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紅
摘? 要:文章評介了《新農村社區體育共生發展模式》一書的主要內容,認為該書的主要特點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時代價值;邏輯思維嚴謹,結構體系完整;研究思路清晰,學術觀點新穎。該書對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理論建構以及推動健康中國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實施都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是一本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的著作。
關鍵詞:新農村社區體育? 共生? 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196-02
受長期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的影響,我國城鄉發展失衡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均落后于城市。“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瓶頸,盡管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以來,“三農”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決和改善,但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分別在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前做出重要指示,強調始終重視、持續抓好“三農”問題。改善農民民生是“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而農民健康是改善民生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決定其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高低的前提。新農村社區體育是增強農民體質、增進農民健康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的基本形式之一。
共生理論源于生物科學領域,后逐漸向社會學、生態學、管理學等領域延伸,社會共生就是共生理論在社會領域中的應用。社會共生是一種普遍存在,對所有社會實踐活動具有普適性。新農村社區體育作為社會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遵循社會共生規律。新農村社區體育各子系統及其與新農村社區建設之間存在著相互滲透的跨界性和相互依存的整體性,決定了共生發展是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科學、有效的途徑。
新農村社區體育是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和新農村社區建設兩大領域的交融,具有符合時代戰略要求的研究價值。將社會共生理論應用到新農村社區體育領域,既是社會共生理論應用領域的延伸和拓展,又是結合新農村社區體育跨界性和整體性特點做出的對其發展路徑的創新性探索。在此背景下,聊城大學薛明陸撰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新農村社區體育共生發展模式研究》一書,對新農村社區體育未來發展的模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為農民健康促進、生活質量提高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該書以社會共生理論為指導,以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社會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歷程、社會價值,分析了新農村社區體育各主體共生關系建立、維系、演變的基本條件,對山東省新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范單位的社區體育共生要素現狀進行調查和診斷,構建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內外共生體系,提出新農村社區體育共生發展的對策。
1?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時代價值
作者通過研究發現,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導致農村建設的落后,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滯后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成為我國制約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瓶頸,提出如何借新農村社區建設的東風,尋求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理論支撐,探索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模式,則是當前社會轉型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意識。作者研究發現,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依然存在著共生主體能力不足、共生資源匱乏、共生規范缺失、共生實踐組織化程度低等一系列問題,分析了農村社區體育共生發展的因素,認為傳統的農村體育發展模式不利于將社區體育融入到新農村社區建設中去,制約了農村體育的發展,有必要探索新時代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新模式,加速農村社區體育的發展,具有符合新時代全民健身、健康中國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內涵的研究價值。
理論價值:將社會共生理論運用到新農村社區體育領域中,是為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尋找新的理論支撐,既豐富了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理論體系,也是對新農村社區建設理論的豐富和充實,從宏觀上為新農村社區體育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實踐價值:致力于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途徑的探索,有利于推動我國全民健身計劃在新農村有效實施,豐富新農村社區建設的內容;有利于增進新時期農村居民的健康、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2? 邏輯思維嚴謹,結構體系完整
為了構建新農村社區體育共生發展模式,該書首先從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社會背景入手,分析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對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和歸納,分析出新農村社區建設作為新時代的偉大戰略,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農村社區體育發展作為新農村社區建設的戰略組成,研究成果相對薄弱,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新時代想農村社區體育的發展模式,從社會共生理論的普適性揭示出其對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指導的合理性,確立的本書研究的基本假設。其次從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角度,分析了農村社區體育的理論基礎、發展意義,回顧了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歷程,既為探索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模式尋找理論支撐,又提升了研究的價值,同時通過對發展歷程的回顧,揭示出傳統的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模式的掣肘所在。再次對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共生關系建立、維系和演變的條件進行了分析,揭示出新農村社區體育共生發展模式構建的基本理論假設和依據,從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共生主體、共生資源、共生規范、共生實踐和影響因素5個方面進行了實證研究,獲取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第一手資料,發現問題,為新農村社區體育共生發展模式構建提供現實依據。最后從構建目標、共生機制、共生體系、共生對策方面構建了新農村社區體育共生發展模式。縱觀全書,作者按照提出假設、驗證假設、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開展研究,構建了全書的結構體系。本書共5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