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哲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強調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如果將健身課程引進高中體育課程有助于落實新課改的各項要求和學生體質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先對蘭州市西固區200名高中生及老師進行問卷調查,然后再對問卷最終版進行信效度檢驗,檢驗結果信效度理想,并利用SPSS對調查結果進行回歸分析。再通過層次分析法列出將健身引進高中體育課程實行階段中的各方案權重比重,最后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和層次分析法所得出的各權重分析,對健身課程引進高中體育課程進行SWOT分析,分析結果可為教育工作者在此類決策中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課標? 健身? 體育課程? 高中生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118-05
隨著新一輪我國對于高中體育課程的改革,我國高中體育課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形成了從無序到逐步有序的格局體系,給體育課堂也帶來了不少令人喜悅的變化。在高中這個“黃金年齡”,最應該提高學生對于體育的參與度,最是發揮體育課程最大效益的時刻,對此,筆者認為,加大健身課程在高中體育課程的比重,對于高中生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其對高中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意志力的影響是體育課程其他教學內容無法比擬的。
將健身課程引進高中體育課程,可以很好地落實新課改培養青少年養成終身體育習慣的目標,其良好的鍛煉效果和便捷的評價體系相較于其他體育教學內容都有很好地實行基礎。但在引進的過程中不乏機遇與挑戰。本論文對此進行研究與分析,為教育工作者在未來此類決策上提供參考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樣本來自蘭州市西固區的200名老師及學生。樣本包括115名學生(57.5%),和85名教師(42.5%)。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以問卷的形式完成對樣本關于健身項目了解程度進行測量。問卷題目的設置分為了5個維度,分別為個人信息、對于健身項目的了解、健身項目的參與度、對于現有體育課程的看法和對于健身引進高中體育課程的看法5個維度。
1.2.2 層次分析法
通過層次分析法列出將健身引進高中體育課程實行階段中各方案的權重比重和各指標的最終權重。
1.2.3 SWOT分析法
通過使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將健身課程引進高中體育課程的優勢與劣勢,從而可以對其可行性提供參考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軟件對問卷有效數據進行了描述統計、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和因子分子等。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將健身引入高中體育課程調查問卷的信效度檢驗
本研究運用因子分析對量表的題項的結構效度進行檢驗,因子分析的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量表的KMO取樣適當度為0.790,根據學者Kaiser的觀點,KMO值在0.9以上為極適合進行因子分析;0.8~0.9為適合進行因子分析;0.7~0.8尚可進行因子分析;0.6以下則為不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的數值。本量表KMO的取樣適當度在0.7~0.8,說明樣本尚可進行因子分析。巴特萊特球形檢驗的值為252.969,自由度為66,顯著性水平為0.000達到非常顯著水平,說明樣本很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由表2可知,根據Kaiser準則,在進行因子分析時選取特征值大于1,積累貢獻率大于70%的因子。共選取5個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積累貢獻率達到70.701%。
由表3可知,旋轉后的量表題項可以分為5個因子,該五個因子所占的題項分別為:第一因子兩個題項,第二因子為一個題項的四個選項,第三因子兩個題項,第四因子三個題項,第五因子一個題項。
通過表4我們得出,該問卷可靠性分析克隆巴赫指數達到0.874,表明該問卷具有較高可信度。
2.2 問卷信效度檢驗結論
本問卷根據現蘭州市高中教師及學生的現狀,經過數據收集和處理后,最終將問卷確定為五個維度共十一道題。問卷的五個因子的累積貢獻率為70.701%,各維度的信度檢驗和顯著性水平(P<0.01),且可靠性分析克隆巴赫指數達到0.874,表明本問卷具有較高的可信效度。
2.3 問卷回歸分析
將問卷第一維度中的個人身份信息與是否認為有必要引進健身課程進行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通過表5、6可知,對復相關系數R=0.861,經方差分析檢驗后,P>0.01,差異并不顯著,則說明不必做回歸分析。通過表7可知,身份是老師還是學生的標準回歸系數為0.046,則表明,身份是否為學生或老師對于將健身課程引進高中體育課程的實行過程影響很小,起不到決定因素。
因此,通過以上回歸分析我們可知,若將健身引進高中體育課堂,教師和學生的身份以及他們所在的年紀,對引進的實行過程沒有影響并起不到決定性的因素。
2.4 層次分析法
要將健身引入高中體育課程,在方案層,要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政策支持、引進新設備、教師集中培訓和政府資金支持來落實目標的執行。再通過表8的排序權重我們得出,在5種方案中,其中引進新設施和教師集中培訓所占權重較重,因此我們得出,要將健身引入高中體育課程,在新設施的引進和教師培訓上,應作為重點實施方案。
3? 將健身課程引進高中體育課程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管理學的一種研究方法,早期的SWOT分析法多應用于企業的戰略管理研究,它把企業戰略定義為能做(Can Do)和可以做(Might Do),“能做”包含企業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可以做”包含外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將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整合分析即為SWOT分析。隨著理論的不斷完善,SWOT分析法的應用范圍也不斷延伸到環境資源、城市發展、教育管理、社會服務等領域。近些年來,我國體育界的一些學者也開始利用SWOT分析法來研究體育俱樂部建設、體育旅游資源開發、體育項目推廣、體育競賽發展等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體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
本文通過上文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層次分析法所得出的權重比重,對將健身課程引入高中體育課程進行SWOT分析,對教育工作者在此類決策上提供參考與指導
3.1 優勢(Strengths)
(1)健身課程自身對于學生生理上的積極影響。
健身對于高中生來說,其生理價值和效能是十分顯著的,它不僅能發達學生的肌肉,增強肌力,還能改善學生的體型與體態,對各生理系統產生良好的影響。學生通過健身訓練,能使心肌中毛細血管大量新生,心肌纖維變粗,促進血液總量和質量提高。健身還能促進骨骼新陳代謝,提高骨骼抗壓、抗拉等性能,同時,對學生的生長發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為高中生平時課業壓力大,通常因為久坐或久站而造成身體體態上發生畸形,而健身可以達到糾正畸形的的目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最新的研究指出,經常進行肌肉對抗性練習可以提高記憶力,其次,在進行健身運動時體內所產生的多巴胺有助與提高睡眠質量,這對于課業壓力巨大的高中生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2)健身課程自身對于學生心理上的積極影響。
健身不僅有利于學生身體的健康,健康的身體又為心理健康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進行健身課程,會形成一種良好特殊的自我心理滿足感,這是一種在新的領域中進行意識交流的結果,一種自我實現的多重心理健康效應。這種健康效應對于高中生來說影響是巨大的,因為健身課程不受人群的限制,也就是說,任何人都能夠參與到健身這項運動中來,任何參加健身課程的學生都能夠感受和體會到健身課程給自己帶來的改變與影響。最重要的是,通過參加健身課程,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道德品質的發展,而且對于良好的意志品質發展與改善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目的性,堅韌性以及獨立自主性。
(3)健身課程自身便捷的評價體系。
對于體育教師而言,健身課程的開展有利于進行學生的身體狀況監控評價,因為每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個體,通過健身課程的訓練,教師包括學生自身就可以很方便直觀的看出自己身體各項機能水平以及身體成分狀態的變化。而且相比其他教學內容,健身課程可以使教師對于其安全性的把握控制在自己的可控范圍之內,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學事故的發生,從而可以完整、系統地落實教學過程的進行。
3.2 劣勢(Weaknesses)
(1)健身項目過高的器械設備要求。
健身運動在誕生之初就是針對社會大眾群體,需要單獨獨立出來的場地與設施。健身項目對設備的要求非常之高,從開始的安裝調節到使用,都需要有專業人士進行指導。而且健身設施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往往設備的好壞,不光影響著鍛煉著的自身體驗,還關乎鍛煉者的自身安全。如果將健身項目引進高中體育課堂,設備的購買、高次數高頻率的使用需要頻繁的設備維修與維護,這與其他項目相比,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
(2)健身項目過高的場地要求。
健身運動因為其自身特點,對場地有著較標準的要求,其要求必須要在采光好,通風,且在地面柔軟的場地進行鍛煉。如果將健身項目引進高中體育課堂,相比其他運動項目,場地的要求就很高了,需要獨立開辟并建造單獨的場地進行健身項目訓練。
3.3 機會(Opportunities)
(1)“2030健康中國”規劃綱要提出的政策支持。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制定。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發并實施。《綱要》中第二章明確提出,要加強健康教育、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提高全民素質。其中在提高全民健身素質這一章指出,要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這其中重點人群就包括青少年體育運動參與和青少年的健康干預計劃的制定。如果將健身項目引進高中體育課堂,可以完美的落實《綱要》中所提出的對于青少年運動參與及健康干預計劃制定。因此,《綱要》的提出,對于將健身項目引進高中體育課堂來說,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2)體育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支持。
在經過了幾次我國對于體育健康課程的改革后(最近一次在2011年),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無序到有序逐漸過渡,形成了以提高學生身體、心理健康水平為課程價值,以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為主要課程理念,并以培養運動興趣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為主要課程目標的全新課程標準。如果將健身課程引進高中體育課程,可以良好的執行新課改的要求。健身課程的練習與其他運動方式不同,它不受時間、性別、年齡的限制,健身可以鍛煉學生力量、柔韌、平衡、改善心肺功能、減脂、緩解壓力和緊張,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集中注意力;健身不涉及競技性,不是比賽,它更像是一場屬于自己自身的修行,可以磨練意志,將自己推向一個又一個極限,不斷超越。健身課程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就是自己的對手,并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去超越舊的自己,刻苦鍛造嶄新的自己。這些足以表明健身可以使學生形成鍛煉的意識和激發鍛煉的熱情,并且可以養成從事終生體育鍛煉的習慣。
3.4 威脅(Threats)
(1)體育教師對于健身課程的執行能力。
健身項目的執行,需要專業的健身教練,需要指導者了解人體解剖構造及生理構成,這樣才能良好的制定健身健康干預計劃的制定和實行。如果將健身項目引進高中體育課程,則需要高中體育教師了解并掌握健身相關領域專業知識。現高中體育教師在教法上面主要還是以三大球及田徑教學為主,對于健身相關領域專業知識涉獵并不廣泛。只有專業的教師,才能有良好的健身課程執行能力,才能對健身項目引進高中體育課堂提供人力支持與專業保障。
(2)大眾對于健身的認知不足。
當今在中國,健身的普及還處于初級階段,大眾對于健身的了解首先從數量上講,人數還遠遠達不到普及,在從性質上來講,對于健身的概念體系構建也處于開始階段。在這樣的一種形勢下,如果將健身在引入高中體育課堂,不得不說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
4? 將健身課程引進高中體育課程的SWOT分析矩陣
通過對將健身課程引進高中體育課程的內部優勢與劣勢、外部機會與威脅的系統分析,構建SWOT分析矩陣,對影響引進的各類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針對健身項目近高中體育課堂提出了4類組合戰略(見表9)。
綜合分析認為,將健身引進高中體育課程,自身優勢大與劣勢,機會與威脅并存。因此在將健身引進高中體育課程的實行中,在保持優勢規避劣勢的同時,也要把握機會,積極應對外界威脅,綜合利用4種戰略組合,完善和落實引進的工作。
5? 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與論述,將健身課程引入高中體育課程是時代的產物,更是民心所向。健身進入高中體育課堂,可以落實青少年終身體育計劃的實行,能夠滿足高中新課改對于新時代高中生體育鍛煉的要求。然而,在引進的道路上,又不乏諸多挑戰與缺陷,作為國內的新興體育項目,將其引進高中體育課堂還有很長的道理要走,我們相信只要善于取長補短,在政策及政府的扶持下,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師資培訓和項目場地設施的購買與建造,將健身引入高中體育課堂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仇妙丹.平涼市崆峒區高中開設瑜伽課程的可行性分析[D].西安體育學院,2016.
[2] 林莉.上海市楊浦區部分高中女生體育與健身課程教學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4.
[3] 張鐵明,譚延敏,陸盛華,等.非正式結構體育社團群體凝聚力與群體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6,31(5):380-387.
[4] 顧海勇,解超.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評價量表的編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3):122-124.
[5] 聶丹.北京馬拉松賽事運作的SWOT分析[J].體育學刊,2014,21(6):19-23.
[6] 陳雷.健身干預對高中生體質及心理效益影響的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