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紅 黃傳忠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和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擺在了高中化學教學的主要位置上,從高中化學選修課教學上來說,要求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學習,取得進一步發展,同時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激發學生學科興趣的同時,培養其核心素養,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從不同角度針對高中化學選修課教學中如何形成學生化學學科興趣及核心素養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高中化學選修課? 化學學科興趣? 核心素養? 價值
當前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高中化學課程結構發生了巨大轉變,分成必修、選修兩個層次,其中選修以必修為基礎,共分成六個模塊,這些模塊的設置均以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為前提。這種以模塊形式出現的課程,在沒有成熟的、可以借鑒的經驗的時刻,為了充分體現出課程設計意圖,深入落實選修課程,應著重突出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有效把握好各模塊之間存在的內在邏輯關系,這是選修課實施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高中化學選修課的功能
高中化學新課程中共設置了“化學反應原理”、“化學與生活”、“物質結構與性質”、“實驗化學”等選修模塊,每個模塊都有其特定的主題,模塊中各項內容均以主題為核心進行設置,學生在模塊課程中不再獲得孤立的知識點,而是在主題統攝之下形成結構化知識框架。從總體上來看,高中化學選修課主要突出了以下幾方面功能:首先,提升化學科學素養。化學科學素養主要包括化學科學知識、化學科學方法、化學科學意識等要素,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影響下,應以適應學生發展為出發點,以必修課模塊為基礎設置選修課模塊,突出對科學探究、科學方法及科學過程等方面的要求;其次,發展學生個性。發展學生個性的關鍵在于課程結構的構建,為學生賦予選擇權,充分適應學生發展過程中體現的個別差異,化學選修課各模塊的設置,不僅拓展了學生的選擇空間,同時也豐富了選修內容,為那些在化學上具有強烈發展愿望的學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間;第三,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選修課程開設之后,教師面臨著新的要求和挑戰,這無疑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條件,促進教師不斷提升其教學能力、專業技術水平,充分激發教師的創造性。
二、高中化學選修課對形成學生化學學科興趣及核心素養的價值
1. 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
自主學習是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并研究問題、探索知識的重要路徑。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設疑、多啟發,在課堂上應將提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設計出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給予開放性答案,這對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非常關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策略。例如,在“化學反應的方向”教學中,筆者向學生提出問題“處理汽車尾氣的反應怎樣才能發生?”然后將提問、討論的時間交給學生,這樣原本教學中的單向交往就變成了雙向甚至多向交往,課堂非常富有生機和活力。教學過程中,不僅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有所提高,同時還逐漸開始將學習看成是一種責任。
2. 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能對于一些化學主題意義的形成是不全面或不正確的,這就需要在一個協作、交流的群體之中,針對學生各自提出的觀點與假設進行批判性的辯論,在辯論之中不同的觀點、假設可以不斷碰撞、交鋒,從而有效補充、加深學生對一些化學問題的理解。通過這樣的合作交流學習,不僅可以通過相互切磋達到提升化學成績的目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參與與合作意識,在學生群體之中形成非常好的非認知品質,更好地適應當前教育社會化提出的要求,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
3. 提倡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
所謂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直接參與質疑、探索解釋疑問的過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是主動學習的探索者,學習的過程就是研究和創新的過程,同時也是收獲的過程。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體驗式學習”被擺在了比較突出的位置上,學生不僅需要用腦子去思考,同時還要自己去聽、去看、去動手做,通過自己親歷性的參與認識解決問題,并從中獲取體驗。所以,化學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對于化學選修課來說,其中設置了很多活動和探究內容,需要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探究實踐中去,親身去體驗獲取知識、分析及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從而激發出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更好地提升其學科素養。
三、結語
綜上,新課改要求高中化學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還要發展學生的個性。該要求突破了以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將關注點放在對學生思維與素養的培養上。在新課改大背景下,化學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理論知識,同時還能培養其辯證思維及化學核心素養,激發出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有效策略進行教學,這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也是一個探究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周昌林.圖示思維在化學反應原理銜接教學中的運用——以鋁鹽和鐵鹽的凈水作用為例[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39(19):28-33.
[2] 楊宏偉.微信公眾平臺輔助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案例研究——以《氯氣的制備及其性質實驗》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1(09):105-108.
[3] 楊守瑛.“整合=教學方式+網絡環境”——反思《網絡環境下普通高中化學選修課實施的研究》研究[J].科學大眾,2008(01):121-122.
[4] 張蓮.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選修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