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耀彬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的支持。通過農村經濟管理可使農業生產結構得到優化,促進管理效率的提升,為我國農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從加強農村經濟管理,促進農村穩定發展的對策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農村發展;對策研究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1-0087-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1.32 文獻標志碼:A
為了拉近城鄉差距,應強化農村經濟管理,為我國農村的發展提供有效決策。主要從農村經濟管理研究、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等方面進行闡述。
1 管理研究
農村經濟管理中會涉及諸多方面,例如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督等。在具體管理中,工作人員應加大執法力度,對管理內容進行細化,及時找出問題并予以解決。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應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規范化、合理化水平。相關工作人員也應該立足長遠,學習更多管理經驗,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2 發展現狀
從目前來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并不樂觀,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農村居民文化水平較低、生態環境惡化嚴重、政府對農業投入較少等。
2.1 農村居民文化水平較低
受農村經濟的影響,教學條件也相對滯后,導致農村居民的文化素質不高,從而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近年來,盡管農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與城市相比,差異較大,農村居民收入遠遠低于城市居民。
2.2 農村生態環境惡化嚴重
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農村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污染、植被覆蓋率降低等問題逐漸出現,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制約。
2.3 政府對農業投入較少
盡管我國政府部門對農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依然難以滿足農村經濟發展需求。因此,政府部門應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力度,給予更多的補貼,使農村經濟狀況得到改善。
3 有效對策
首先應從教育入手,改善農村教育條件,提高農村居民素質,同時要加強農村經濟執行力度,加大政府對農業的投入力度,開展多元化信息服務工作,組建農業經濟管理隊伍,具體實施措施如下。
3.1 改善農村教育條件
為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應對農村教育條件進行改善,加大對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建立正規中、小學,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文化基礎。同時,政府部門應加大支持力度,為農村教育的開展提供更多資金,從而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為農村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強對農民的法制教育,促進基層財務管理的科學化和制度化,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3.2 對農村環境加強管理
加強農村環境的管理,對農村可持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護農村環境,合理優化生產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從根本上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經濟管理體制的建立旨在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制度構建中要兼顧利益與沖突,對群眾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確保其利益不受損。另外,還應將農業發展與科學技術結合在一起,提升農產品競爭力,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3.3 加強農村經濟執行力度
在農村經濟管理中應以法律法規為主要依據,并對農村經濟法律法規有效健全。在具體實施中,應對執法人員責任體系進行確立,對執法工作細則進行明確,這樣可以避免執法混亂現象的發生。
除此之外,還應建立工作規章制度,為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制度支持,將實際問題一一落實,提升執法人員素質,實現財務工作的規范化。同時,通過多方融資,促進鄉鎮企業發展,有助于新農村的建設,也解決了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工作。
3.4 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我國農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農村經濟的發展面臨很大的挑戰。為確保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應強化調查研究能力,使經濟工作更加全面系統。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各行各業均得到了有效運用。農業領域也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通過信息技術將相關信息傳播給農民,可以對農民起到指導作用,確保農業生產工作的有序進行。與此同時,政府相關部門應對農村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嚴格考察,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發展對策,進一步提高農村信息化管理水平。
3.5 開展多元化信息服務工作
我國農村經濟管理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管理工作中。通過經濟信息化管理可提高產品的產業化與市場化,從而滿足多元化需求,實現信息與資源的共享,根據數據進行規劃,更好地掌握市場動態,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內容及目標產生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應將微觀和宏觀管理模式運用到農村經濟管理中,為經濟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應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展,通過信息技術擴大管理空間,提高農村經濟效益。
3.6 組建農業經濟管理隊伍
農業經濟管理隊伍的綜合實力影響著農業經濟管理的成效,也影響著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因此要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有針對性的前期培訓和后期檢查,要改變傳統、陳舊的管理方式,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組建成一支有高責任感、高操作能力、高素質水平的經濟管理隊伍。管理人員要學會自我約束,定期進行專業培訓,深入了解國家對農村的經濟政策,并不斷學習管理方面的知識。同時,要多鼓勵、引導大學生回農村工作,提供合理的薪酬、獎勵和提升機會,激發其工作熱情,并為其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讓他們用所學的知識為新農村注入新鮮血液。
4 結束語
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可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但我國在經濟管理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導致農村經濟發展嚴重受阻。基于此,我國政府部門應加大對經濟管理的重視度,根據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應對農村教育條件加以改善,提高農村經濟執行力度,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力度;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經濟管理中,以滿足多元化需求,構建一支高素質的經濟管理隊伍,使農村的經濟得到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姚超.分析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山西農經,2018(17):56-57.
[2]李麗旻.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8(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