不同區域的建、構筑物高度來控制城市輪廓線。在道路主軸上,合理規劃高層建筑,營造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城市輪廓。四是加強對小城鎮和農村村落風貌保護與建設的指導。
(3)城市歷史文化具有獨特性,弘揚自身獨有油城文化,形成城市魅力。一是城市、縣區之間在空間結構、布局形態和風格面貌等方面都應具有與眾不同的個性。各區縣城市應根據各自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創新特色,切忌照抄照搬,避免造成“千城一面”。二是要強化城市天際線、濱水岸線的規劃和保護,加強城市濱水、建筑高度、體量、風格的控制和引導,塑造城市標志性建筑,做到有收有放,疏密有致,避免照抄照搬外來建筑形式,避免求奇求異的所謂新潮前衛建筑形式,防止陷入盲目追求時尚的誤區。三是提升城市發展和建設規劃的文化品質,在城市更新和新區規劃中,少拆遷、多改造,建精品,出亮點,圍繞“大空間、大綠地、大水面、大濕地”的特色,塑造水城風貌,彰顯“濕地之城”特色,強化油城文化名城的特色,努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4)創新工作機制是做好規劃工作的保證。健全規劃編制機制。一是按照“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的原則,運用市場競爭機制,選擇優秀設計單位編制高水平的規劃。規范規劃審批機制。二是堅持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審定重大項目的決策,發揮市規劃咨詢委員會咨詢作用,強化公眾參與、專家評審、政府決策的審批機制,嚴格技術程序、政策程序、決策程序、執行程序,確保規劃的科學性、政策性、合理性、嚴肅性、權威性。三是堅持智慧發展,把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運營理念有機結合,使城市公共應用服務更人性化、更高效便捷。四是以執行公示制度為核心,公眾參與要貫穿城鄉規劃編制、實施、管理全過程,主動采取論證會、聽證會、網上征集等方式,積極運用市、縣區城市規劃展覽館及鎮規劃展示圖等多種手段,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廣泛聽取公眾意見,讓公眾參與規劃過程、了解規劃成果、監督規劃實施,形成推動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合力,使規劃藍圖變成美好現實,保障規劃的公平、公正、公開。
作者簡介:
劉青,東營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山東東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