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琦 劉明學 姚天魁 張肖
摘 要 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組織是鍛煉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豐富課余生活和拓展視野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傳承和發揚的重要載體,具有舉足親重的地位。學生社團更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新時期,學生社團得到了快速發展,高職院校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學生社團,但目前存在發展不平衡、管理薄弱、創新不足等諸多問題。高職院校在建設學生社團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只有解決這些問題,重視日常管理和服務水平,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生社團 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
學生社團是指由興趣愛好相近、共同的生活理念或是有一定專業特長或學術取向的學生自發建立的學生群眾組織。進入新時期,隨著我國的高職院校不斷人數擴招,學生數量不斷上升,這些來自于全國各地的學生擁有相同的興趣和愛好聚在一起便組成了學生社團。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已經成為高職學生實踐和鍛煉自身才能的一個綜合平臺,它對高職學生能力的培養是其他學生組織所不能替代的,學生社團在豐富大學生課余活動,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特有的作用。但是我國的高等教育迅猛發展,高等教育體制不斷深入改革,學生社團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顯現出來。新時期如何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的建設和創新工作,是擺在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面前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1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的重要意義
學生的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中一個重要分支,校園文化對高職院校的發展發揮關鍵作用,學生社團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學生在這里得到鍛煉,綜合素質逐步提高,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關系的良好發展。在社團中,每個學生接受不同的任務,完成任務對于學生的執行能力、創新能力、策劃協調能力等都有一定提高。
1.1學生社團豐富了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氣氛活躍,學生號召力強,種類多樣,涉及志愿服務、文學文化、體育、舞蹈等多個領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藝活動,他們集思廣益,設計活動方案,鍛煉實踐能力,擴展課余生活,陶冶審美情趣,在組織的各類活動中學習課本外知識,既充實了自己,又促進了校園文化的蓬勃發展。由于學生社團源于學生興趣,是學生自發組織的,同時服務于廣大師生,在學生中間有廣泛的認可度和群眾基礎,其在傳播校園文化上具有天然的優勢。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必須牢牢抓好用好學生社團,切實發揮它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讓其成為引領校園文化潮流。
1.2學生社團是鍛煉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能力的重要平臺
學生社團是各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載體,在其組織開展的各類文體娛活動和專業技能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都得到很好提升,綜合素質進一步加強,學生全面發展。在專業性社團中,有利于促進學生專業的學習,同時促進了專業課程教學,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專業技能。目前,各類學生社團都實行相對獨立的自我管理制度,社團的章程和規章制度大多由社團自己制定。學生社團在自我管理和自己教育的過程中,也鍛煉了他們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1.3學生社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已是“90后”、“00”后,他們個性鮮明,思維活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閃光點,鼓勵他們參加學生社團有助于在良好的氛圍環境中相互影響,開啟頭腦風暴,碰撞出年輕人之間思維火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和實踐動手的能力,激發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
1.4學生社團有助于人才培養和健全人格
新時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如果只是通過課堂的教學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生社團可充分利用其多樣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的優勢,讓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獲得溝通和鍛煉的機會,提高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21世紀大學生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壓力和生活壓力,讓學生參加社團一方面可以讓他們宣泄精力和情緒;另一方面通過活動交流過程,他們互相分享生活學習經驗,鍛煉了人際交流能力也擴大了人際朋友圈,為今后步入社會奠定了一定人脈基礎。
2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2.1社團活動缺乏創新和個性
高職院校目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社團,包括:音樂、舞蹈、書法、動漫、武術、各類專業社團等,但這些社團基本上都長期開展比賽或是表演等類似活動,缺乏個性和創新,一段時間后學生就會感到厭倦感,缺乏熱情,不利于學生社團的長遠發展;另外一些社團開展活動時顯得很盲目和隨意,沒有質量,久而久之失去成員,成為了“僵尸”社團,最終滅亡。
2.2內部管理相對薄弱松散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結構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一系列規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激勵機制,使不少社團缺乏團隊凝聚力,社內管理全靠社員自覺性,成員的隨意性和流動性較大,導致很多活動無法正常開展。長期以往,社團活動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就會打擊社員的積極性,逐漸失去自己的影響力,使社員大量流失,組織活動無人參與。
2.3缺少指導教師
隨著學生社團的規模不斷擴大,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應該給予配備指導教師,但是有很多老師既要承擔教學任務或是學生管理工作,又要負責社團的指導任務,無法兼顧。除此之外,部分指導教師對于社團開展活動缺乏經驗,只能提供建議型指導意見,這就導致很大一部分社團無法得到專業老師的指導,最終影響社團的各項活動開展。
2.4學生社團與學生就業結合度不高
高職院校的重要使命是提高就業率,促進學生更好更順利的就業,學生社團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活動組織,也應該為學生就業所服務,但目前來看,社團和高職生的就業結合度不高,社團與社會用人單位沒有建立良好的聯絡機制,未凸顯出為學生就業的服務功能,開展的活動主要以休閑娛樂為主,缺少與社會組織的聯系機制,導致學生社團的功能有所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