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摘要】采用文物圖片導入教學,結合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賞析《桂枝香·金陵懷古》,運用學生課前預習所繪思維導圖,背誦全詞。
【關鍵詞】文物圖片導入;金陵懷古;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導入
展示一景: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張擇端所繪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中的一個畫面。在此畫面里,前后兩位車夫正推著一輛串車,串車上有一個大字屏風被當作苫布,屏風下似乎放置著一些書籍文字,提出問題:“他們去往何處,又因何而去?”
展示一碑:位于廣西桂林龍隱巖的宋代摩崖石刻“元祐黨籍碑”。
引出新舊黨爭之始王安石及課文《桂枝香·金陵懷古》。
二、全班齊讀
三、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謚號文,世稱王文公,江西省撫州市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69年間,家族一門八進士,王安石曾因夜夜通宵達旦讀書,被領導韓琦誤以為尋歡作樂,而后才解開誤會。蘇洵曾經描述王安石“衣臣虜之衣,食犬憊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本詞是他兩次出任江寧知府的其中一時段所書。
四、標題解讀
“桂枝香”:詞牌名,多用入聲韻,故于凝重之中含有激烈、感慨之情。
金陵:此名源于楚威王熊商于此建金陵邑,亦稱建康,今江蘇省會南京,為“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朝古都,南京是“位于南方的京城”之意。
懷古:懷念古代遺跡、感慨興衰。
五、文本分析
上闋“登臨”一句:登臨送目,指登高遠望。故國,又稱故都,過去的都城,指金陵。“晚秋”點明季節。肅,肅殺,草枯葉落,寒氣逼人。
“千里”一句:化用了謝朓的《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此句描繪江與山兩大景致。“千里”見江之長,“澄”見清澈,“練”見水面平靜與清亮。“翠峰”指山之蒼翠,“如簇”,可見群山低緩起伏。簇,本義小竹叢生,此處為聚集之意。
“歸帆”一句:棹,一種劃船的工具,形似槳。課內遷移:《湘夫人》“桂棹兮蘭槳”。此處“帆”與“棹”,借代手法,皆代指船。“殘陽”點出登高時間,乃黃昏時分。“背西風”,背靠著秋風。“矗”,直立,“斜矗”指傾斜地插著。
船與酒反映出北宋城市商業經濟發展繁榮,金陵自六朝起已是長江航運交通的重要樞紐。北宋飲酒成風,皇帝為增加財政收入,獲取酒稅,鼓勵人們飲酒取樂。《清明上河圖》中就有28艘船,大小用途各不相同。《東京夢華錄》記載,在汴京正店(有釀酒權的豪華大酒樓)有72戶,腳店(一般酒樓,無釀酒權,用酒須從正店批發)更是不能遍數。從中,我們可感受到宋人對酒的熱愛。
“彩舟”一句:彩舟,畫船,裝飾華美的游船。
釋疑:上句寫了“歸帆去棹”,來來回回的船,為何這句又寫“彩舟”?筆者以為北宋造船業發達,船型眾多,不同船舶功用不同,如遠洋海船、運糧船、飛篷船、舫船。
“云淡”指淡薄的浮云。“星河”,一曰天河之大,一曰繁星交輝。筆者認為,“星河鷺起”也有可能是“華燈初上,白鷺翩飛”之意。“畫圖難足”意為作畫也難以完全表現出來。足表示“完全、足以”之意。
下闋“念往昔”一句:“念往昔”起過渡作用,由上闋的寫景轉為下闋的抒情,由現實轉為想象。“繁華競逐”指詞人想象六朝的達官貴人競相效仿攀比,過著奢侈的生活。
課內遷移:柳永的《望海潮》的“戶盈羅綺,競豪奢”。
時事拓展:“摔倒炫富”源于俄羅斯一位博主在社交平臺發起的“炫富挑戰”。看似不小心的一摔,他身邊散落的,全是他炫出的名牌奢侈品。“河南考古”一摔,炫出一堆堆待整理修復的文物碎片;軍人一摔,炫出了8年間最珍惜的榮譽證書。
門外樓頭:化用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指南朝陳亡國慘劇。韓擒虎,隋朝名將,原名擒豹,因十三歲時生擒一只猛虎,由此改名。當他帶兵攻至金陵朱雀門外時,陳后主尚與其寵妃張麗華于結綺閣尋歡作樂。見大勢已去,陳后主帶著張貴妃、孔貴嬪兩人躲于宮中一口枯井中。后因一士兵口渴被捉住,押至韓擒虎帳前,陳亡于隋。門,指朱雀門。樓,指結綺閣。韓擒虎相貌威武,智勇雙全,史書記載突厥使臣們一見韓擒虎,渾身發抖、不敢直視。在魏征主持編撰的《隋書》中,韓擒虎死后做了閻羅王。
悲恨相續,指六朝亡國之悲、失國之憾,接連不斷。
“千古”一句:詞人登高面對此景,空嘆歷朝興盛與衰亡。
課外拓展:李清照的《漁家傲·記夢》的“我報路長嗟日 ? ? ? 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六朝”一句:六朝舊事像流水般逝去,如今只有被寒煙籠罩、凝成一片綠色的衰草留存。
“至今”一句:商女,亦稱“秋娘”“秋女”,酒樓茶坊的歌女。
課內遷移: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我國古人把五音——宮、商、角、徵、羽與四季相配,因商音相當于今天的re音,其凄厲之感與秋天肅殺之氣相應,故以商配秋。
后庭遺曲:此曲傳為陳后主所作亡國之音《玉樹后庭花》,此三句化用杜牧的《后庭花》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六、板書設計
上闋繪景:壯麗雄渾的金陵秋景圖。水,陸,空;色彩鮮明;動靜結合。
下闋抒情:亡國之嘆,借古諷今,憂慮朝事,告誡北宋當權者應居安思危;古今對比,虛實結合。
七、運用思維導圖,背誦全詞
(見右圖1)
參考文獻
[1]王立群.賞詞如風——王立群品讀經典詩詞[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
[2]王力堅.抒懷古之蓄念 ?發戒今之情結——讀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J].語文講堂,2003(2).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