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麗
【摘 要】 對于婦科疾病患者來說,術后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是促進患者術后康復的關鍵,同時也是婦科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現階段,婦科開腹手術之后,為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所采用的治療方式主要涉及到三種,一是中醫治療,二是西醫治療,三是蒙醫治療,三種方式各不相同,但均具備一定的優勢。筆者從這三種方式出發對婦科開腹手術后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的治療研究進行綜述。
【關鍵詞】 婦科;開腹手術;胃腸功能恢復;治療研究;現狀
[Abstract] For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 diseases,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and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gynecologic study. At present, after gynecologic open surgery, three kinds of treatment methods are used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one i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wo is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ree is Mongolia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three methods are different, but all have certain advantages. From these three way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tomy.
[Key words]Gynecology; Open surgery;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Treatment research; Status quo
臨床中,婦科作為一個重要科室,因疾病種類增加,手術的治療作用也逐漸體現出來。特別是傳統開腹手術,在多種疾病治療中均可以應用,盡管伴隨腹腔鏡等微創技術的發展,微創手術在婦科患者中的應用逐漸推廣,但現階段傳統開腹手術仍占據重要地位[1-2]。通常情況下,開腹手術通常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對于麻醉藥物,胃腸道和機體均會產生一定的應激反應,患者通常會出現腸蠕動減弱現象,甚至會出現腸麻痹,表現為腹脹、發熱、惡心嘔吐等術后并發癥,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對患者早期康復非常重要,所以需要使術后胃腸功能盡早恢復,這對腹脹、腹痛、腸粘連、腸麻痹以及腸梗阻有預防效果[3-4]。另外,開腹手術的治療方式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創傷,容易影響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所以需要做好促進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的治療工作,以保證開腹手術治療的效果[5]。
1 中醫治療
1.1 專方治療
在中醫治療研究中,專方治療始終是研究的重點,臨床中所涉及到的大部分專方均為自擬組方,通過內服治療的方式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有研究指出,理氣通腑湯在婦科開腹手術后的應用效果良好[6]。理氣通腑湯組成包括枳殼、榔片、陳皮、木香、香附、川樸、萊菔子、麩皮、木香、烏藥,加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同時通過自擬理氣通腑湯治療的患者在術后排氣時間以及術后排便時間也明顯比對照組早,另外經過自擬理氣通腑湯治療之后,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積分均明顯降低,包括腹痛積分、腹脹積分、惡心嘔吐積分等,可見理氣通腑湯對婦科開腹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7-8]。也有研究指出,排氣湯在婦科開腹手術后的應用對胃腸功能恢復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排氣湯的組成包括大黃、厚樸、芒硝、蘇梗,在術后6h開始服用,采用排氣湯治療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早于對照組,在術后排便時間上也早于對照組,另外在腹痛、腹脹癥狀改善方面也取得良好效果,由此可見排氣湯在婦科開腹手術后的應用可以使患者胃腸功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可以使患者的食欲增強,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9-10]。
1.2 其他方法治療
有學者指出,對開腹手術后的婦科患者艾灸中脘穴,對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使胃腸道并發癥發生概率降低。同時實施艾灸的患者發生嘔吐的概率明顯低于未實施艾灸的患者,另外在首次排氣以及排便時間上,實施艾灸的患者也早于未實施艾灸的患者,由此可見在婦科開腹手術之后,對患者的中脘穴進行艾灸可以避免胃腸道并發癥出現,對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11-12]。也有研究顯示,通腑湯與足浴的配合應用對婦科開腹手術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有促進效果,采用通腑湯與足浴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早,可見在婦科開腹手術后可以通過通腑湯與足浴的配合應用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13-14]。有研究將110例婦科手術患者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術前、術后均行常規護理,研究組加行中藥足浴、足底按摩,其中足浴組方包括大黃、紅花、吳茱萸、白芷、廣木香,結果顯示,研究組肛門排氣時間明顯縮短,由此可見中藥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對開腹手術后婦科患者康復有利。有學者對78例婦科手術患者從手術當天開始分別在雙側足三里穴注射維生素B1,注射劑量為100mg,每天1次,結果發現患者術后2d內氣通者占比為74.4%,由此可見雙側足三里穴注射維生素B1對婦科開腹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有利。
2 西醫治療
2.1 內服法
針對婦科開腹手術患者的術后治療,西醫內服法主要是利用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的西藥進行治療,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有研究指出,維生素B1對婦科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有促進效果,采用維生素B1治療的患者在肛門排氣時間上比不給予維生素B1治療的患者早,同時在促進胃腸蠕動方面,維生素B1也取得良好效果,可以促進患者術后恢復[15]。也有研究指出,口服西甲硅油的方式對婦科開腹手術后胃腸功能有改善作用,可以提高恢復效果。口服西甲硅油的患者術后腹脹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腹脹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另外在排氣時間上也早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口服西甲硅油對婦科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不僅改善減輕腹脹程度,縮短腹脹持續時間,還可以促進術后排氣,恢復腸蠕動,對患者術后恢復有利。
2.2 外治法
據相關研究指出,耳穴壓豆對婦科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可使手術效果得到提升。采用耳穴壓豆的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的概率以及發生程度均明顯比常規方法患者低,同時采用耳穴壓豆的患者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也明顯比常規方法患者早,說明在婦科開腹手術之后,耳穴壓豆對胃腸功能有改善效果,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另外,也有研究指出,MF-多源治療儀在婦科開腹手術中的應用也取得良好效果,采用MF-多源治療儀治療的患者臨床效果優于未實施MF-多源治療儀治療的患者,主要體現在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以及首次肛門排便時間上,同時也體現在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效果上。同時有學者指出,自控鎮痛泵對婦科開腹手術患者而言非常重要,可以促進術后胃腸蠕動,使患者的胃腸道功能盡快恢復。另外采用自控鎮痛泵的患者腹脹發生率比未實施自控鎮痛泵的患者低,可見自控鎮痛泵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良好。
3 蒙醫治療
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在婦科開腹手術后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治療上,蒙醫治療也取得了一定進步,使患者的痛苦程度得到緩解,同時也避免了術后并發癥的出現。有研究針對100名婦科開腹手術患者進行研究,以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年齡為依據口服通氣湯治療,服用劑量為5g,每天1次的患者26~30h排氣的占比達到75%,每天服用2次的患者36~48h排氣的占比為22.5%,每天服用3次及以上的患者48h后排氣的占比為2.5%。在《蒙藥順氣口服液的工藝及臨床研究》中指出,順氣口服液對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同時對患者切口愈合有促進效果。有學者對120名婦科開腹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將其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術前一天晚上以及手術當日清晨分別進行1次清潔灌腸,研究組分別在手術前后口服阿木日-6,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術后出現輕微腹脹現象,術后排氣時間集中在40h,對照組術后出現明顯的腹脹癥狀,且術后排氣時間集中在56h。由此可見阿木日-6在婦科手術前后的應用可以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對胃腸蠕動有促進作用,可以縮短術后排氣時間,使術后腹脹以及術后便秘發生概率降低,避免腹脹等因素導致的多種并發癥,如腸粘連、引導殘端出血、切口裂開、腸梗阻等。
臨床中,婦科開腹手術后對胃腸功能恢復的促進方法包括很多種,且均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通過分析發現,大部分研究分析的指標主要是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和術后首次排便時間,但臨床中影響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因素包括很多種,如手術時間、盆腔粘連情況、患者本身體質等。通常在近些年資料中發現,對患者行以有效的治療,對其胃腸道功能恢復有促進效果,但就蒙醫治療而言,因其處于發展初期,所以需要大量研究驗證。
參考文獻
[1] 溫麗娜,孫樺.耳穴貼壓聯合早期假飼對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7,01(11):2753-2756.
[2] 葛曉軍,李道五,潘炳權,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腹部術后胃腸功能紊亂臨床觀察[J].新中醫,2016,01(07):66-67.
[3] 王艷勤.利膽湯聯合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對膽囊結石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及膽囊壁厚度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02(22):4196-4197.
[4] 齊慶嶺,李凱,楊金利.針刺對全身麻醉下開腹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6,22(03):259-260.
[5] 王秀文.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效果觀察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14):2069-2071.
[6] 武麗娜,余劍波,宮麗榮.耳穴壓豆對婦科腔鏡術后胃腸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7,01(06):626-629.
[7] 周應初,霍繼榮,劉斌,等.四磨湯對婦科開腹術后胃腸運動功能的臨床效應及安全性研究[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11):1705-1711.
[8] 馮文棟,郭慧梅,曹淑華.熱敏灸配合針刺療法對非創傷性婦科急腹癥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12):2352-2354.
[9] 王曉秋,吳文忠,鄭曼,等.術前電針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影響的可行性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8,01(02):35-38.
[10]吳愛平,范建萍.厚樸穴位貼敷對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的效果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11):89-90.
[11]郭亞利,王振華,李微.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應用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05):979-981.
[12]古力沙爾阿·吐爾遜,牛相來,吳繼新,等.溫針對婦科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2(01):96-98.
[13]陳潤清,黃潔明,陳君懿,等.和胃通降穴位貼敷法對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胃腸功能康復的效果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7,01(23):96-99.
[14]吳健,李惠東,陳秋源.吳茱萸熱敷促進腹腔鏡膽道探查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9):120-122.
[15]柳瑞.中西醫結合治療腹部術后胃腸功能紊亂62例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6,24(11):88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