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進 江世國
摘 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啟動較早且改革力度較大的國家主體科技計劃類別之一。筆者曾在科技部某科技計劃管理專業機構借調工作一年多,全方位經歷了“數字診療裝備研發”重點專項的申報、評審、立項以及部分過程管理工作,本文將重點介紹該專項項目立項相關工作及部分思考與體會。
關鍵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申報;立項;思考
2014年以來,國務院相繼印發《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等文件,文件中規定,將中央各部門管理的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整合形成五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改革前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來,旨在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農業、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健康等領域中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重大國際科技合作,按照重點專項組織實施,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研發布局和協同創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本文以2016年度首批啟動的6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試點專項中“數字診療裝備研發”重點專項為例,進行申報、評審、立項相關工作介紹,以及在此工作基礎上的體會與思考。
一、項目申報
1.預申報
預申報作為項目申報的首輪環節,一般從指南發布到申報截止不少于50天,部分重點專項定向申報項目無此環節。預申報期間,項目申報單位及項目負責人需要按照指南要求的相關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填寫項目預申報書,與所有參加單位簽署聯合申報協議。對于有配套經費比例要求的指南方向,還需要提供表述明確且足額的配套經費承諾函。
2.預申報形式審查
預申報形式審查中發現的問題主要有:①項目或課題負責人申報或在研項目超項;②項目申報單位性質或資質不符合指南要求;③未能提供規范、明確、足額的配套經費承諾函;④未能提供齊全的聯合申報協議或協議中缺少項目(課題)負責人親筆簽名;⑤外籍或港澳臺專家未能提供受聘國內單位證明;⑥項目牽頭單位是企業的,未能提供企業自有資金證明。
3.預申報項目首輪評審
預申報形式審查通過后進入首輪評審,首輪評審一般采用網絡評審方式進行,根據指南設置方向相近原則進行分組。首輪評審專家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統一抽取和使用。專家抽取前,需會同專項實施方案、指南編制專家組共同商定形成專項評審專家遴選標準。按照每個項目由不少于7名專家審閱,每位專家審閱不超過15個項目的原則,由系統在同一評審組內隨機匹配專家和評審項目。原則上對“擬支持項目數1―2個”的末級方向取前4名進入答辯評審,其余明確支持項目數的指南方向按擬支持項目數量3倍的比例確定進入答辯評審的項目名單。
4.項目正式申報
通過首輪評審的項目申報單位應在接到通知后的30天內在信息系統中完成項目申報書和預算申報書的填報和提交。正式申報前,專業機構會根據指南編制時形成的專項經費支持強度建議、重點專項概算以及通過首輪評審項目預申報提出的專項資金預算總額,綜合考慮形成每個項目的專項經費指導數。若項目預申報的專項資金預算總額小于指導數,則該項目以預申報金額為準。
5.正式申報形式審查
正式申報形式審查中主要發現的問題有:①項目骨干人員申報及在研項目超項;②未能提供份數齊全,明確各單位任務分工、考核指標、經費分配等,簽字蓋章符合要求的聯合申報協議;③申報單位為企業的未能提供企業資質證明(企業營業執照);④未能提供數據提交承諾函;⑤項目執行周期不符合指南要求等。
6.項目申報二輪評審
正式申報形式審查通過后進入二輪評審,二輪評審采用視頻答辯評審的方式進行。各個評審組評審專家至少15名,專家需全程參加本組評審。專家遴選標準、專家抽取流程及抽取原則與首輪評審相同。為保證評審質量,每個評審組可邀請不超過3名特邀專家參加答辯評審。
評審開始前一天,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專項管理平臺和專業機構網站公布答辯評審專家名單。在評審會議前5天組織評審專家瀏覽項目申報書并簽署評審專家誠信承諾書和回避聲明表。在回避聲明表中提出有需要回避項目的專家,不再參與相關三級指南方向的評審工作。評審專家完成項目申報書瀏覽,并對每個評審項目提出問題,在評審會前2天填寫提交并通過系統匿名反饋給項目申報者。
評審會分預備會和項目評審會兩個階段。預備會上宣布評審專家組成和分組,對評審工作提出技術和紀律要求,并優先邀請科技部專業司局相關領導或指南編制專家組成員對指南進行解讀。解讀專家不得旁聽項目及評審。由專業機構領導介紹評審工作要求和紀律要求。評審階段,原則上項目匯報時間不少于15分鐘,質詢、答辯時間約為30分鐘,每個項目總時間45分鐘。每位評審專家通過信息系統獨立完成評審意見表填報。在評審過程,專家發現有需要回避的項目,須退出回避項目所屬末級指南方向所有項目的評審,并繼續參加本組其他指南方向項目的評審。
7.立項初步建議
原則上建議立項項目的評審票數應過半,且評審分數應不低于75分,對申報項目數小于或等于指南中擬支持項目數的指南方向,所立項目應滿足評審組2/3專家建議通過評審,且分數不低于80分。對于擬支持項目數為1―2個的指南方向,應按1項計算:如果只有1家單位申報并參加答辯,應滿足評審組2/3及以上專家建議通過評審,且分數在80分及以上;如果有2家單位申報并參加答辯,應滿足評審組1/2及以上專家建議通過評審,且分數在75分及以上。
擬立項數按照年度項目申報指南規定的立項數確定。對于指南中擬支持1―2個項目的方向,原則上按上述標準支持1項;在滿足以下條件時,可以擇優同時支持兩項:2個項目在該指南方向的答辯評審中排序前兩名,且2個項目得票率相同,平均分相差在3分以內(包括3分),則啟動技術路線評價程序。評審專家現場對2個項目的技術路線進行獨立評價,原則上如2/3及以上專家認為這2個項目技術路線明顯不同,則該指南方向擇優支持2個項目。
對于指南中有明確支持項目數的方向(不包括1―2項),擬立項項目的最后1名,若存在兩個或多個項目的建議立項票數比例(建議立項票數/所有有效票數)和評審分數均相同的情況,則增加立項數。
二、項目立項
1.預算評估
專業機構委托科技部風險事業開發中心(簡稱 “風險中心”)開展預算評估。專業機構將每個項目的專項經費指導數、擬立項項目清單以及對應項目的紙質預算申報材料移交風險中心。風險中心在紙質材料移交后的20天內,完成對擬立項項目的預算評估,并將預算評估結果提交至所屬專業機構。
2.合規性審核
專業機構將專項項目安排方案和評審工作報告按規定報專業司進行合規性審核。專業司邀請專項年度指南編制專家組部分成員及相關行業部門負責人,對擬立項項目立項評審過程及結果是否符合規定進行評審。專項項目年度預算安排方案按照預算申報程序報財政部。
3.誠信審查
專業機構配合科技部政策司對項目骨干級以上人員開展誠信審查,對于存在誠信記錄的人員根據相應身份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4.立項公示
在科技部完成合規性審核和誠信審查后的擬立項項目,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專項管理平臺和專業機構網站公示,公示時間5個工作日。
5.發布立項通知
在科技部完成合規性審核、財政部下達項目預算后,由專業機構按程序辦理專項的立項通知文件并及時下發。
6.簽署項目任務書
項目單位按照公示的中央專項經費填寫項目任務書及課題任務書,任務書的預期目標和研究內容需與申報書保持一致,不得擅自更改調減任務量,同時考核指標應明確、定量、可考核。課題任務書中預算部分需根據反饋的中央專項經費進行相應調整。專業機構和風險中心邀請專家對項目和課題任務書進行審核,并反饋修改意見。修改后通過審核的項目,與專業機構簽署項目任務書,與課題承擔單位簽署課題任務書,簽署完成后該項目正式完成立項程序。
三、體會與思考
1.形式審查
對于項目或課題負責人申報或在研項目超項的問題,項目負責人一定要向所有課題負責人強調,同期只能以一個項目的課題負責人身份參與項目,否則整個項目會因此而導致形審不通過。
聯合申報協議除法人單位公章之外,一定要有項目負責人和所有課題負責人的親筆簽名,且正式申報階段的聯合申報協議中一定要明確考核指標、任務和經費分配等內容。
部分專項項目申報指南中對申報單位性質和資質有特殊要求(比如有些指南要求三甲醫療機構牽頭申報,則不能以三甲醫院所屬大學作為牽頭單位;有些指南要求申報單位具有相關資質或平臺方可牽頭申報),此時一定要注意牽頭單位是否符合要求,否則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2.項目申報
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每年度指南方向對應的國撥經費都會有一定額度的經費指導數,申報時可以根據當年指南方向總經費和項目研究性質推測一下可能的經費指導數,或是聯系熟悉的指南編制專家或專業機構相應咨詢電話了解大致經費指導數,以免出現申報金額過高或過低,對項目實施造成不利影響。
重點專項每一個指南方向的任務設計都有對應專項總體目標,因此項目申報一定要準確理解申報指南的意圖,圍繞指南方向中規定的項目目標及主要考核指標進行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設計。
項目預算應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標相關性和經濟合理性原則,科學、合理、真實地編制預算,遵循《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否則在預算評估中可能會被削減較多經費。
每一批項目指南發布之前均會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正式發布的申報指南內容一般與征求意見稿差別不大,因此可在指南內容征求意見時提前組織相關單位優勢力量,盡早布局,提前準備好相關資料,為項目申報爭取更多時間。
3.任務書編制
項目(課題)任務書和項目立項批復是項目(課題)中期檢查和驗收的重要依據,每一個項目的完成情況對整個專項目標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項目任務書的審查是一件非常嚴肅且嚴格的事情。項目單位在填寫項目任務書時所有考核指標均不能低于項目申報書和申報指南的要求,且課題任務書中的各項預算說明仍需符合相關管理辦法的要求,否則難以通過任務書審核,導致項目不能按時啟動,影響項目實際執行時間。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
2.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