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它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由于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但現實教學中,小組合作也遇到諸多問題,存在很多誤區。只有真正理解了小組合作學習,正確實施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從而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提升學生數學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 存在問題? 對策
自從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以后,小組合作就幾乎成了各種課堂的標配。一時間,無合作不課堂。但是,這些年筆者在很多課堂上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卻出現了很多問題,教師實際操作也存在很多誤區。
一、當前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很多小組合作都只是為了課堂停留在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而且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小組合作學習大多數時候都是教師一宣布開始討論,前排學生刷地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幾分鐘后,教師一喊“停”,學生立即安靜下來,站起來發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認為……”“我覺得……”學生仍然是“我怎么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么樣。”像這樣的小組合作,沒有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沒有共同任務中的分工和個人責任,更沒有對成員完成任務進行加工和評估,尋求有效的途徑。顯然,這樣的小組合作是形式化的。許多合作學習的失敗在于:學生不會傾聽,不會交流,只會各說各的,各干各的,表面上有合作之形,實際上無合作之神。因此,培育學習小組,讓學生學會合作。就成了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的前提。其次教師在整個合作過程中也應該發揮其主導作用。
二、小組合作學習應當注意的問題
盡管存在很多問題,但并不是說小組合作學習本身有什么問題,更多的是教師對小組合作的認識和操作出了問題。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呢?我以為應當關注以下方面。
1. 小組學習任務的分配
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合作的內容和目標是什么,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么(小組的任務完成得怎么樣,個人的學習成果怎么樣等)。
2. 小組合作探究
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后,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期間教師會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多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
3. 全班交流
讓每個小組的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匯報,了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同時注意了解每個小組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
三、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對策
教師除了在理論上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外,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教會學生正確有效的合作方法
在小組合作學習初期,學生的合作能力幾乎為零,此時要注意合作小組內人數的起點是兩人。一人說,另一人聽,一人操作,另一人觀察、評價,然后換位進行,讓學生逐步適應接受這種學習方式。當兩人合作經歷了一段時間,學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經驗,教師在根據具體情況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組過渡,同時注意讓學生輪流當組長。學生合作能力培養不是一早一夕之功,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增強小組成員的集體責任感,并能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議。著力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和表達自己的觀點的能力,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的態度。
2. 合作學習小組的分組
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地研究設計,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
3.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
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4. 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實施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整節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教學要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這需要根據課前的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在需要合作時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督和指導,尤其關注困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讓他們多一些發言的機會。
5. 教師在合作時的定位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教師不再把自己視作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權威——服從”關系逐漸變成了“指導——參與”的關系。
任何變革總會在各種挫折中砥礪前行,課程改革亦不例外。小組合作也許并非萬能,但它已經或者正在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隨著課堂教學研究的深入,小組合作終會越來越被教師們認識和接受,從而發揮它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數學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