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娜 張崇龍 江志全 李丹 周旭雪 王萬朋
摘? 要:本文依托冬奧會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采用文獻資料、實地考察、訪談法等對京津冀高校冰雪運動人才培養路徑進行調查研究,找出京津冀高校冰雪運動人才培養方向及人才培養的路徑,大力發展和培養冰雪運動后背人才。調查結果顯示,京津冀高校通過擴建專業、擴大招生、定向培養、吸引就業、多方合作、應邀培訓、校企合作、引進高水平領軍人物等等路徑,多方面、多渠道彌補冰雪運動人才稀缺現象。我們對冰雪運動人才的遴選、注冊、考核、管理一定要達到規范化、標準化、國際化、外事禮儀文明化等高標準、嚴要求,滿足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人才需求。
關鍵詞:京津冀? 高校? 冰雪運動? 人才培養? 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c)-0218-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synergy development of the Winter Olympics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raining path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University by means of literature, field visits and interviews, and finds out the training direction of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University. The path of talent cultivation, vigorously develop and train the talents of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University has made up for the scarcity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such as expanding professional, expanding enrollment, orientation training, attracting employment, multi-party cooperation, invitation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leading figures. phenomenon. We must meet the high standards and strict requirements of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civilization of foreign affairs and etiquette for the selection, registratio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snow sports talents, and meet the talent needs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Zhangjiakou competition area.
Key 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eges; Ice and snow sports; Talent training; Path
冰雪運動作為冬季運動的一種新產品,是以冬季運動資源為基礎,以冰雪環境為依托的新型運動。但華北地區冰雪運動起步較晚,發展較緩慢,滑雪裝備和體育器械發展滯后、大多雪場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鏈并不完善,缺乏專業的配套學校和教學配套管理設施,尤其缺乏專業性的競技冰雪人才、專業指導人才和具備專業滑雪技巧的教練團隊[1,2,3]。自冰雪運動普及以來,市場對冰雪運動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冰雪人才的匱乏也越來越突顯。為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本文從京津冀冰雪運動人才培養路徑進行調查,找出適合京津冀地區冰雪運動人才培養的路徑,推動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區冰雪運動廣泛開展,也為我國冰雪運動事業蓬勃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京津冀地區高校具備冰雪運動專業的管理者、教師及學生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廊坊師范學院圖書館查閱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數字期刊網等,查閱2010—2018年有關冰雪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期刊論文,碩博論文,為本課題的撰寫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1.2.2 訪談法
本文以京津冀地區高校冰雪運動的管理者、教師及學生進行訪談。
1.2.3 實地考察法
對京津冀各大高校冰雪運動發展概況進行實地考察,找出其發展優勢與存在的不足。
1.2.4 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分類、綜合、演繹、比較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1.2.5 數理統計法
利用Excel進行數據統計、整理與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京津冀高校冰雪運動人才培養方向
京津冀高校陸續籌建冰雪運動專業,為京津冀冰雪運動人才培養提供重要戰略基地。清華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河北體育學院、張家口學院等正在陸續籌建冰雪專業。據走訪調查顯示,北京市依托依托各類社會力量,組建花樣滑冰、冰球等8個冰雪項目專業隊;河北體育局與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共同組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高山滑雪、單板滑雪、速度滑冰、冰球、花樣滑冰等冰雪項目[4];張家口學院作為崇禮滑雪賽場的教學基地,聯手奧地利基茨比爾[4],重點承擔河北省冰雪運動人才培養,特別是冰雪運動競技人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康復師)、冰雪技術開發人才(雪具維修和保養師、裝備貯藏師、魔毯纜車等器械維護師、人工造雪師、壓雪機駕駛師、雪場建造維護人員等);另外,還有冰雪賽事組織管理人才、冰雪場館運營管理人才、規劃和開發決策人才、研發專業人才、咨詢接待服務人員、專職救護人員等,為京津冀冰雪運動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基地。
2.2 京津冀高校冰雪運動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2.2.1 京津冀高校擴建專業、擴大招生,儲備冰雪運動人才
京津冀高校擴建專業、擴大招生,儲備冰雪運動人才。北京體育大學相繼成立冬奧培訓學院、冰雪運動學院、冰球運動學院;北京體育職業學院設立了冰雪運動服務與推廣專業[6];首都體育學院、河北體育學院、張家口學院等在體育教育、社體指導與管理、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體育經營與管理、雪場建設與管理、冰雪賽事組織管理、冰雪救護、冰雪傳媒、冰雪外語、冰雪運動服務與推廣等專業,為2022年冬奧會輸送人才達6萬人,也為京津冀后續儲備冰雪運動師資力量奠定基礎。
2.2.2 京津冀高校定向培養、吸引就業,培養冰雪運動人才
京津冀高校定向培養、吸引就業,培養冰雪運動人才。通過調查顯示,北體大、首都體院、張家口學院、河北體院等高校定向培養冰雪競技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冰雪教師、賽事組織管理、場館運營、雪具維修和保養、裝備貯藏、魔毯纜車等器械維護、人工造雪、壓雪機駕駛、咨詢接待服務人員、專職救護人員、雪場建造維護人員、翻譯、營銷、管理和醫療救護等人才,遭到多家雪場瘋搶。另外,河北體育學院與張家口市職教中心、崇禮區職教中心分別建立了“3+4”“3+2”聯合培養冰雪人才的合作模式,為吸引就業提供平臺[6,7]。
2.2.3 京津冀高校多方合作、應邀培訓,提升冰雪運動人才
京津冀高校多方合作、應邀培訓,提升冰雪運動人才。京津冀從東北地區引進冰雪運動高水平教練員,河北省體育局與東北師大簽署聯合培養協議,將東北師大正式掛牌為河北省冰上項目后備人才培訓基地[8,9],東北有許多退役的冰雪運動項目世界奧運冠軍,可以經常邀請進行培訓指導,普及發展。除了加強國內合作外,河北省也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交流,張家口教育局邀請來自基茨比爾的4名具有國際滑雪教練執照的教練員,對張家口市職教中心和張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學校(宣化二中)的百余名師生進行了為期8d的培訓[10,11],另外,京津冀拓展與奧地利、瑞士、斯洛文尼亞、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冰雪運動發達國家合作,組織賽事管理人才開展境外學習進修,學習借鑒國外人才培養的科學理念、先進方法,促進京津冀地區冰雪運動人才向著世界水平發展。
2.2.4 京津冀高校引進高水平領軍人物,提高冰雪運動人才質量
京津冀高校引進高水平領軍人物,提高冰雪運動人才質量。我國已開設冰雪運動專業的高校有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體院、首都體院、沈陽師范、吉林師范、長春師范、北京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等,哈爾濱體院具有輪滑球場、速滑、花樣、冰球場、冰壺館等室內外體育場館20余個,是國家高山滑雪、單板滑雪U型場滑雪項目教學訓練基地。哈爾濱體育學院先后為國家培養出了羅致煥、王金玉、劉鳳榮、申雪、趙宏博、王曼麗、于鳳桐以及張丹、張昊、王濛、郭正新、侯斌等頂尖級運動競技人才,為我國冰雪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2]。京津冀可構建具有區域特色和競爭力的冰雪運動人才培養體系為目標,引進我國高水平優秀冰雪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推動建立京津冀高校資源合作開發工作機制,提高高校冰雪運動人才質量。
2.2.5 京津冀高校實施校企合作,推動產業經濟發展
京津冀高校實施校企合作,推動產業經濟發展。依托京津冀高校和骨干企業合作,建立冰雪產業校企合作機制,采取聯合培養、訂單塑造、場地共建等方式,選拔推薦京津冀高校國際規則的一線指揮人才、一流賽事組織管理人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京津冀各企業擔任培訓任務,設立冰雪運動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活動,實行等級認定機制[13];另外,京津冀高校圍繞賽事協調、場館運行、安保交通、接待咨詢等工作,對當地各大企業進行冰雪賽事培訓活動,實行冰雪職業技能人才培訓上崗制度,引導企業和個人通過開展崗前培訓、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等方式,帶動整個京津冀地區冰雪產業和文化的發展[8]。
3? 結語
2022年冬奧會巔峰前后5年都是冰雪運動的黃金時期。京津冀高校通過擴建專業、擴大招生、定向培養、吸引就業、多方合作、應邀培訓、校企合作、引進高水平領軍人物等等路徑,多方面、多渠道彌補冰雪運動人才稀缺現象。另外,我們對冰雪運動人才的遴選、注冊、考核、管理一定要達到規范化、標準化、國際化、外事禮儀文明化等高標準、嚴要求,滿足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 劉罡.冰雪運動人才儲備戰略布局思考-基于2018韓國平昌冬奧會視角[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7,31(3):76-80.
[2] 丁毅農,張政龍,張宇.秉承冰雪發展理念,合理布局學科發展——哈爾濱體育學院冰雪強校特色發展述評[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34(4):26-30.
[3] 張婷,李祥虎,肖玲.北京冬奧會背景下我國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8,7(7):17-21.
[4] 葉文平.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冰雪運動產業結構的瓶頸及其優化策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7,31(4):50-54.
[5] 趙維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黑龍江省體育院校本科冰雪方向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86.
[6] 馬毅,呂晶紅.我國備戰2022年冬奧會重點項目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體育科學,2016,36(4):3-10.
[7] 姚大為,于秋芬,王誠民.我國冰雪運動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7):161-163.
[8] 王錐鑫.我國冰雪運動競技人才儲備與發展路徑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2):82-87.
[9] 張曉川.高校冬季開展冰雪運動項目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J].才智:創新教育,2017(27):206-208.
[10] 陳桐雙子,程傳銀.一帶一路”國家間冰雪運動合作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8,5(5):21-25.
[11] 姬雪朋.2022 年北京冬奧會背景下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8,40(2):13-15.
[12] 劉邦華,周懷球,劉塵軒.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與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8,37(3):1-3.
[13] 吳曉華,伊劍.北京冬奧會背景下冰雪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7,31(5):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