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應忠
【摘要】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持續進步,小學教育已經逐漸變成目前我們國家十分重視的對象之一。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理應對其個人素養和道德涵養展開培養,促使其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綜合水平。本篇文章將闡述小學道德和法治課堂的實際現狀,并對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道德和法治課堂教學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小學 道德和法治 教學思考
引言:
從現階段發展而言,學生們除了需要完成文化課知識學習之外,還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養,從而才可以更好地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基于這一情況,應當對當前道德和法治課程展開優化,進而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促使學生們的綜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小學道德和法治課堂的實際現狀
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相較于初中、高中階段而言,有著十分顯著的區別。由于小學生好奇心旺盛,對待事物的認知接受能力相對較強。所以,小學階段學習的道德和法治觀念的學習也有著巨大的差別。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待外界事物的認知還處于懵懂階段,對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更處于空白階段。因此,教師對小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教學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我國現階段的小學生道德和法治教學仍然不夠重視,對于相關方面的教學理論還相對比較少,從而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的理論相較于其他國家相對比較落后,教學內容對小學生而言難以理解。進而導致小學生對于道德和法治教學產生抵觸情緒,教師不能有效地展開教學工作。
二、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道德和法治課堂教學的思考
1. 對學科主題進行整合
小學生道德和法治課程的教導不僅僅只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并且也與小學生其他科目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想要培養學生快速形成道德和法治觀念,首先務必要將自身教學內容與道德和法治教學內容相結合,將道德法治教學融入到學生日常生活當中。
例如:教師在道德和法治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講解《優美的校園環境》時,教師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展示校園環境讓學生進行欣賞,或者帶領學生到校園的各個角落親自感受校園的優美風光。從而培養學生形成愛護校園環境的道德認知觀念。
2. 施行體驗式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階段。所以,相較于道德和法治科目理論知識的背誦與記憶,教師更應當重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和法治觀念的認知。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采取體驗教學方式,從而提升小學生的道德和法治素養的形成。
例如:當教師講解團結合作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分組合作比賽小游戲,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當中完成游戲任務。在游戲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分別邀請每組的小組代表進行團隊合作的感受與心得的分享。教師通過體驗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學生親自參與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快速理解團隊合作的正確意義,并且加深學生對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的認知。
3. 采取資源共享式教學
教師在進行道德和法治教學時,還可以采用資源共享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將道德和法治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好地融合起來,讓學生能夠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形成道德和法治的認知觀念,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進行團隊合作的德育認識觀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班級分為小組,進行實踐活動教學。教師首先準備兩個大桶,分別放在教師的兩邊。一個桶里裝滿的水,另一個是空的。然后發給每個同學一個小桶,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比賽,看哪個小組能夠最先將滿水桶的水更換到空桶內,并且引導學生不要盲目地自己去舀水、送水,要多想象怎么樣團隊合作。最后在任務完成之后,選出換水最快的小組代表為其他學生講解他們小組是通過怎樣的分工合作完成換水的,并說出團隊合作獲得勝利的新的體會。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而為學生日后道德和法治素養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現階段對教學事業也加強了重視,在教學的各個階段都開展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道德和法治的教育。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成長階段,對于世界的認識還在空白狀態。所以,教師應當重視小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正確觀念的形成。只有小學階段正確的觀念形成,才能夠為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夠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合理的新型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沈莉伊.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和法治課堂教學思考——以浙教版《道德和法治》第一冊教材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7(1):18-20.
[2] 王玲.核心素養下的小學一年級《道德和法治》教材研讀與教學思考[J].黑龍江教育:小學版,2017(9):18-19.
[3] 董玲娟.核心素養下“生命主題”課堂教學路徑初探——由一節優質課引發的教學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