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鳳蘭
摘? 要:全面促進高中學生在德、智、體、美、群、勞等方面持續健康發展是第一要義,抓實抓好高中田徑課程教學,對扭轉高中學生體質普遍下降的趨勢,引導他們強身健體、健全人格、增添快樂、邁向成功、實現終身發展,推動臨滄市高中體育和全面教育、田徑運動和體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高中田徑教學中,努力踐行“健康體育、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理念,積極應對挑戰,牢牢把握機遇,研究和解決好各種新舊問題,也將成為臨滄市逐步縮小田徑運動發展差距,實現田徑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機遇。
關鍵詞:高級中學? 田徑教學?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c)-0132-02
在臨滄市縣級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田徑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一直占有很高的比重。然而,改革開放以來,一些高級中學不同程度存在著體育思想落后、管理體制僵化、競技傾向嚴重、課程內容乏味、教學方法低效等突出問題。思想認識的偏離,以及經濟發展的落后、現行體制的制約、體育課改的滯后等,使臨滄市的高中田徑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和挑戰。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是臨滄市縣級高中田徑教學的發展現狀、趨勢和對策。研究范圍界定為本市10所縣級高中:臨翔區一中、永德縣一中、耿馬縣一中、耿馬縣民族中學、鳳慶縣一中,鳳慶縣二中、滄源縣民族中學、鎮康縣一中、雙江縣一中、云縣一中。本文著重對學校開展田徑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團體訪談法、現場觀察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推理法、綜合思維法等方法。
2? 影響臨滄市縣級高中田徑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對田徑運動的基礎作用認識的不足
第一,田徑運動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走、跑、跳、投、跨等基本技術能力(專項技術與體能的高度融合所形成的專項運動效果,簡稱為技能),而其他任何運動項目(主要指以下肢為支撐而產生動力的運動項目)的專項技術能力,都是在走、跑、跳、投、跨等某一基本技術能力基礎上完成的特殊技術,并使專項技能得到不斷提高和發展。
第二,任何運動項目的專項技能中的體能發展,都必須依賴走、跑、跳、投、跨等某一基本動作與承載負荷的不斷提高,使其負荷強度的不斷提高(獲得超前性的發展),因而田徑運動的動力功效能力對其他運動項目具有“兼容性”,而其他運動項目所發展的動力功效能力對田徑運動卻不具有直接性(因為負荷強度不夠,也就是技術速度不夠),僅僅起到間接性的輔助作用。
第三,田徑運動的跳、投、跨等項目是在高強度的動力功效能力基礎上完成的,看似簡單實則是非常復雜的技術動作,對機體在非常短時間內控制身體運動肌的協調精度和肌肉的柔韌幅度要求非常高,所發揮出的單位時間技術強度是其他任何運動項目所不能及的,因而掌握了跳、投、跨等項目的技術,對學習和掌握其他運動項目的專項技術具有高度協調和柔韌的基礎作用。
所以,“田徑是運動之母”或“田徑運動是各個項目的基礎”的提法,無疑具有客觀現實性,而且這種基礎作用也是其他任何運動項目所無法替代的。
3? 臨滄市縣級高中田徑教學發展的對策
針對臨滄市縣級高中田徑教學中所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影響我市高中田徑運動發展的具體因素,主要提出以下應對策略。
3.1 凝聚各方共識,推動田徑事業科學發展
臨滄市體育主管部門及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及其他田徑工作者、學生家長及熱心田徑人士等,都應深刻認識田徑運動的基礎地位和作用,深入理解高中田徑項目的強大功能和價值,正確分析我市高中田徑工作的成就和問題,牢固把握高中田徑事業發展的時代脈搏和前進方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核心立場,積極踐行“健康體育、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先進理念,積極承擔高中學生身心素質鍛煉的重大責任。
3.2 匯聚多種力量,推進田徑教學深層改革
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各單位和家庭要予以積極支持,通過深化改革廣泛調動田徑部門組織、學生運動員和體育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推動臨滄市田徑事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向改革要動力,深化高中體育的綜合改革,推進田徑教學的各項改革,深化高中田徑課程的改革,積極改革、創新和拓展高中田徑教學的內容形式、體制機制,真正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和動力。
3.3 加強師資建設,保證田徑工作優質高效
體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臨滄市高中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體育教師在田徑教學的改革和發展中,必須轉變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對付考試為主的舊思想,樹立健康、快樂、終身、有趣等多元體育教學觀。高校應辦好師范類的體育教育專業,加強在職體育教師的學習培訓和業余進修,進行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與業務素質。
3.4 加大物質投入,保障田徑目標順利實現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認真按照國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和《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的標準要求,根據學校體育工作的實際需要,認真配備和積極改善高中體育器材設施。學校還應根據高中體育教學的需要,改造和優化田徑場地、器材,提高田徑場地的利用率,增加體育設施的利用價值。
3.5 優化課程資源,促進田徑項目豐富有趣
開發好、利用好、優化好包括教材、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學校、家庭和社區在內的各種田徑課程資源,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有個性的全面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能、增進健康、發展個性,熟練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田徑運動技術技能,為終身從事體育健身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3.6 強化教學研究,促成田徑質量穩步提高
在高中田徑教學工作中,要廣泛動員和組織體育教師及體育工作者,認真總結研究學校田徑教學工作的基本經驗,揭示學校田徑教學工作的基本規律,要抓住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進行研究,探索深化學校田徑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努力為學校田徑運動發展、為行政管理決策服務。
3.7 改善評價體系,力爭田徑主體充滿生機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后,迫切要求辯證看待過去學校體育競技化考試的評價形式,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素質的提高,建立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并有效地改進教學實踐的評價體系。
3.8 完善管理制度,力求田徑活動規范有序
要建立學校田徑工作的組織管理機構,加強對學校田徑工作的指導和檢查。要認真貫徹執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在有關田徑工作的規定,結合本地、本校實際,研制具體的田徑教學實施細則,制定出必要的規章制度和科學的評價標準。
3.9 拓寬活動渠道,彰顯田徑運動特有魅力
要不斷拓寬包括課堂田徑教學、課外田徑活動、課余田徑訓練和課余田徑競賽等在內的具體實現渠道,增強高中田徑運動特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楊泳明.膠東沿海地區農村中小學田徑教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的研究[J].體育學刊,2000(4):106-108.
[2] 崔子林.高中階段田徑類運動必修系列教學現狀與創新[J].中國學校體育,2010(6):28-29.
[3] 張振華.試析當前我國學校體育理論與改革實踐的路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3):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