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
【摘要】 新課改的不斷推行使初中歷史教學方法不斷創新,這在給學生帶來更多新穎的教學體驗的同時,也為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起到了很大幫助。歷史作為學生在初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也非常豐富,其中史料教學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通過研讀相應的文字記載和描述更加清晰地了解當時發生的史實以及社會背景等現象,因此教師更應當合理利用這種教學方式。為此本文就針對初中歷史中如何運用史料進行教學進行探究,并對此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初中歷史 史料教學 教學策略 有效應用
史料作為研究歷史現象的重要輔助工具,在歷史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如果僅憑課本中的現代文字來學習歷史知識,那么仍然會感覺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相關情境有一定距離,而歷史史料則拉近了學生與歷史史實之間的距離,并且它也是現代與過去溝通的橋梁,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歷史這門學科產生更深的信服感,從而提升自己對于歷史史實的了解。
一、利用史料進行課程導入,有效引發學生思考
史料的種類有很多,例如相關文人所寫的詩詞、傳記以及專門記載史實的書籍等都可以被列為史料的相關范疇,教師在應用時應當對其進行仔細甄別,使自己所篩選的內容符合教學內容、符合歷史史實,并且能夠真正對學生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促進學生的思考和發展。在以往教學中,教師也會利用各種方式為學生進行課程導入,而課程導入的方式也有很多,其中利用史料為學生進行課程導入就是一種有效手段。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引起學生的思考和探索,讓他們對本節內容產生好奇心,進而帶著這種好奇心來學習課文內容,也會達到更好的聽課效果。由于學生在之前所學的語文知識中已經積累了相關的知識背景,因此教師可以大膽采用一些較為簡單的詩詞或古文段落來為學生進行課程導入,讓學生思考這些內容所描述的相關情境以及產生這一說法的原因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從而達到更好的預期效果。就這一點而言,古詩詞的導入也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在課上進行提前預覽,它在課下同樣可以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根據這些史料內容來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索,進而達到有效的預期目的。
例如學生在學習《繁榮的宋元文化》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資治通鑒》的相關內容為學生進行課程導入。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這樣一個故事:在北宋時期,一些人堅持要毀掉這部已經雕版的巨著,但是這本書最終卻因書中含有宋神宗的“御序”為由,被存留了下來。那么這本著作的內容是什么呢?發生這一歷史史實的相關社會背景又是怎樣的呢?學生可以帶著這樣一個問題來閱讀課本內容,進而總結出這個階段的社會背景以及相關特征。但是僅憑單一的史料或相關故事并不能引起所有人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程導入階段多引入一些史料內容,使學生有選擇性地進行探討。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符合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和他們個人的學習特點。例如,除了史料故事之外,還可以通過詩句進行課程導入,尤其是在宋朝和元朝這樣一個文化繁榮發展的時期,宋詞和元曲也是最具社會代表性的文化產物,因此教師也可以以相關描述社會背景的宋詞和元曲作為課程導入素材,從而有效引發學生的探索興趣。
二、通過史料進行探索,有效了解歷史脈絡
除了將史料應用于課程導入環節,最重要的還是應在教學環節為學生融入這些內容,讓歷史史實與學生所學的內容建立密切關系,學生能夠在信服的基礎上,建立更深刻的歷史脈絡。當然史料的表現方式有很多,不僅可以通過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且還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當注意的重點內容。在對史料的應用過程中,以往一般都是由教師收集相關材料為學生進行講授,但是這一過程也并非只有教師才能完成,學生本人同樣可以利用自己現有的工具搜集相關史料,建立出相對明確的歷史脈絡,這也可以作為歷史課程中的實踐內容進行操作。
例如學生在學習“紅軍長征”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收集“長征”這個過程中的相關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是當時人們的文字記載,也可以是圖畫、照片等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搜集來的相關材料,以故事的形式將其串聯起來,深刻領會其中所表現出的精神,讓學生在學習歷史史詩的基礎上能夠學習他們的長征精神,從而提升自己對這一歷史過程的深刻理解。
三、利用史料進行練習,有效理解鞏固知識
與其他學科不同,對于歷史這門課程而言,它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即學生所學的前面的知識與后續的發展都具有密切的聯系。為此學生所學習的不同時段的思想、發明等都可能對后續的社會發展以及相應變化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學生在學習相關歷史內容時應當做到融會貫通、善于聯系,進而才能將歷史事件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發展過程。
例如學生在學習關于“政治制度”相關的內容時,如果在考查學生時出現相關文化發展的一些歷史史料,學生應當從這些內容中提取出能夠反映社會現象或相關背景的內容。例如孟子所提出的“施仁政于民”就反映出了“反對社會剝削”的觀點,這就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密切聯系。學生也應當由此而想到相關社會背景以及產生相應社會現象的深層原因,這也是對于歷史史料的靈活運用,對于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總之,史料在歷史教學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能夠通過史料更深刻地理解相應的社會背景和歷史史實。這對培養他們的史學思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這也養成了學生在具有相應依據的情況下研究社會問題的習慣,有效培養了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 龔雋峰.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史料教學探析[J].高考, 2017(24):69-70.
[2] 臧立梅.淺談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的作用及方法[J].吉林教育,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