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基于運營視角下探討我國健身俱樂部的發展趨勢和競爭重點的變化,并給出針對運營效益提高的建議。
關鍵詞:健身行業;運營;發展趨勢
在“互聯網+”以及我國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健身俱樂部的數量以及服務的質量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一,二線城市出現了大量的健身俱樂部品牌,更多針對細分領域和小眾目標群體的健身俱樂部以及互聯網健身俱樂部也層出不窮,但與此同時,大量資本的涌入也導致了個別項目的供過于求,項目的同質化,運營成本的增加,以及為了搶奪客源的價格戰造成了資本浪費,并存在惡性競爭,早期進入健身行業的企業通過創新服務產品、提高服務水平獲得了較大的市場份額,而后期進入健身行業的企業模仿現象嚴重,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做市場需求調查,一味模仿使得健身服務市場上服務產品眾多,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各類服務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因此,基于運營視角下探討我國健身俱樂部的發展具有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基于運營視角的健身俱樂部發展趨勢分析
(1)健身俱樂部行業加速洗牌,市場集中度提高
我國健身俱樂部在得到了大量資本的加持之下加速了行業的競爭與洗牌,從存量上看,一,二線城市中運營能力較低或者融資速度不夠快的俱樂部加速了淘汰或被收購;從增量上看,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擁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一方面,體育產業的政策利好為國際健身俱樂部的進入將降低了壁壘,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視角,此外,從事健身俱樂部行業的人力資本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國居民的健康消費意識逐漸增強,健身俱樂部在三四線城市的進一步下沉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2)探索多元化盈利,產業鏈進一步延伸
消費者在健身俱樂部的體驗具有一定的“延展性”,面對運營成本的不斷增加,俱樂部開始探索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例如,將產業鏈進一步延伸,KEEP作為一款移動健身APP,開始轉型成為體育科技的運營服務商,KEEP與KEEP LAND分別在線上線下獲取更多的流量,彼此補充,給予傳統的健身俱樂部更多的想象空間,同時,更多的健身俱樂部去挖據單個消費者的價值,例如滲透進入教育,醫療,服裝等,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盈利模式更加的多元化。
(3)由銷售型向精細化運營方式轉變
健身俱樂部所提供的核心產品往往涉及到了硬件的與軟件的水平。目前,行業的快速發展導致了不同俱樂部硬件的水平無較大的差異,消費者會將注意力更多投向服務的質量,傳統以銷售額為考核指標的健身俱樂部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在運營的方式上面,提高整體的運營效率變得更加的重要,同時未來的戰略視角將放在產品服務創新和精細化管理上。健身俱樂部將從客戶求出發,更多地強調關注產品服務的差異性。
二、基于運營視角的健身俱樂部競爭重點研究
運營管理能力主要指俱樂部的盈利模式和能力,從運營戰略和競爭重點的角度,俱樂部的競爭重點將會放在時間,質量,柔性,成本,選址與服務,而要獲得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則會在不同的競爭重點之間進行平衡取舍。
(1)質量,成本影響市場的有序拓展
宏觀來看中國的健身俱樂部行業,區域的發展程度的不同導致了俱樂部要將質量,和成本綜合考慮,當消費者把價格作為購買服務的首要因素時,成本的控制變得非常重要;而提高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則是可以滿足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滿足程度。健身俱樂部需要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在質量和成本中做出調整,做連鎖經營的全國品牌更是需要考慮不同地域人群的消費特征,從而使得市場進行有序的拓展。
(2)時間,柔性決定了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時間和柔性需要解決運營效率與市場需求多樣性之間的矛盾,一方面,當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時,健身俱樂部要能夠及時作出調整,開發不同的產品或者是新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同時,產品的開發時間要追逐上市場普遍的竟爭速度,俱樂部每次作出調整時的幅度也決定了能否在快速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保持自身的特色。
(3)選址決策和服務水平決定了可持續發展
目前,至少在中國一,二線城市中,健身俱樂部的價格差別不是很大,獲得更多增值空間的只能是從選址和服務水平入手,由于行業所提供的核心產品和內容依然是服務,因此,需要考慮與消費者的相對位置,選址同樣會影響整個俱樂部的設施布置,前期的選址不當很難通過后期的調整加以彌補,有效的選址同樣可以在空間上獲得競爭優勢;服務水平的高低則可以影響產品的定價以及加價的空間,因此,從營銷,獲客等多個環節中要能夠向消費者傳遞出更為強烈的品牌意識,在后期加強品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三、結論與建議
基于運營視角下,我國健身俱樂部將會呈現出:(1)加速市場洗牌,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2)多元化方式盈利。(3)由銷售型向精細運營轉變的發展趨勢。競爭重點則會從質量,時間,成本,服務,柔性,選址六個方面做出平衡與取舍。
健身俱樂部應當做到:(1)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快速調整新產品開發和服務系統的設計。(2)保證質量控制,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3)拓寬產業鏈,探索多種盈利模式。
參考文獻
[1]王志文,沈克印.我國健身休閑產業供給側改革的實施路徑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8,34(05):20-26.
[2]胡娟,王巍,姜迪,楊靖三.江蘇省健身俱樂部成長性評價模型及其應用[J].體育與科學,2018,39(01):55-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