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豪

摘 要 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采取“題海戰術”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這種方式雖然在短期內顯著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但是由于其變化簡單、數目龐大的特點,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也不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變式訓練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保證概念不變的基礎上,對習題進行合理變化,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對于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教學 變式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
1變式訓練的概述
變式訓練,顧名思義就是對題目算式進行變化訓練,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只不過需要加一些限定條件。變式訓練指的是在命題概念原來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求,對其進行適當地轉變訓練,這種轉變需要符合實情,而且要有規劃性和合理性。變式訓練應用在實際的教學中,就需要高度的靈活性,能夠將不同的情境融入到教學中,讓教學更加符合實際情況,更加多樣化。
2變式訓練的原則
2.1參與性
數學教學中的變式訓練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受益,增強他們對于數學的興趣度,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為了更高效地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在這種新式教學中,學習的主體還是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學會“變通”,感受數學的魅力,因此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不只是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還需要學生的認真配合,做到真“變通”。除了學生被動接受變式訓練以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變式”,提升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
2.2針對性
數學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它需要大量的計算和思考,其本身也有復雜多變的特點,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不可能只會遇到熟悉的例題,更多的是沒有接觸過的變式題,這就需要學生擁有很強的轉變思考能力,不將思維局限于已有的范圍內,而是能夠發散性思考,最終獲取答案。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學習內容的多變性和學生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制定變式訓練方案,實現高效的數學教學。
2.3適用性
變式訓練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增加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拓寬他們的思維,而不是為了“變”而變,搞成了形式化教學。基于此,教師一定要注意變式訓練的適應性,在具體應用中,教師要實事求是,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方案,而不是沒有現實根據的胡亂變通。所以在變式訓練中,教師就要充分了解到學生的具體狀況,控制好變式訓練中的“變量”,將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中,既不能因為變式太簡單空做無用功,也不能因為變式太復雜,導致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對于數學產生望而卻步的思想。
3變式訓練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3.1針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進行設計
不同于語文或者是英語,對于一些課文和語句進行背誦記憶,數學只需要學生能夠理解并且靈活運用概念即可,當然這種運用不是簡單地會做練習題,而是要能夠通過概念進行變通、擴展甚至是創造。學生可以真正弄清楚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培養比較強的數學概括能力。針對這種概括能力的培養,變式訓練可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題做分析,假設ax=c,試分析的解,這道數學題很明顯是一道分情況討論題。我們可以做出三種假設,第一種,a、c均為一般實數,比如說是5x=25,那么答案就是x=5;第二種,假如a=0,c≠0,那么x就沒有解,題目就是一個假命題了;第三種情況,假如a=0,c=0,x的解就是任意實數了。
通過這三種變式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當a、c均不為0的時候,x=,幾個數值都是一般實數;當a=0,c≠0的時候,這道題目沒有解,只是一道假命題;而兩者均為0的時候,答案就是任意一個實數了。這種變式思考可以讓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概念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知,并且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整體的進步。
3.2針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進行設計
學生在學習數學理論知識和解題的時候,都離不開對數學各種公式、定理的應用,可以說,學生要想快速準確地解答難題,必須打好學習數學定理公式的基礎。變式訓練是基于原來的基礎進行合理化變換的,所以在具體變化中,變式訓練沒有將題目進行徹底的“顛覆”,只是較大動作的“改頭換目”,題目反映的實質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題目所考察的理論知識沒有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變式訓練就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了。
以一道基本例題為例,通過不同的知識改變題目中的條件,變式出新題目:
例題:已知,5 為了增加靈活度,運用所學的不同知識,充分體現變式練習的作用,可以將其變為多個題目: (1)已知<0,化簡。 (2)已知<,化簡。 (3)已知△ABC的兩邊分別為12.5和7.5,另一邊長為,化簡。 (4)等腰△ABC的兩邊長分別為10與,化簡。 3.3針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進行設計 傳統的數學學習方式是,教師講解數學概念,然后進行例題練習,通過鮮明的概念特點進行練習,讓大家掌握課堂知識。接下來的學習中,就基本是靠著習題的堆砌來進行的了,也就是所謂的題海戰術。這種方式在一定階段內,可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但是由于本身的局限性,會給學生的長久進步帶來巨大的阻力。在這種模式的學習中,學生看到題目第一反應就是自己是否做過類似的題,當時是怎樣解決的,因為題海戰術的初衷就是一種類似于“背題”的策略,長時間的訓練自然不會讓學生形成自主思考的思維能力。針對這種狀況,變式訓練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變式訓練對題目的條件和設問角度進行轉變,讓學生不能單純靠經驗去解答題目,推動學生利用不同的思維方法去解決問題,從而增加了自己的解題能力。 4總結 總之,將變式訓練合理運用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凌鶴.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訓練設計策略[J].考試周刊,2017(65):110-110. [2] 歐洋.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訓練設計策略[J].神州,2017:161.