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菊英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語文教學在農村小學教育中所占有的分量愈來愈重要。而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寫作則是最可以直接展現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就如思想品德、生活實踐、表達能力、學習質量、觀察能力等等各種問題都可以在作文中獲得足夠顯示。因此,作文教學作為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做到足夠重視。可是當前農村小學當中有許多學生對于作文具有恐懼、厭惡等很多不良情緒,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水平,給學生創造更為寬廣的寫作空間,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寫作能動性。
【關鍵詞】農村小學? 作文教學? 難點分析及思考
小學階段寫作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今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相當大的影響。但是,對于經濟文化比較滯后、信息也比較封閉的農村小學,作文依然是一種“多耗時、微收效”的情況。
一、造成農村小學作文難點的原因分析
1.學生方面的因素
農村學生因為從小的生活方式的原因,習慣了散漫的學習和生活模式,對于學習的認識一直停留在寫完作業就是完成了任務,不懂的去自主的學習,而身邊也很少有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進行督導,只是一味的教師教什么就學什么,不懂的適當的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也很少有學生會查找、搜索自己不清楚的知識,上網就是玩游戲、聊天或看電視,更是很少去進行閱讀,導致閱讀量都比較小,同時閱讀的知識也不能很好地用到寫作中,使得寫作資源與能力都沒有辦法獲得提升;同時農村學生的生活內容相對單調,課外活動或者見識水平相對較低。因此知識資源的缺乏限制了農村小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
2.教師方面的因素
農村小學教師的素質水平相對較差,教師沒有知識面相對較窄,知識的積累相對較少,缺少教學創新。同時農村教師對學生寫作的訓練嚴重不足。對于作文的評價和修改也是由教師自己完成,而且教師的評價方法較為老舊,一般都是對學生的寫作給予總結以及鼓勵,但是詳細的引導缺不多。學生也僅僅是用教師的評改認識自身的寫作,并沒有形成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農村小學作文難點的思考對策
1.重視閱讀資源的累計
相較于城市來說農村的教育資源比較落后,書籍資料很有限,學生可以獲得到的就只有教材資料,很少會有另外的閱讀資源,這就使得很多學生產生一種感覺,主要是寫作的時候無話可說,造成這個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學生積攢的閱讀資源太少導致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學設施的相對缺乏,使得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沒有辦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對于這種狀況,教師完全可以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自己發掘素材,盡量做到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寫作資源。同時教師相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接觸到更多、更豐富的閱讀資源,教師可以適當地多給學生印發些名人名言、佳篇絕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展示出各種豐富的圖片,使學生不能親身到達的地方可以用眼睛去看到、去了解到。同時農村小學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地選擇推薦一些適用于學生閱讀的書籍資料,選擇時應該注意幾點:首先,要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從淺到深,由易到難,由淺顯到繁瑣,以此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展開閱讀;其次,要按照學生的閱讀喜好,盡量選擇推薦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閱讀資料;然后,教師所推薦的讀物要盡量與課堂的資料能夠相互聯系。
2.觀察生活,聯系實際,豐富素材,激發寫作興趣
因為農村小學長久以來的寫作教學的古板、陳舊,學生往往會產生對于寫作的厭煩心理,一上關于寫作的課程就會出現內心煩悶的情況,由此出現極大的反感情緒。而學生對于寫作的這種情況,恰恰是導致寫作難的重要限制。興趣是促進學生探索知識的一種強大的動力,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是增強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進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增強學生寫作興趣,消除學生對于寫作的厭煩情緒。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制造條件,激勵學生積極發現生活參與社會實踐,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開展寫作,這就要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了。
例如,對于平時的各種節日,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就拿母親節來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母親節活動。教師可以對學生先提出一些問題,“母親節是誰的節日?”“我們為什么要慶祝母親節?”“母親節你們最想做什么”“今天就是母親節,現在讓同學們開展母親節活動,你們將要怎樣開展?”教師在給出一系列的提問后,就可以開始讓學生親自去準備開展慶祝母親節,而在準備母親節活動的進程中,學生就可以真正的體驗到母親節的意義和母親節的真實的體會,這樣在寫作的時,就不會出現思路條理不清晰,缺乏真實情感的情況發生了。
3.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空間
由于農村落后的思想觀念,導致學生的想象以及一些很有創造性的想法得不到認可,更不敢寫出來。教師要對于這種情況,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和激勵,讓學生可以展開大膽的想象,幫助學生在自己豐富的想象中展開寫作練習。
例如: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利用一些學生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鼓勵學生開展大膽的想象編寫。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學生們熟知童話故事,教師也可讓學生進行編寫,編寫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幾個問題,指引學生展開想象。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什么要去賣火柴”“賣火柴的小女孩跟著奶奶去了什么地方”“小女孩和奶奶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等等。學生進過對于這些問題的思索過程中腦中會出現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景象,之后把這個景象用語言描述出來寫成文字就完成了。而教師對于學生的不同看法都要予以接納,然后對于好的思路要給予鼓勵。
【結? 語】
有很多的學生害怕寫作文,寫作時不知道寫什么,可是因為教師的要求又必須要寫,所以很多學生都是胡亂寫一篇應付作業。寫出來的作文,不但語句不通順,還有很多錯別字,作文中的假話、空話很多,至于學生的真實想法,真實感情根本就沒有體現出來。學生作為寫作的主體,一定要自己學會開動腦筋,教師只是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農村教學特點,認真分析農村小學作文難點,創造出適合于農村的教學模式,以此來增強農村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