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清文
摘? 要:足球在我國是一項傳播度較高的體育運動,受到民眾廣泛歡迎,更是高校體育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高校學生足球運動技術和水平相對較差,多和教師采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有著緊密聯系,即缺乏系統性且訓練目標不明,過于集中對抗競技訓練,導致訓練效果較差,學生參與性不高,影響足球教學效果,因而改革校園足球勢在必行。對此,本文則從完善校園足球相關制度、采取多種足球訓練方式以及積極改善足球內部外條件等分析新時代背景下校園足球教學改革發展策略,望給予足球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校園足球? 教學改革? 發展思路? 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005-02
足球作為提升國民身體素質的主要項目,我國相關部門也針對該項目提出長期發展規劃,正是因為足球運動快速發展,也形成校園足球熱。當前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都因廣泛普及的足球運動而對其十分喜愛,在校園中發展足球運動就需要對其教學進行改革,使其更能滿足學生需求,適應社會發展。
1? 校園足球現狀以及改革必要性
1.1 現狀
當前校園足球存在以下現狀:(1)教學目標存在偏差;當前部分高校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過于重視階段性教育,脫離高校體育目標。與此同時很多高校也沒有明確運用文字說明教學結果和準確描述其目標,以致于教學目標失去原有的作用。例如在學習足球理論教學時,高校都將掌握足球基本理論知識、足球競賽規則、科學鍛煉方法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忽略明確說明實現教學目標后的教學結果,長期以往足球教學目標就流于形式。(2)教學內容缺乏合理;高校足球教學內容以培養足球技術為主,主要幫助學生掌握足球技術,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熱愛,并從中養成終身運動意識。然而單純技術教學必然會讓學生感到學習單一枯燥,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足球技術。目前多數高校足球教學內容有較強的競技性,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和對足球競賽規則了解,再加深課程內容脫離學生現實生活,不僅陳舊知識無法做好合理銜接,新知識也無法融入課堂,削弱學生學習興趣。(3)教學方式單一;現行的管理機制和教學監督不利于教師產生動機。雖然部分開始有意識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但又缺乏和教學方式相匹配的輔助硬件措施,影響教學效果。
1.2 改革必要性
新時代校園足球改革必要性在于對各個層次開展身心教育,足球教學改革成敗和學校體育發展有著緊密聯系。目前各類學校學生均存在鍛煉不足和身體素質低下情況,最重要大部分學生存在亞健康狀況,使學生全面素質提升受到嚴重影響。高校在這種情況下應積極推行體育改革,校園足球作為一項具有綜合價值的運動項目可以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主要方式。再即加上大學生仍受就業和學習壓力等多方面影響,其心理和精神抑郁一直是重點關注問題,造成學生身體和精神處于非健康狀態。足球是一項消耗大量體能的項目,科學合理的訓練可以降低學生心理疾病發生率。
2? 新時代校園足球教學改革發展思路
2.1 完善校園足球相關制度
校園足球活動開展主要由體育部和教育部共同主辦,市財政和共青團等行政部門共同協辦,因而需要健全完善管理協同機制,引入監督評價機制,強化學校、市場、社會等多個主體中心治理意識,調動其參與積極性。為了更好地擴大校園足球影響力,應調動社會各個層面日投入力度,進一步挖掘足球競賽模式、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獎勵模式、組織管理模式、保障模式等功能。與此同時學校應發揮自身主導作用,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科學規劃校園足球事業發展。其中學校的功能和任務在于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有文化、知識、涵養,懂生活等高智質量人才,校園足球不僅在于培養足球運動員,更在于激發學生足球興趣,讓足球運動成為學生強身健體的途徑,所以各級校園足球發展目標應遵循學生主體作用,由此一來才能更好地推動足球事業發展。大學生在日益競爭激烈的經濟社會背景下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大部分學生都將學業看做生活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再加上很多學生家長也普遍認為學生應將重點放在學習方面,不應過多參與其它活動。尤其家長認為足球是一項劇烈活動的運動項目,一旦不小心就會受傷,最重要沒有寬廣的發展空間,因而不值得在這項運動方面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學校和校園足球協會應調動學生家長積極性并發揮學生興趣選擇主導作用,建立學校、社會和家長三方協作監管機制,進一步提高足球運動員培養質量。
2.2 采取多種足球訓練方式
高校體育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足球教學特點分解各個章節課題內容,引導學生明確了解需掌握的足球技術,必要時可開展戶外教學活動指導學生練習所學足球技術,幫助學生在反復訓練中對足球技術進行鞏固。除了戶外教學實踐活動,教師還應讓學生認真閱讀足球理論知識,促使足球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相結合,提高足球教學效率和針對性。目前我國足球訓練仍然面臨沉悶單一現狀,高校足球更是如此。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足球教學積極性,可采取小型對抗賽形式為學生營造真實比賽氛圍,而學生在貼近真實比賽現場的足球氛圍中可以增強戰術意識以及執行戰術自覺性。在模擬小型對抗賽中,應嚴格按照比賽進行演練,要求學生攻防速度和節奏轉換都應快于日常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核心技術意識。與此同時還應強化學生足球技術訓練,通常足球技術可以分為完整動作、競賽、分解動作三個練習部分,特別針對足球基礎動作和戰術配合需要學生完整練習,對于復雜足球技術動作可采取分解方式,使足球訓練更具有系統性和針對性。此外高校體育教師在應用組合訓練時應強調實踐活動作用,只有學生在實踐中應用所學足球技術才能更好地理解技術特點和本質,從而提高足球學習效率。此外高校體育教師可從戰術意識角度明確學生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礎上開展鮮明實戰比賽活動,在此過程中運用通俗易懂語言為學生講解足球比賽規則,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足球學習進行。必要時可采取小組對抗比賽形式,讓學生相互組合,在對抗賽中針對足球關鍵技術開展重點訓練,引導學生靈活應用所學足球理論知識和如常見的接球和運球等常見足球戰術技術。足球實戰比賽結束后引導學生分析自己在訓練中遇到的問題,由此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體能素質。
2.3 積極改善足球內外條件
高校在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背景下應充分利用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相關條例針對校園足球制定發展計劃。結合實際情況優化足球教育支出,更要加大足球項目投入力度。鼓勵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體等方式加快校園足球發展。如果想要保證校園足球后備人才健康成長的保證即專業性足球教師配置,教育系統內足球教練員水平和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有著緊密聯系。因而國家級、省級、市級校園足球主管部門應積極加大對該項運動投入,合理協調和引入專業性教練員,定期組織學校足球教練員觀看優質賽事活動或視頻,更要做好專業性足球教練新薪酬待遇問題,定期開展足球訓練教研活動,從而保證后備人才選拔和培養質量。
3? 結語
足球在我國受到廣泛關注和歡迎,更是高校體育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具備強身健體功能,還能反映地區體育發展水平。校園足球在高校改革目標引導下還有較多需改進的部分,教師除了注重傳授足球知識和技術,還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以及關注學生心理發展和行為教育。與此同時校園足球發展還需要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師生共同努力,由此才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進一步推動校園足球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希睿.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足球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6):130.
[2] 于兆杰,王軍.學校體育現代化背景下珠三角校園足球的發展研究[J].運動,2016(22):35-36.
[3] 李衛東,夏倫,王健.校園足球活動政策的本質內涵、發展目標與推進思路[J].體育文化導刊,2018(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