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倩
【摘要】近年來,隨著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的《朗讀者》的火熱,朗讀已受到人們的熱捧。對小學生來說,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讓他們愛上語文,愛上朗讀,是每個語文老師值得關注的重要課題。“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書聲瑯瑯,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瑯瑯書聲有“乾坤”。對此,本文從自由快樂朗讀、集體齊聲朗讀和公平競賽朗讀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讓語文課堂瑯瑯書聲有“乾坤”,使學生能在主動參與朗讀中找到更多的不一樣,獲得更多的學習認知視野和思維,豐富思想情感。
【關鍵詞】小學語文;瑯瑯書聲;自由朗讀;齊聲朗讀;競賽朗讀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如果說書聲瑯瑯是語文課堂上不可缺少的組成的話,一點也不為過。語文,就是語在前,就是要給學生自由傾訴和主動表達的機會,就是讓他們能大聲朗讀課文,喚醒他們的主動、自覺探知意識,讓他們能享有更多自主學習權和表達話語權。多點朗讀,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學習感官,利于其在綜合思考和閱讀中形成多樣化的理解感知;另一方面,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啟發,利于其在不斷融入語境中獲得深刻印象,在主動對話語篇的基礎上找到更多的綜合運用切入點,滿足其多樣化的發展需求。
一、自由快樂朗讀:初識語篇
越是自由快樂的朗讀,越能夠給學生帶來無限的享受和快樂。突出自由快樂朗讀,能夠讓學生在主動走進語篇中獲得深層理解,讓他們在對話語篇的基礎上開闊眼界和豐富認知。自由快樂朗讀的過程,就是學生認知感觸不斷由感性向理性延伸的過程,更是學生掌握語篇表達主題的重要途徑。
從學生的自由朗讀中找出相應的認知,定能給學生更多的啟發。如在《黃果樹聽瀑》的閱讀教學引導,針對作者處于群山懷抱的谷地中,近距離地感受瀑布,作者聽到了怎樣的聲音?產生了怎樣的感受?不妨請學生帶著新鮮感主動朗讀課文,并建議他們運用筆記的形式摘錄出其中的相應內容。有的同學摘錄了“那‘嘩嘩的水聲便成了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感受到其中的特有力量。在學生自由朗讀中,可以建議他們圍繞“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進行深入闡述,鼓勵他們從相應的語篇中主動找出相應的內容,讓他們在真正走進語篇中形成更為豐富的認知。
通過自由朗讀來找出語篇表達內容,利于學生在不斷聚焦核心要點的基礎上形成多元化認知。通過自由朗讀的方式深化理解,利于學生在有效強化識記運用中豐富思維。圍繞學生的自由朗讀,突出深度思考,利于他們在主動融入語篇中享受對話的樂趣。
二、集體齊聲朗讀:共揣語境
集體齊聲朗讀,能夠幫助學生在主動感受其語言表達氣勢和主題的基礎上獲得不一樣的認知感觸。結合學生集體朗讀,多給他們相關構思和揣摩的機會,必然會利于學生在不斷融入語境的基礎上產生豐富感觸,真正深刻地領會文本的內涵。集體齊聲朗讀,能夠讓學生在揣摩中獲得豐富的語境內涵。
集體朗讀的過程,也是學生理解感知不斷深入和豐富的過程。如在《鞋匠的兒子》的朗讀教學引導中,為了引導學生充分感悟林肯的人物形象,不妨請學生集體朗讀:“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雖然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建議學生思考:“如何看出林肯對于父親的懷念與感激?在朗讀中你發現了那些有價值的信息?”在這樣開放化的問題引導下,很多學生自然理解了父親對林肯在做人方面以及做事情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從中也能體現出父親雖作為一名鞋匠,但其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卻是林肯所不及以及要學習的。既反擊了傲慢的參議員,又彰顯了林肯的寬容與智慧。
多給學生指明集體朗讀的范圍,多給他們更多自我朗讀的機會,讓他們在主動跟進朗讀中有針對性進行表達,吸引學生主動融入語文課堂,一定會給學生更多不一樣的精彩,使學生生成深刻的內心體驗。突出集體朗讀的引導,便于學生在主動跟進詞匯、語句和語段中找出更多的不一樣,利于學生在真正深入淺出的基礎上獲得深刻感知。集體朗讀,能夠讓學生的自我理解感知與語篇形成有機融合。
三、公平競賽朗讀:取長補短
課堂上的爭辯聲和議論聲往往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多給學生公平朗讀競賽,引導他們在主動表達和自由朗讀中展現才華,定會給他們更多的啟發。公平競賽朗讀,能夠讓學生在真正取長補短的基礎上獲得不一樣的感知,利于其在有效參與交流溝通中形成多元化的感思。
公平競賽的過程,也是學生相互切磋和取長補短的過程。如在《晏子使楚》教學中,根據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情節,不妨要求學生在自我朗讀的前提下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朗讀語段,要求他們能夠帶著激情主動朗讀,讓他們能夠從中發現更多的精彩。有的學生朗讀了“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通過沉著冷靜的語氣朗讀了其中的內容,反映了晏子臨危不懼,足智多謀的鮮明個性。在此基礎上,可組織學生進行競賽,進行臨場展示,角色模擬,讓他們能夠從中賽出自己的才藝,教師則可作為評委進行深入指導,幫助他們在主動認知中形成一定的感知。
語文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朗讀學習環境氛圍,讓學生在主動朗讀中有針對性提出相應的觀點,讓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來展現自己的理解,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教學中,多請學生深入切磋,幫助他們在主動朗讀競賽中博采眾長,滿足自己的認知發展需要,也一定會促進學生更深入地開展語文學習。
四、結語
綜前所述,語文需要朗讀,需要在學生在與文本語篇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中發現其中的精彩,需要在朗讀中感受語境。“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反復朗讀、多激情朗讀、多用心朗讀,更能真正發現其中的內涵和要義,讓學生能在主動參與朗讀中找到更多的不一樣,獲得更多的學習認知視野和思維,豐富思想情感。
參考文獻
[1]周玉梅.讓小學語文課堂“書聲瑯瑯”[J].語文天地,2016(36).
[2]潘曉萍.還課堂書聲瑯瑯? 讓語文情韻悠悠——漫談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朗讀[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17).
[3]鐘起評.書聲瑯瑯,課堂的最美音——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指導[J].吉林教育,2011(4).
[4]張菊.讓小學語文課堂書聲瑯瑯[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1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