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張玲玉 徐剛
摘要:目前只滿足生理需求的產品已經遠達不到老人的期望,應更進一步改善現有產品對老年人情感需求關注不足的缺陷,時刻體現“以人為本”的關愛情懷。通過對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會多維領域發生變化下產生的多層次需求的分析,以馬斯洛需求理論為基礎,結合情感化理論,對老人的基本需求、情感需求與產品的設計特征進行分析。剖析多視角下老年人的情感和需求變化,建立老年用品理論上的情感需求與產品設計特征間的匹配關系,并以老年輪椅為設計對象,對其功能、外觀等要素進行創新改良設計。
關鍵詞:老人輪椅;情感需求;以人為本;創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1-0056-02
目前全球老齡化趨勢在不斷加劇,在2000年至2050年之間,全球老年人(年齡>_ 65歲)的比例會從目前的7%增長到16%,2050年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人類歷史新高[1]。老年用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需求潛力。隨著經濟收入和隨著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老年人感性消費開始增多,同時由于老年人使用產品的周期較長,對其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因此,需要更多關注老年人對產品的情感訴求,注重產品在情感上帶來的愉悅和關懷。通過研究分析老年人多層次情感需求與老人產品設計特征之間的匹配關系,據此對老年用品進行改良,以期為滿足老人情感需求的產品設計提供參考。
1 多視角下老年人情感需求分析
目前老年人情感研究主要關注老人因生理變化即身體機能衰退帶來的情感共性問題。從人性的角度,人具有自然和社會兩種屬性,老年人的衰老不僅是一個生物化的過程,而是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生活變化的多維功能衰退過程。因此,應從不同的視角來探索研究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1.1 生理性老化下的情感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感知覺能力因機體老化或病理原因而有所降低。逐漸出現視力和聽力的下降,感受能力降低,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在減弱。為提升老人的安全感,設計的首要任務是滿足老人生理和安全需求。
1.2 心理性老化下的情感需求
老人的生理功能衰退導致心理狀態也隨之變化。體現在:孤獨心理、焦慮心理、自卑心理。當老人處于負向心理情緒,喪失信心和勇氣則會加速衰老。實際上老年人的感知覺雖有衰退但并未完全喪失,老年用品則應通過改良設計來喚起老人正面情感,體驗中獲得方便、自信、快樂、幸福的情感滿足是形勢所趨。
1.3 社會性老化下的情感需求
隨著退休后生活圈子驟然變小,社會地位的轉變讓老年人感到巨大落差。因此,老人傾向處于忙碌來緩解內心被社會遺棄的感覺。在這種背景下,老人會產生獨立,渴望生活能夠自理的情感,即使年老身體不便也不愿麻煩子女而選擇自食其力。
2 老年人情感需求層次與老人產品設計特征的匹配關系
未來關注老年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的服務類產品將發展得更加迅速[2],以老年人群體為服務對象的產品設計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所以需要理順老年人情感需求層次與老人產品設計特征間的匹配關系,并將其應用于老人產品的改良創新設計。
2.1 老年人的需求層次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由低到高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較高層次需求的滿足是老年人獲得高質量生活的重要來源。老人希望得到足夠的尊重,建立自尊。而目前的老年用品和服務設備大都無法充分滿足老年人的深層次需求。因此老年用品的改良設計應以特定情景下的生理和安全需求為基礎,通過改善產品的功能、外觀、人機要素等,滿足提高老人正面情緒、增強自信的情感需求。
2.2 老年人情感需求與設計特征之間的匹配關系
關于情感的設計理論較為成熟的是諾曼的情感化理論,按認知體系分為三個層次:本能、行為和反思。從應用目的出發,馬斯洛五個需求分為三層與情感設計的三個層次對應,建立情感需求層次與產品設計特征之間的匹配關系,如圖1所示。
首先,最基本的本能層用戶會產生生理愉悅,生理愉悅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的愉悅[3]。對應的設計要素為產品的形態、色彩、材質、紋理、細節等。從外觀上建立產品的美感、安全感和舒適感;第二,行為層次通過功能的實現滿足老人的情感和尊重需求,涉及在使用過程的反應和心理狀態。伴隨著心理愉悅的產生,有時也會產生社交愉悅。對應的設計特征在于賦予產品貼心實用的功能、提升可操作性、安全性和愉悅的操作體驗。老年用品改良方向是根據老人的認知水平、操作能力提升產品的易用性,過程中建立自信,產生被尊重、被關愛的感受和體驗;第三,反思層次是為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彰顯自己生活品位,獲得思想上的愉悅。
馬斯洛的需求、情感設計、用戶愉悅體驗的層次及產品的設計特征不是絕對孤立的,它們之間互相交叉、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基于情感需求的老年用品改良,從精神層面入手,情感和尊嚴放在首位,幫助老人實現安全感、自信感。通過對多種目標訴求進行整合,設計產品的功能和外觀,在信息界面及操作反饋等方面符合老年人的認知能力、行為特征和心理期望[4],從而實現對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的滿足。
3 老年輪椅設計
理順老人情感需求和輪椅的設計要素之間的匹配關系。設計過程中結合外在審美吸引力與實用功能。二者相輔相成,有吸引力的審美特性激發接近產品的沖動,進而建立實用的互動關系。輪椅外在審美歸結到造型設計特征,當產品能夠帶來實用的功能,那么在使用過程中就會建立起關聯感和親密感[5],從而獲得信任的反饋則屬于行為的設計。
老人對輪椅情感上更多是陪伴和依賴,因此定位為長期靠輪椅生活的老人電動輪椅。目前針對輪椅上老人如廁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在輪椅下加個便桶,不僅有損老人自尊,護理人員工作也比較麻煩。功能集成化并不是指簡單的功能疊加,應該更多去考究功能實現方式的細致化和重視潛在情感需求。功能方面在代步的前提下,關注老人自尊和隱私,并達到“方便”如廁的目的。
3.1 外觀設計
形態服從于功能,由于功能的特殊性,需要探索行為需求來推敲輪椅的新形態。座面和靠背采用全包設計,將各功能部件隱藏。色彩采用灰白色為主體色,綠色作為輔助搭配,注入輕松清新感。框架材料選用優質鋁合金,在減小零件尺寸滿足強度的同時給人輕巧和安全感。最終輪椅效果圖如圖2。
3.2 功能設計
從功能上來看,將代步功能和方便如廁這兩個模塊整合后,提出改良創新的設計方案。“方便”輪椅的功能架構有兩個要點:(1)能夠有效、獨立地進行如廁;(2)操作簡單,能夠輕松掌握操控方法,操作方式具有直觀性和易用性,從按鈕的基本位置關系和符號語言就能識別使用方法,從而獲得舒適、便捷的行為體驗。
功能是用戶的行為作用于產品造型部件產生的結果。實現這兩種功能的結構部件如圖3。(1)遙控器收納在右手邊,一方面防止老人由于健忘而丟失,另一方面又不會影響手臂的感知舒適度。遙控界面簡單易懂,減少老人的學習成本。三角按鍵表示前進或后退,圓形按鍵則是配合如廁使用;(2)嵌入式折疊扶手設計,避免對身體后背產生不適感,在需要時扶手可以自動翻出;(3)升降系統采用液壓裝置,兩旁的坐墊由電機拉向椅身的凹槽處,細節部分設計要與整體相統一;(4)能源選用環保節能的鋰電池,輕便又安全。
3.3 使用方法
改良后的輪椅更加人性化,老人借助輪椅獨立如廁的過程為二(1)把輪椅倒推至馬桶的正上方;(2)放下輪椅兩側的扶手并支撐在身體兩側腋下,老人便可以根據自身實際借助輪椅扶手下面的液壓桿將身體抬升到一定高度,臀部離開坐面,同時按下“打開坐墊”按鍵后露出如廁空間;(3)當老人已經準備好如廁的時候,按下按鈕,兩側扶手降下后,使用者就可以坐在已經留有的如廁空間進行“方便”;(4)使用者在方便完畢后離開馬桶。
4 結論
情感是一個極具復雜性但又與人們密切相關的心理學研究課題,隨著人們對于產品的情感化要求的日益提升,該課題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6]。由于老年人的衰老引發的一系列情感問題,更要關注老人深層次的情感需求,維護自尊和社會地位。在設計中有目的、有意識的激發老人的正面情感,運用情感化設計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把老年人的各種需求轉化為實際的關愛產品。設計中以老年人情感需求為導向,匹配實際的設計特征,提升易用性和親和力,減輕老年用品和老人之間的疏離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具有實際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CAMMEN T J M,ALBAYRAK A,VOUTE E,et al.New Horizons in Design for AutonomousAgeing[J].Age and Ageing 2017,46(1):11.
[2]汪曉春紀陽,費玉青.老齡產品開發設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158-160.
[3]NORMAN D A.情感化設計[M].何笑梅,歐秋杏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80-82.
[4]成慧,李永鋒,面向用戶體驗的老年人電子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4,35(14):38.
[5]GORP T V,ADAMS E.情感與設計[M].于娟娟,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35-36.
[6]竇金花,張芳燕.面向弱勢群體的產品情感化設計關鍵方法研究[J].包裝工程2013,34(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