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真
【摘? 要】 微課和微博、微信、微電影一樣,是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產物,具有“短、小、少”等特點,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網絡課程資源,彌補了課堂教學的缺陷,拓寬了課堂教學的時空,整合優質微課資源,通過優化教學模式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自主、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翅膀
對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教師的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將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基于微課資源庫的校本研修、區域網絡教研將大有作為,并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微課的應用給小學數學的課堂帶來了活力,微課豐富的表現力、強大的靈活性大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小學數學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現代課堂散發無窮的魅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活潑、好動,熱衷色彩鮮明的圖片或動畫、喜愛悅耳動聽的聲音。創設一定的情景,可以大大吸引同學們的興趣,把關注點放在學習的內容上。通過微課,將課本的抽象知識變得形象,大大增強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主動去理解、去探索。在繪聲繪色的微課視頻中,通過生動的教學情境,同學們仿佛身臨其境,枯燥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微課營造的氛圍帶領同學們有意識地去學習、去收獲知識。在玩中學,在樂中學,不知不覺愛上美妙的數學。
二、感官教學,引導自主學習
微課是教師精心選材、精心設計、精心制作出來的,它承載的是精華,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放到網上,同學們在家利用電腦、平板或智能手機觀看微課學習,并完成相應的自學報告單。在這樣流動的課堂中,教師應巧設疑問,進行引導和點撥,調動學生的眼、口、手、腦協調聯動,啟發學生主動觀察、發現問題并分析解決。在這個“引導——觀察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同學們在觀察、思考、表達的過程中初步掌握知識。
三、放飛翅膀,構建互動課堂
課中,教師批改自學報告單,及時了解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再進行二次備課,調整教學過程——以學定教。創設典型的例題,在微課的輔助下,讓學生分組討論,在教與學的互動中,積極思考,發散思維,大膽解決問題。對于有異議的問題進行辯論交流,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發表不同的見解,共同解決問題。
四、隨時隨地,拓展教學時間
傳統教學的時間一般都集中于學生在學校的上課時間,一般為6-8節課,微課的出現使得學生的學習從學校上課時間拓展到了課前和課后。因為處于信息技術環境下,所有學生可以做到隨時學,在任何時候都能觀看教師的授課,學習到他感興趣的內容。而且哪怕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學生也能進行這種自主的學習。那么,學生通過在家中觀看網絡中的微課視頻,無形中就將教師“教”的時間進行了延長,可以做到提前學、學后鞏固和解惑等,從而也拓展了學生“學”的時間。
五、以微課之鑰,開啟高效復習之門
微課為學生隨時的復習、查閱提供了可能,更好地消化重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若遺忘了或沒聽懂知識點,可以通過重新觀看微課再現教師的講解過程。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夠滿足他們的個性化學習,既可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資源。微課短小精悍,內容都圍繞一種重難點,針對性強,有助于學生及時查閱,進行強化鞏固。在總復習時,面臨著時間少、內容多、要求高等突出問題,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如何讓每位學生在復習階段都有最大的提升,微課的加入使得這個問題得以解決。教師錄制知識點歸納的視頻,典型例題的講解思路微課,學生根據復習報告單,結合自己的情況分配時間觀看,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立馬翻看之前的微課視頻。
另外,在小學階段,數學書面作業格式要求嚴謹,一般教師會在開學初對全班同學們講一次作業書寫和答題要求,但部分同學不能把全部要求都記下來,這時候教師則可以利用微課把作業要求錄下來,并配上正確的作業圖片例子。這樣一來,同學們可以在家多看幾遍,效果會更好。微課的優勢同時也有助于數學教師在微課研究制作過程中快速成長。研究微課的過程就是研討課本知識、解決重難點、設計自學報告單,這本身就是一個教學反思的過程,能夠有效促進教師的成長,提升教師的學科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能力。
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也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開啟了教育的“微時代”。但在實際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微課,也不能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質量,面對這股熱潮也要冷靜思考,不盲目跟風,生搬硬套,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使微課更好地服務小學數學教學。我們數學教師應該繼續研究微課,探究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讓課堂變成學習的樂園,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